央珍
(西藏山南市人民醫(yī)院內一科,西藏 山南 856000)
在臨床中,糖尿病患者很容易會并發(fā)一類慢性疾病即糖尿病足,其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需要進行非外傷性截肢,截肢可以對患者的生命進行挽救,但其疼痛感等卻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并且在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會因為手術會存在極強烈的不適感[1],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對該情況采取有效的護理模式。相關研究表明[2],舒適護理對于患者的心理壓力等具有緩解作用,護理質量良好。本研究特針對于我院糖尿病足患者采取舒適護理取得顯著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本研究從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選擇在我院進行糖尿病足治療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都屬于糖尿病足康復階段,采用隨機平均的方案對其進行分組,實施不同的護理模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內,男性有36例,女性有24例,年齡在50~85歲,平均(65.2±10.6)歲;研究組內,男性有38例,女性有22例,年齡在53~85歲,平均(66.3±11.2)歲;對比組間基本資料,兩組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性的護理模式,而研究組于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以舒適護理措施,其中包括疼痛、心理、環(huán)境這三個方面的護理措施[3-4],具體內容如下。
1.2.1 疼痛護理
糖尿病足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疼痛感,其對患者的舒適度造成直接影響,在舒適護理服務中是最主要的一個問題,疼痛感對于患者的心理情緒以及精神狀態(tài)都會造成直接影響,會對其緊張、焦慮情緒起到加重的不利作用,間接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同時疼痛還會對交感神經造成刺激,引發(fā)反射活動,使得血管出現收縮的情況,機體出現異常代謝。因此,可以通過對患者進行注意力的轉移,減少疼痛感,或者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對其使用鎮(zhèn)痛藥物。
1.2.2 心理護理
糖尿病患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其患有糖尿病時間比較長,在發(fā)病過程中會存在代謝紊亂的情況,病情嚴重時還需要采取截肢治療,對于患者心理、生理都會造成沉重的負擔[5],因此,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可以為其進行糖尿病足的相關治療、護理知識講解,以友好的態(tài)度與患者溝通,其存在疑惑時耐心進行解答,多鼓勵患者,讓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糖尿病患者所受到的疼痛折磨比較長,存在較大的精神壓力,需要家庭及社會的一定支持,因此需要患者家屬共同努力,對患者進行鼓勵,讓其感受到關懷及陪伴。
1.2.3 環(huán)境護理
環(huán)境也是會對患者治療舒適度造成直接影響的一項因素,因此,盡可能給患者安排明亮、通風條件比較好的病房,確保病房內溫濕度處于平衡狀態(tài),白天避免出現室內強光照射的情況,晚上盡量使用床頭燈,避免對患者的睡眠等造成影響,營造良好的病房氛圍。并且同一個病房內,盡可能安排年齡接近的患者,可以有利于日常溝通及交流,告知患者盡量避免對其他患者作息造成影響,讓患者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正常睡眠。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調查[6-7],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問卷調查項目包括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術水平、服務情況、溝通能力、病房環(huán)境這四個,每一項滿分為10分,總分為3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25~35分為滿意,25分以下為不滿意。
在對兩組所得到的滿意度數據進行醫(yī)學統(tǒng)計軟件SPSS 17.0的統(tǒng)計,計數數據用(%)表示,并用χ2檢測;計量數據以表示,t檢測,若取得數值P<0.05,則表明數據間存在顯著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進行兩組滿意度調查,研究組滿意度為93.3%,對照組滿意度為80.0%,研究組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詳細數據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人們知識文化水平不斷提升,其對于醫(yī)院護理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醫(yī)院對于護理觀念也在不斷更新。舒適護理方式屬于一類比較先進的手術服務理念,近幾年在應用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認可,其逐漸代替了傳統(tǒng)護理模式,對整體護理可以起到優(yōu)化的作用,提高醫(yī)院的護理服務質量。舒適護理主要是通過從環(huán)境、心理、疼痛等對方面改善患者的舒適度,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服務。糖尿病足屬于糖尿病患者的一種并發(fā)癥[8-10],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不適感,影響其日常學習以及生活,因此十分有必要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模式,讓患者在治療以及護理的過程中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態(tài),促進其早日康復。
本研究針對于我院糖尿病足患者在康復治療中實施舒適護理,其有效提升患者對于護理滿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康復,可以進行臨床推廣應用,具有極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