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摘 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時,要先讓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標,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繼而指導他們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針對職校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提出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的具體方案,希望為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學提供可行性參考。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7-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14
職業(yè)教育以切合市場需求為導向,培育優(yōu)秀的實用型人才。英語是職業(yè)學校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為學生接觸世界文化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手段。但語言環(huán)境難以創(chuàng)造,教學方法因循守舊,學生的英語基礎又普遍薄弱,這些都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吃力,缺少熱情。基于職校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有必要探究職業(yè)學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結合自己對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的淺薄認識,做出此次分析。
一、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模式因循守舊
時代在發(fā)展,觀念在更新,教材在變化,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始終影響著職業(yè)學校的許多教師,“穿新鞋,走老路”。英語教學一直沿襲多年的老方法,機械參照一般中學的英語教學模式,沒有突破與創(chuàng)新,長此以往,便背離了職業(yè)教育的方向。職業(yè)學校的目的是培育實用人才,對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正確把握學生個體特征及主體意識,教學效果不好。
(二)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
現階段,國內職業(yè)學校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欠缺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部分學生基礎穩(wěn)固,但入校后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各種能力都在下降,成績也不理想。職業(yè)學校沒有普通高考的壓力與緊迫感,很多學生對前進的方向一片迷茫,對自身的定位模糊不清,對未來的發(fā)展沒有希望,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三)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
傳統英語教學偏重文章翻譯及語法講授,忽視了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習慣了被動學習,愿意默讀和做題,不愿誦讀單詞、朗讀課文,對課堂上的句型操練及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更是缺乏積極性。他們認為自己是來學習技術的,英語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只要成績合格便可,對英語缺少足夠的關注。這樣遠離課堂活動,不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絕不可能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
(四)評價形式單一
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的測試僅僅使用純粹的試卷形式,學生為了考試機械地識記詞組和句型,有針對性地進行題型練習,考試一過就把知識拋在腦后了。這種單一的測試方式并不能全面考查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水準,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也跟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符。
二、職業(yè)學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方案
(一)構建特色英語教學模式
教師依照專業(yè)需求, 同時結合學生入學時的學習水平,合理劃分授課班級的學習層次及小組,通過分層次的小班形式開展教學。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更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特色英語教學模式構建中,教師一定要滿足學生學英語的欲望,通過開展情景交際、課題探討、觀點辯論、英語表演等教學手段,上好每一節(jié)英語課。教學之余,教師要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更好地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同時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適當的評語,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表揚學生的參與意識,耐心指出他們學習中的錯誤,這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
(二)調動英語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獲得知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有效動力,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根據課堂的實際需要,運用一些教學手段,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盡量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感知英語,在無意中強化聽說能力。教師要組織好一堂課前幾分鐘的內容,努力營造活力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接近真實的語境,進行語言交際活動,讓學生融入角色,開拓思維,培養(yǎng)其動口、模仿和表演能力。簡單易懂、節(jié)奏感強的英語歌曲是調節(jié)課堂氣氛的法寶。參與性廣,可做性強的英語游戲,可以緩和課堂氣氛,消除學生疲勞,使學生在積極思維中掌握知識。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簡筆畫等,可以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直觀。電化設備如投影機、錄音機、幻燈片等多媒體能使語言知識由文字擴大到聲音圖像,也可以節(jié)約時間,增加學生的實踐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促進語言知識的鞏固,提高課堂效率。
(三)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英語的重要性,樹立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從心底喜歡英語。然后在課堂上把學習策略滲透進教學當中,讓學生盡快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授給他們語言學習的技巧,協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夯實基礎,逐步提高。當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活動中,就確保了英語教學的順利實施,進而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認真?zhèn)湔n,不懈引領,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有效課堂,師生均受益。
(四)運用多種評價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測評方式,強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如評價學生課堂任務的完成情況,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評價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統計日常小測驗的分數等。在考試形式上,可以增設開卷考試的形式,允許學生使用工具書和網絡,在完成書寫小作文的同時,形成自己的觀點。還可以加設口語考題,讓學生兩人一組在給定時間內完成預設情境的對話。此外,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與評價、課堂學習活動評比、課外活動參與點評等都包括在學生的評價體系內。
授課不僅是教學活動,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學也不單是讓學生獲取知識,重要的是開發(fā)學生潛能。課堂是教學的重要平臺,教學行為的變化一定先要從優(yōu)化教學方法做起,從根本上變革教學模式,教為主導,學為主體,讓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標,主動融入學習過程中去,擺脫“啞巴英語”,最終提高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靜.職業(yè)學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探究[J].科技資訊,2017,15.
[2] 顧娟妹.中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教學現狀調查及分析[J].成功(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