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翔
(通渭縣第一中學 甘肅 定西 743300)
互聯(lián)網(wǎng)絡作為未來信息高速公路,在人類通向信息社會的道路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是人類社會一場意義深遠的革命。教育也將面臨一場革命,政治教師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迎接這一嚴峻的挑戰(zhàn),不負時代的使命。政治教師怎樣進行角色轉換?我經(jīng)過總結歸納如下:
新課程條件下要求教師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啟發(fā)、誘導、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還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激發(fā)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由此可見,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時,教師不是不聞不問,不是讓學生的學習流于形式,而是要做積極的旁觀者、引導者,進行及時和有效的指導,著眼于學生潛能的發(fā)揮,致力于學生能力的形成,致力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做好“引路人”。
在傳統(tǒng)教學中,人們過分關注師生互動的工具性價值,忽視互動本身,以及互動結果的價值,所以,在以往的教學中,師生互動只是為提供教學條件和課堂氣氛而存在,與知識學習本身沒有直接關聯(lián)。事實上,對于老師來講,教學的目的不是為“教”,而是在互相學習中,不斷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間,不斷實現(xiàn)心靈轉換,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自我;而對學生來講,師生互動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的體現(xiàn)。通過師生交流、溝通,學生不斷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知識、信息,通過自我組織,改變自己的心靈和行為方式。因而,在師生互動的學習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行為規(guī)范發(fā)生變化。教師不再是至高無上的知識權威,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在課堂上,師生之間有了更多對話和商談的機會,學生在與老師的互動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也會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感受教學帶給自己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新課程貫徹的是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新理念,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學科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新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開放式的學習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的過程。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認為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索、研討等認識活動突出表現(xiàn)出來,關注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引導學生以質疑問難、動手實踐、調查探究、交流辯論、自主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甚至讓學生走出政治課堂、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選擇并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以此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他們經(jīng)歷從問題的提出到自主計方案解決問題并獲取結論的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社會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數(shù)字化、大容量、超文本、虛擬仿真、友好交互、遠程共享等優(yōu)點,從而使其在課堂學習資源的收集和整合方面具有其他媒體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教師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對所收集的學習資源進行精心的整合,將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由于政治理論一般比較抽象、枯燥,教師如果只是單調呆板地講解,容易抑制學生的思維,使其大腦疲勞,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時,若能運用多媒體技術滲透其中,借助電腦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集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內容于一體的課件,能使一些抽象、難懂、枯燥的政治理論變得具體、形象、生動,從而易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給傳統(tǒng)的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增強了政治課教學的趣味性、實效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際上,政治與每一個人都有著一定的關系,而要想深入了解政治,就要對其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課堂是學生們學習政治理論知識的主要途徑與方式。在學習政治理論知識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感悟體會對發(fā)生的國家與國際事件進行相關的分析。教師一定要盡可能收集一些生動、有趣的實事資料,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枯燥的政治知識學習變得更加生動,讓學生們可以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并且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在實踐活動當中對相應的理論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進而有效的增強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的實際內容,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例如,話題辯論、角色扮演以及知識競賽等活動。并且在課堂上任何時候開展相關的活動都可以,無論是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是可以展開的。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學生對政治理論運用的能力,進而在實際生活中得到運用。實際說明,只有在教學中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加強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們可以多接觸一下國家與國際上發(fā)生的事件,并且充分利用政治理論知識,才可以提高學生政治理論運用的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總之,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造就優(yōu)秀的新世紀人才,是刻不容緩的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滿腔熱情的投入到工作中,還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在開放的資源中開拓教育思路,形成多元的風格和方法,為學生的優(yōu)化成長,教育的優(yōu)化發(fā)展而不斷奮進,努力進取,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角色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