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法制社會建設進程的不斷加速,在中學階段開展法制教育已是發(fā)展趨勢。在中學階段,法制教育能夠實現學生知法、懂法,能夠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外,還成為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徑。但通過實情分析,我國當前中學階段的法制教育還存在許多顯著問題。在教育中若想不斷完善法制教育,首先需完善課程體系;其次需打造一批具有高素質、專業(yè)的教師團隊;最后教師還需不斷豐富自身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法制教育服務。
關鍵詞:中學生;法制教育;意義;培養(yǎng)策略
我國當前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制社會的關鍵時期,法制教育在中學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在遭遇事故時還能夠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此外,法制教育還具有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作用。接下來本文將以中學生法制教育為核心開展相應探討,希望能為廣大高中教師提供一些新思考。
一、 中學生法制教育必要性淺析
學生在高中階段,處于躁動不安的青春期,學生的價值體系尚未成型,學生較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和干擾。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性格特征和發(fā)展趨勢決定了必須在此階段加強法制教育。在當前互聯網時代,學生能夠接觸到的信息多樣且復雜,在這些良莠不齊的信息中,不乏充滿色情、血腥、暴力內容的糟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對這些糟粕文化盲目的模仿,將會導致學生向著錯誤的方向發(fā)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通過數據分析后發(fā)現,我國未成年犯罪的比例逐年上漲,同時犯罪低齡化問題越發(fā)嚴重。為此全面開展中學生法制教育迫在眉睫,各高中院校應從學生當前發(fā)展實情出發(fā),通過多種創(chuàng)新性教學手段的融合運用,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有效降低未成年犯罪對社會帶來的危害,并為學生構建一個健康、安全的校園學習環(huán)境。
二、 在中學階段法制教育存在的幾點顯著問題
(一) 法制教育形式化
在當前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下,高中各學科都提出了學科專屬的“核心素養(yǎng)”,但是在學生法制教育過程中,“法律核心素養(yǎng)”既沒有培養(yǎng)目標,也沒有培養(yǎng)方案,導致高中院校和教師在開展法制教育過程中缺乏方向和理論。在實際法制教育開展過程中,學校通常幾個普法海報就算完成工作,過于形式化的法律教育是不利于學生明白法律內涵的。
(二) 法制教育教學手段單一
法制教育的教學目標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法、懂法、守法,不斷提高自身內在法律素養(yǎng),能夠在心中構建一條不能觸碰的“法律紅線”。為此,法制教育側重點在于實用和認知層級。通過分析,當前高中院校開展的法制教育仍停留在“知法”層級,導致法制教育不夠深入,對學生法律行為、法律習慣的培養(yǎng)工作有所缺失。
(三) 法制教育教材缺乏統(tǒng)一性、規(guī)范性
學校在開展法制教育過程中,由于未有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和指定的教學素材,也未有法制課程安排。學校在課程開展過程中,通常自由發(fā)揮,學生在其中受到的教育也不夠深入。
三、 加強中學生法制教育策略淺析
(一) 圍繞法律核心素養(yǎng)進行教育理論建設
在當前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核心素養(yǎng)作為首要教育目標?;诖?,國家教育部門應出臺相應教學目標及教育大綱,為高中院校培養(yǎng)學生內在法律素養(yǎng)指明道路。
(二) 建設一支高素質法律教師隊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法制教育落地過程中,教師作為教育者和引導者存在。高中院校若想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核心素養(yǎng),首先需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專業(yè)法律教師隊伍,這批教師需具有全面的法律知識體系、先進的法律教育手段、良好的個人素養(yǎng),實現在課上教授學生知識點,在日常生活中將自身行為向學生進行表率。與此同時,教師還能夠靈活運用各類創(chuàng)新性教學手段,保證法律教學課堂的高效性。在法律課堂中的教學目標為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核心素養(yǎng),通過法律案件講述促使學生在內心構建出一條“法律紅線”,在生活中遭遇突發(fā)事件時能夠用法律武器保護好自己。
(三) 高中院校定時開展校內、校外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
在法治教育過程中,活動作為具有靈活性、趣味性、生活性特征的“第二課堂”,是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通過活動開展的法制課堂,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高中院??梢远ㄆ陂_展法律講座,邀請專家針對當前社會熱點問題對學生開展法制教育;其次,在班級內部可定期向學生播放法制教育紀錄片,在紀錄片播放完畢后教師講解相應知識點;最后,教師可帶領學生走出校園,步入社會,例如帶領學生參觀監(jiān)獄、拜訪律師事務所,通過生動的案例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為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法律核心素養(yǎng)提供保障。
(四) 完善課程體系
健全、完善的課程體系作為法制教育的核心存在,沒有課程體系作為保障,法制課程的教育目標就難以落到實處?;诖耍瑖医逃?、法律部門應通過當前實情出發(fā),進行教材編排,在教材中全面體現法律的重要性。地方教育部門可結合地方實情出臺法制教育、教學大綱,為高中學習開展法制教育提供基本的保障。
綜上所述,在當前法制社會、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法律素養(yǎng)成為各學校面對的重要問題。學生的內在法律素養(yǎng)可以降低學生的犯罪率,還能夠促使學生知法、懂法、會用法。各大高中院校需通過地方實情出發(fā)進行課程建設,為建設我國“法治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姚頌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法制教育應樹立四個觀念[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06):7.
[2]汪德學.如何有效開展高中政治法制宣傳教育[J].好家長,2017(37):162.
[3]胡紅丹.加強職業(yè)高中法制教育對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3(06):28-29.
作者簡介:
孔維軍,江蘇省泰州市,泰州市民興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