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星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數(shù)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受到來自專家、學者及當代教師的重視。而課堂的教學效率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因此,教師們也積極探索眾多合適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達到真正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有效教學;生活式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50-01
隨著先進教學理念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也蜂擁而至,而這些教學方法的出現(xiàn)可以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促進有效教學的開展。下面,本文就以“生活式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這兩種教學方法為例,對初中數(shù)學有效教學進行簡單的探究。
1.利用生活式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在初中所有的學科中,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的學科,同時也是初中課程中的重要組成學科。但隨著初中數(shù)學難度深度的加大,很多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長此以往就會喪失其對學習的興趣。而在初中數(shù)學中運用生活式教學,讓教學內容、目標、方法更加生活化,則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節(jié)內容,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認識并能辨別出基本的幾何體及根據幾何體的特征,對其進行簡單分類?;诖耍以谡n上先用多媒體播放了一些生活中有關立體圖形的圖片,然后又向學生展示了圓柱、圓錐、正方體……等多種幾何模型,并向學生提問:“你能叫出這些幾何體的名字嗎?”“你能舉例說明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與這些幾何體類似嗎?”由于這些幾何體都比較簡單,而且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因此,學生基本都能說出這些幾何體的名稱,并解答:“籃球是球形”“教學樓前的柱子是圓柱形”“牛奶的箱子是長方體”……在這過程中,學生都認真觀察、思考生活中的圖形,從具體的模型聯(lián)系到了生活中的實物,而這種方法也激發(fā)了其學習的熱情。這就為下面的教學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接著,我又在幻燈片上放出教材上“小明的書房”的圖片,先讓學生觀察小明書房中有哪些形狀,學生們一邊觀察一邊討論,很快得出了答案,然后他們相繼舉手答道:“墻上掛的足球是球形”“書架上是由多個長方體組合而成的”“筆筒是六棱柱”……在聽到學生們很好地找出了幾何體后,我又讓他們進行圖形的分類:“書房中哪些物體的形狀與圓柱、圓錐類似?”由于是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們,因此,只要他們仔細觀察各個物體的形狀,就能很快的得出答案,這時,有位學生就說道:“杯子和圓柱類似,書架上的帽子和圓錐類似”。最后,我又讓學生仿照畫出這些幾何形狀。在這堂課上,學生們都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尋找?guī)缀误w的任務中來。
由此可見,將生活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使課堂教學更加生活活潑,既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其很好地掌握了知識,這對有效教學的開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利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小組合作探究法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學習,而這種方法可以鍛煉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及合作的意識。
例如在授“感受可能性”這一知識點時,我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引入了游戲讓學生加深對確定事件與隨機事件、必然事件與不可能事件等概念的理解。先拿出了兩個不透明的盒子,一個裝有5個紅球,一個裝有5個白球(球除顏色外其他都相同),請兩個小組代表摸球,誰摸到紅球,誰獲勝,在學生摸完球后,我又向其展示了袋子中球的顏色并讓學生思考誰會獲勝?而這個做法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一思考一分析的方式感受事件的必然性和不可能發(fā)生的概念。在學生們了解了基本概念后,我向其提出:“一個轉盤被平均分成10份,其中3份為黃色、2份為紅色、6份為白色、4份為藍色,那么指針指向綠色為什么事件,指向藍色為什么事件,以及轉向每個顏色的可能性有多大?”隨后便讓各小組進行合作探究。這時我們就可以看到有的學生先按照我的題意畫出了圖,然后大家再一塊進行討論。他們在看到轉盤里沒有綠色這個顏色時,就把其標為不可能事件,而把黃、紅、白、藍均標為可能性事件,同時,學生們還根據不同份數(shù)的顏色確定了轉向每個顏色的可能性,有的學生說:“白色的份數(shù)大,所以轉向它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边€有的學生說:“那紅色的份數(shù)最小,轉向它的可能性就是最小的,其余的顏色就按照它們各自的份數(shù)來表示?!贝蠹曳e極思考,并靠共同的努力解決了問題。最后我讓各小組代表分享經驗,有的學生表示:“我們大家一起齊心協(xié)力,共同思考,做題效率要比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要快的多。”還有的學生表示:“部分學生分析這個,部分學生分析那個,最后大家一整合,問題就解決了?!?/p>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快速解決了問題,而且還增強了其合作學習的意識,同時,也有效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3.結語
在當代教學中,教師不應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應根據時代,學生的發(fā)展去探索更多更合適的教學方法。而上述將生活融入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式教學、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的小組合作探究教學均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呂建煜.利用生活化教學法,有效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J].新課程(下).2017.
[2]曹淵.淺析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考試周刊.2015.
[3]曾寧.初中數(shù)學有效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