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
摘 要:在農村初中學校,要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質量,班主任就應該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以及生活中,注重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通過培養(yǎng)班干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方式,使教育管理工作得到落實。同時在注重智育教育的同時,要兼顧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與智育教育有效結合起來,使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農村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6-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6.101
當前,農村初中教育管理工作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引起學校的廣泛重視。初中教育管理工作,要求能組織協(xié)調教育隊伍,使教育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資源質量得到最大化發(fā)揮,進而提高教育管理質量。班主任的工作具有很高的系統(tǒng)性和繁雜性,能否將細節(jié)處理好決定著班主任工作的質量,同時也決定著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所以有必要對農村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分析。
一、落實對學生的賞識教育
班主任在開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并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班主任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側重地表揚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定難易不同的問題,既滿足優(yōu)等生的學習需求,也給予學困生充分的尊重,求得學習成績的全面提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幫一的活動,使生生、師生增強交流與合作,促使學生在集體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溫暖與成功。
另外,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持續(xù)性、傾向性來判斷學生在某一領域中有沒有存在本能興趣,當發(fā)現(xiàn)學生在某一方面有較強的探索欲時,就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同時,班主任還應該幫助學生開拓其他學科興趣,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兼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從而保證學生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興趣點,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二、培養(yǎng)班干部,為其他學生樹立優(yōu)秀學習榜樣
在農村初中班級中,班主任需要從班級中選擇一些學生來擔任班干部。班干部在日常的學習以及生活中,需要對教師的班級事務處理工作進行協(xié)助,另外,還需要起到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榜樣的作用。既要有對工作負責的態(tài)度,也要有認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因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好,不會被任用為班干部的想法,這時班主任就應該將學生的這種錯誤認識進行糾正,使學生能正確認識到班干部的選用并不僅僅決定于學習成績,還需要看學生的能力和態(tài)度。
另外,為了能使班上更多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機會,可以為班干部的任職時間設置一定的期限,比如任職三個月的期限。在三個月之后,教師會進行班干部的重新選用,而且需要針對在任職期間工作認真的班干部及時獎勵以及表揚,以此來使更多的學生都能得到激勵,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干部任職中來。在學生成為班干部之后,班主任也需要不定期地召開班干部會議,鼓勵和贊揚學生的工作。班干部在會議上可以對課堂學習或者課余活動等各方面教學活動提出自己的建議,通過與學生加強交流,師生之間的情感就能得到加深,這對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讓更多的學生當選班干部,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班干部的職責進行了解,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能對工作負責,同時也能對學習負責,讓自己在出任班干部的時候能成為其他同學學習的榜樣。再者,能對農村初中學生的自信心以及膽量進行鍛煉。因為很多農村初中的學生沒有強大的自信,不喜歡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溝通,但是在出任班干部之后,出于工作需要,他們會在與其他同學以及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提升自信心,這對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中都會產生有利的影響。
三、落實智育與德育的結合
很多農村初中學校在以往都較為重視對學生的智育教育,過于追求學生的升學率,輕視了德育教育。初中學生還不具備成熟的為人處世的能力,其心理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成長。因此,初中學校要將德育與智育相結合,全面推動學生的發(fā)展。首先,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雖然有的學生在上學期間循規(guī)蹈矩,不違反任何校規(guī)班規(guī),但是放學之后往往做出一些缺乏道德素養(yǎng)的行為,因此,學校應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得到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學校應和家長積極主動聯(lián)系,及時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表現(xiàn)。同時,學校也要及時地從家長方面了解學生離校后的表現(xiàn),使家校交流得到加強,以此提高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水平;第二,應充分發(fā)揮《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作用,初中學生應該嚴格按照行為規(guī)范履行行為標準。學校落實崗位規(guī)范,加強學生自我管理教育,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全面發(fā)揮,制定學生管理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這樣一來,學生之間就能形成相互管理以及相互監(jiān)督的管理形式,這對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有較大的幫助。
四、采取以身作則的教育模式
為人師表可以說是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班主任是在學校與學生接觸得最多的人,初中階段是學生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身心發(fā)展,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形象,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正面引導。比如,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行為舉止、人格魅力以及談吐表現(xiàn)等方面都應該做出良好的規(guī)范。用自身較高水平的思想道德以及個人素質來影響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榜樣形象,逐漸就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培養(yǎng)起學生高尚的人格素養(yǎng)以及道德情操,提高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郭坤芳.教育管理在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策略[J].魅力中國,2016(45).
[2] 陸海艷.淺談農村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6(5).
[3] 彭結梅.論新時期如何做好農村地區(qū)初中畢業(yè)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J].教師,2017(12).
[4] 顏燕升.關于農村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