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麗鸝
摘要:從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出發(fā),紙工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小手指肌肉,而且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培養(yǎng)幼兒的耐心,增加自信心。因此,我們在開展此活動的時候,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注重興趣的培養(yǎng),從幼兒的好奇心入手,自己動手、動腦,相互合作,逐步挖掘幼兒的潛能。
關鍵詞:興趣;操作;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009-01
簡簡單單、方方正正的一張紙,在大人的眼中,覺得平平淡淡,一點也吸引不了他們的興趣。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說,那就是他們心中的寶貝,心中的夢想。他們會把它們變成心中的想法,完成自己的心愿。蘇霍姆林斯基說:“手是思想的鏡子,是智力才能發(fā)展的刺激物,是意識的偉大培養(yǎng)者,是指揮的創(chuàng)造者。”由于幼兒年齡特點,他們小肌肉的發(fā)展還不完善,動作還不靈活,因此,我們在開展活動的時候,根據孩子的興趣,從由易到難,到有創(chuàng)新、想象,完整地展示作品,從而讓每位幼兒求異、創(chuàng)新出各自全新作品,讓舞動的小手,飛翔出心中的夢想。
1.創(chuàng)設氛圍,激發(fā)興趣,滿足幼兒表現欲望
俗話說:心靈則手巧。凡是幼兒親自制作出來的東西,他們才能牢牢地記住。折紙是一種富于變化,十分有趣的藝術活動,是開發(fā)智能,發(fā)展幼兒手肌肉群靈活性的有效手段。新《綱要》中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作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庇變涸谶@樣的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心靈得到了抨擊,激起了他們的強烈共鳴,感受折紙的魅力,從而愿意參加紙工活動。
1.1 激發(fā)興趣,每個孩子動起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是開展活動的前提。幼兒的特點是好動、好玩、好模仿。而折紙可以隨時隨地就能折疊,并且可以從不同物體的折疊變化中得到啟示,能大大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作意識和才能。
對于一張簡單的紙在老師的手里,一眨眼的功夫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動物,幼兒眼睛里都流露出驚奇的樣子??上攵麄冇卸嗝磸娏业脑竿豪蠋?,快教教我們吧,我也想來變一個;老師,這個怎么弄?。傳統的折紙教法則是一步一步地教孩子折,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幼兒的本身技能得不到提高,只能模仿,而且過一段時間會忘記。我們在教學的時候,逐步讓孩子看著圖示學著折,并且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自己去猜測,老師做好示范作用。也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當然,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也采取對幼兒的基本功訓練,比如雙三角形、雙正方形、雙菱形的重點指導,因為有很多的事物都是由這些基礎上轉變出來的。例如青蛙、小白兔、蝙蝠是幼兒喜歡的小動物,而它們都是在上三角形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一般只需要轉換幾個步驟就好了,幼兒在學會了一種后,往往會迫不及待得去學第二種、第三種。
1.2 自己學習,帶領同伴學起來
現在幼兒普遍動手能力比較弱,各自發(fā)展也不平衡,光靠每周這樣的一個活動是無法讓幼兒得到滿足,也是無法讓每個孩子們都掌握的,只有讓孩子們利用一日生活活動時間,以強帶弱,進行活動,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基礎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例如杰杰小朋友所說是一個男孩子,可是特別喜歡折紙,每一天早上,都要去折一會兒,同時還會邀請同伴去玩。還記得一次在學折青蛙后,怡怡小朋友表示她會折出和老師不一樣的青蛙,我就隨口一說:那好吧,你來做小老師,教會你的好朋友。幾天以后,就發(fā)現很多小朋友都學會了她教的青蛙。那是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的,步驟復雜,顯而易見,孩子們愛上了這個活動。
還有折紙講究對稱,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對稱性,折紙需要耐心,而且加上折紙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感,就可以培養(yǎng)兒童的立體感。折紙可以折出許多物品來,可以舉一反三,會折飛機,就會折飛船,可以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造性。
2.突出個性,百花齊放,滿足幼兒創(chuàng)造欲望
《綱要》中也指出:積極投入藝術活動,并提供幼兒學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折紙是一種的技能,其作品比較單一,成列出來也顯得單調、呆板,一點也不大氣,但是和剪紙、畫畫結合起來,你就會發(fā)現。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引起幼兒強烈的視覺沖擊。
2.1 剪畫結合,讓每個孩子樂起來
慢慢地孩子們的折紙水平提高了,技能增強了,他們能折出一些可愛的動物、美麗的花草了,他們漸漸地感到滿意了,有點厭倦了。為此,給他們提供一個折、剪、畫一個綜合發(fā)展的機會,不斷滿足他們的需要,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并在活動中感受到歡樂的情緒,發(fā)散出思維的火花。
雖然有的孩子繪畫水平不高,有的孩子連剪刀也不能熟練使用,但是他們對事物和表象知識積累的比較具體豐富,能根據問題,產生想象,才能在作品中表現出自然的想法,由衷的快樂。
例如在學會了折熱帶魚等一些小動物后,對展示作品也提出了一個難度,怎樣布置環(huán)境,美化活動室呢?于是我們用牛皮紙做了一個底板,讓幼兒通過折、剪、畫的方式完整地展示作品,形式一大副的水上世界,孩子們有的把折的動物放在中間,有的放在左邊,有的放在右邊,在空的地方有的剪出了各種各樣的水草、彩魚;有的則是用蠟筆畫得密密麻麻,琳瑯滿目,總之他們的作品,都以自己的想法為主,材料各自選擇,沒有雷同,不再是一枝獨秀,而是百花齊放。
2.2 相互合作,帶領同伴秀起來
專家指出;21世紀的成功者將是全面發(fā)展的人、富有開拓精神的人、善于與他人合作共
處的人。孩子們在與同伴的綜合活動中,體驗了動手的樂趣,收獲了成功的喜悅,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學會了分享,尤其是一些幼兒的想法、做法得到了統一,奇思妙想落實到位。
例如:在美麗的花朵中,他們分工明確,能很好地根據老師的問題展開活動,能力強的幼兒會合理分配各自的任務,于是善于使用剪刀的孩子剪出了很多的花卉,善于懂得設計畫面的孩子在粘貼,細心的孩子在完善著整個畫面,孩子們在相互的合作中,看看、做做、學學,不知不覺中發(fā)展了很多。
綜上所說,通過孩子們的折、剪、畫等一系列的紙工活動中,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觀察力,培養(yǎng)孩子的耐性,還提高孩子的色彩搭配能力以及手、腦、眼的協調能力。當然我們在活動中,也要根據幼兒的表現及時發(fā)現問題,調整方案,深刻發(fā)思,總結經驗。同時也希望孩子們能在這樣的活動中發(fā)展手指間的智慧,讓紙在他們的小手中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