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舟
摘要:就現階段而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學生缺少學習興趣、課程學習難度大,以及教師忽略了學生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的問題,從而教學效率十分低下。本篇文章主要從優(yōu)化教學設計的角度,對怎樣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進行了探討,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30-01
引言: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一項必備技能,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初中學生認知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發(fā)展,因此,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教師更應該重視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初中學生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較多,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學習數學課程,對學生的終身學習是非常有益的。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進行最大化的知識傳授,并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發(fā)展,促進學生的成長,而不只是注重學生成績方面的提升,這是當代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大教學目標。
1.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問題分析
新課標對初中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學科知識,還要讓學生盡量對數學知識之間、及其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存在聯系的進行體會,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更重要的一點是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自信。這同時對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做出了要求,教師要努力沖破單方面重視學生知識傳授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重視逐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興盛,讓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實事求事的科學態(tài)度方面得到發(fā)展。然而,在我國初中數學課堂實踐過程中還有諸多問題存在,導致教學效率十分低下,不能很好完成新課標的教學目標。
第一,沒能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缺乏一定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當中,很多教師都沒能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而是把重點放在自己講解知識點的環(huán)節(jié),沒能去真正考慮學生的需求,對學生理解以及掌握知識方面造成了難度。從而就出現了老師費力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教師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的需求,需要重點講解的內容教師卻沒能重視起來,教師卻把學生已經理解的知識內容重復兩個。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性也在逐漸喪失。
第二,教學方式非常單一,從而對學生的知識理解造成難度。數學知識相對較為抽象,需要老師對學生的多個感官進行引導和調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學習。比如說,在進行代數內容和幾何內容的教學時,它們的教學方法就必須有所不同,幾何更重視學生形象思維方面能力。
最后,教師通常重視知識傳授,而對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方面有所忽略。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仍然在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用滿堂灌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學習成績。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沒能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注重的是老師對知識的呈現,而不是對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
2.如何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2.1 努力創(chuàng)設科學教學情境
科學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好奇心得以激發(fā),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比如說,教師可以假設該城市某體育館承辦了一個歌星演唱會,讓本校學生進行出售票務工作。我們知道門票總預算,歌手的出場費用,燈光舞美等各方面成本費用,讓同學們對各個片區(qū)門票定價進行設計,去估算怎樣進行定價,承包商才能收回成本,定價后我們又怎樣售出呢等。對于這種問題,也許學生個人很難完成。老師就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對具體解決方案進行探討。這作為開放性問題,是不存在絕對的正確方案的,只有合適、以及更為合理的答案。但學生卻可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和生活實際結合進行緊密結合,從而讓學生學習建模能力、合作能力、數學邏輯思維方面能力得以提升。
2.2 運用探究性教學模式組織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以發(fā)展
在用探究式教學法組織課堂的時候,需要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對數學難題進行分析和探討:首先要確立一個假設,再對相關資料進行探討,尋找最佳探索方法以及實踐方法,再去進行分析,最終問題得以解決,再進行經驗總結。整個過程都是學生自主完成的,教師只需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引。這一學習任務一旦完成了,學生學習自信方面就會大大提升;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得到一定發(fā)展,讓學生明白,學習不只是為了提升自身考試成績、讓家長更有面子等,而是讓自身思維方面能力得以提升,從而更好解決科學難題等;在這個學習裙撐中,在加上教師的一定引導,可以幫助學生逐漸形成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性。
2.3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伴隨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科技也得到了進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生活中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它的優(yōu)勢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教師還是在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以及手段,就會讓課堂失去活力,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也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努力把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去,這種課程模式能夠讓學生學生使用計算機解決數學間題的能力得到發(fā)展,還可以讓學生有關問題感性認識方面得到提升,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比如說,教師在對立體圖形進行授課的時候,學生可能對于平面幾何的視角轉化成為立體幾何方面知識難以理解,這就給教學帶來了難度。教師就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對立體圖形進行模擬,再讓學生自己利用鼠標對圖形的旋轉及翻轉等進行操作,讓學生對圖形變化進行體會,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模式可以發(fā)展自主學習精神,以及讓學生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方面得到提升,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的興趣性。
3.結語
數學有一定的抽象特征,但在學生學會一定的邏輯思維方法之后,學習起來就會容易得多。所以初中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重視對于學生鉆研數學問題精神的發(fā)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來帶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逐漸發(fā)展學生數學方面思維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逐步形成。
參考文獻:
[1]厙映映.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學周刊,2018(17):23-24.
[2]彭成安.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71.
[3]尤云.淺論優(yōu)化教學設計是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必由之路[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475.
[4]沈文漢.優(yōu)化教學設計是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必由之路[J].江蘇教育研究,2016(Z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