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美術是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們進行創(chuàng)造性造型藝術的一項活動。在該階段,孩子們可以借助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來將自己的想象、愿望等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但是,在有限的美術認知和生活經驗的限制下,孩子們的美術創(chuàng)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著其想象力的發(fā)揮。游戲作為幼兒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手段,其在美術教學活動開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來談一談如何將游戲滲透其中。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游戲教學;融合;多樣形式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就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幼兒園應當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通過對幼兒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孩子們對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常常會在游戲活動參與中獲得最為直觀的感知,這對其發(fā)展是有利的。由此,在美術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同樣可以借助游戲的形式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使其在游戲活動參與中獲得第一手的最為直接的感知,從而在豐富其美術創(chuàng)作“素材”的基礎上,激發(fā)其美術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出生動有趣的作品。那么,我們要如何借助游戲來開展幼兒園美術教學呢?
一、 美術與游戲相互融合
通過對當前的美術與游戲教學活動相結合的情況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其存在的一大問題是,美術教學與游戲相分離。即美術教學活動與游戲活動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二者之間毫無聯系。甚至一些教師會直接借助網絡的形式下載一些與游戲有關的圖片,然后將其呈現在孩子們面前。這種以觀看為主的方式難以使孩子們對游戲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其美術創(chuàng)造也無法將“直觀”的感知有效地運用其中。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立足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立足幼兒的學習和認知特點,將生動的游戲活動引入其中,使孩子們在游戲活動的親身參與和體驗下獲得最為直接的感知,激發(fā)其美術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在幼兒園美術教學與游戲活動相融合的過程中,游戲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在下文,我主要立足教學內容來談一談如何選擇適宜的游戲,來將美術教學與游戲活動有效地融合起來。
二、 應用多樣化的美術游戲
在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開展中,感知、情感、再現能力等是影響孩子們自由創(chuàng)造的主要因素,孩子們只有對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物或者有著最為直接感知的事物才會有深刻的印象和理解。游戲作為一種以娛樂為主要形式的活動,其不僅可以使孩子們在直接參與中獲得豐富的感知,發(fā)展其情感。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開展中,可以應用的游戲形式多種多樣,我一般會應用以下幾種:
(一) 民間游戲與美術教學的結合
所謂的民間游戲通俗地來說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玩?!?。民間游戲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其中大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色彩。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開展中,引入民間游戲不僅可以豐富美術教學的形式,還可以使孩子們在玩樂中獲得豐富的美術創(chuàng)作的素材,為其美術創(chuàng)造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在開展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的時候,常常會將極具代表性的民間游戲,諸如跳繩、丟沙包、丟手絹等引入其中。
以繪畫拍皮球為例。這節(jié)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繪畫拍皮球的場景。為了使孩子們對拍皮球的場景有一個直觀的認知,我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直接帶領孩子們開展了一場拍皮球比賽活動。在教學之初,我會直接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告知孩子們,并引導孩子們思考到底什么是拍皮球,拍皮球是什么樣子的。在教學內容的引導下,孩子會對所要學習的新知內容產生興趣。在此基礎之上,我會以四人小組為主要形式,為每一個小組分發(fā)一個小皮球,引導孩子們排好隊形,做好拍皮球的準備。由于一些孩子對拍皮球知之甚少,所以我會為其做出示范。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拍皮球的動作要領:先用一只手拍一下皮球,等到皮球從地面彈起的時候,用兩只手將其接住。當孩子們掌握了該要領之后,我會再教給他們單手連續(xù)拍球的技能。如此,在生動的示范下,孩子們會對拍皮球有一個直觀的認知,并在操練中掌握拍皮球的動作技能。在孩子們掌握了拍皮球的動作要領之后,我會以小組為形式來鼓勵他們進行比賽,孩子們在比賽中可以將所學到的技能進行靈活的運用,而且課堂氛圍異?;钴S。在孩子們比賽結束之后,我會引導孩子們就拍皮球該游戲說一說自己的感想,說一說如何畫拍皮球。如此,在直觀的體驗下,孩子們自然會對拍皮球有一個直觀的感知,他們在已有的體驗經歷的驅使下,很樂意拿起畫筆將拍皮球的過程畫下來。在孩子們的繪畫過程中,我會就基礎線條、形狀等的繪畫技巧進行指導,實現寓教于樂。
(二) 角色表演游戲與美術教學的結合
所謂的角色扮演游戲主要是指學前的兒童根據自身的意愿,借助模仿或者想象的形式,通過肢體動作、語言等將周圍生活中的事物生動直觀地再現出來的活動。在這一活動開展中,孩子們會發(fā)揮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將生活場景再現出來,不僅給予了其生活體驗的機會,還使得其在體驗中獲得了想象力的發(fā)展。由此可以看出,角色扮演與美術教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以“我最喜歡的小動物”這一美術教學為例。幼兒時期的孩子們對小動物有著濃厚的喜愛之情,甚至有些孩子家庭里喂養(yǎng)著小動物,諸如小貓、小狗等。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通過對這些小動物的觀察會對其有一個直觀的認知。所以,在課堂教學之初,我會引導孩子們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其外形如何,有什么特點等,借此調動孩子們已有的生活認知。在孩子們暢所欲言之后,課堂氛圍活躍起來了。此時,我會鼓勵孩子們對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模仿,模仿他們的聲音、動作等,如此在“小型動物園”的創(chuàng)設下,孩子們會對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這就為其美術創(chuàng)造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孩子們會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下,產生繪畫欲望,借助畫筆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記錄”下來。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兩種游戲形式,我還常常將故事游戲、區(qū)角游戲等引入其中,在此不做過多贅述??傊谟變簣@美術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立足幼兒的美術創(chuàng)造實際情況和其認知發(fā)展實際情況,借助生動有趣的游戲來調動孩子們的美術創(chuàng)造積極性,使其在活動參與中獲得豐富的素材,為其想象力的發(fā)揮和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婷,劉敏,姚振東.游戲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教師,2016(26):65-67.
[2]劉曉丹.開展幼兒園游戲化美術活動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5):251.
作者簡介:
曾淑芳,福建省龍海市,龍海市華僑(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