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梅
【摘 要】在幼兒園的教學當中會存在很多的教學方法以及游戲策略,其中故事教學是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情境中創(chuàng)建有趣的故事情景,在其中可以采用閱讀、視頻、音樂、圖片等方式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能夠通過對故事的學習,從中學習到具體的禮貌問題、豐富的知識體系以及做人的基本道理。本文便通過具體的幼兒園教學實例進行探究,分析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實踐。從而幫助幼兒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故事教學;幼兒園教學;故事作用;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256-02
故事以其幽默、形象、易懂的特點深受幼兒的喜歡,幼兒通過故事的學習也會從中了解到有關的知識以及為人處事的道理,使幼兒能夠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因此,在現(xiàn)在的幼兒園教學當中,教師會結合教學知識融入相應的故事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幼兒能夠從自身的特點出發(fā),進而理解教學內容,促進自身的健康發(fā)展。幼兒由于其生理與心理都發(fā)展不成熟,他們對于故事都會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去,而自身的情緒也會隨著故事的進展而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例如,故事的情緒是快樂的,那么幼兒就會開心,而故事情節(jié)是悲傷的,那么幼兒也會隨之悲傷起來。與此同時,教師也不僅僅是只是講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也因該具有教育的意義與價值,使幼兒能夠從中學習到知識,幫助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因此本文便針對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加以說明。
一、將故事教學引入幼兒教育中具有積極的意義
1.首先,在幼兒園教學中融入故事教學能夠加強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幼兒的思維發(fā)展還不是很成熟,對于理論知識掌握不了,而故事以另外一種形象生動的形式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能夠提高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幼兒園的學習當中。幼兒在聽故事的時候,他們的大腦也是出于運轉當中,會不斷的接收與思考,從故事中也會產生許多的疑惑以及需要老師幫助解答的問題。幼兒在老師講故事的過程中或者是故事講述結束后將自己的問題向老師或者是小朋友提出來,老師在給予幼兒以明確的回答,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雙方的交流與溝通。例如,到老師給幼兒講述“三只小豬蓋房子”的故事時,有的幼兒就會向老師提問“房子那么大,為什么大灰狼那么快就把草房子和木頭房子給撞壞了呢?磚頭房子卻沒有撞壞呢?”這是有的幼兒就會回應這一問題“房子再大,但是用草蓋的房子與用木頭蓋的房子都太脆弱了,不如用磚頭蓋的房子牢固,就像我們現(xiàn)在蓋的房子一樣”這時,我們老師只是需要幫助小朋友們進一步明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可以了。通過幼兒對故事疑問的提出,教師以及班級內其他的幼兒對問題進行解答,就會在課堂中產生討論的氛圍,從而可以很好的促進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良好溝通。
2.其次,故事教學的融入能夠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
故事也是我們語言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由許許多多生動形象的文字描繪出來的。每一個故事其中都會包含大量的詞匯知識以及文字知識,幼兒們通過對故事的聽取與學習,都會從中耳濡目染的接收到這些知識的熏陶與感染,從而內化為自身的知識,學會語言的使用于表達。例如,教師在課堂當中播放有關《小豬佩奇》的動畫片段,那么幼兒就可以通過具體形象的語言,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小豬佩奇說“我喜歡吹泡泡”,那么老師就可以以“我喜歡……”來進行造句,從而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還可以針對具體的語境,使孩子們之間進行討論互動,從而提升幼兒的交流能力。
3.再次,采用故事教學的方式能夠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故事這一教學方式中包含了許多層面的知識內容,其中會有大量的詞匯知識、禮儀、禮貌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詞匯知識、禮儀以及禮貌可以促進幼兒的語言以及行為方面的塑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則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使幼兒的腦力得到很好的開發(fā)。并且,在具體的故事教學當中還會有圖片、音樂以及視頻的展示,這些方面的因素都會促使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為今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故事教學模式的實踐措施
1.正確選擇故事教材。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運用到幼兒園的教學當中,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幼兒教學時要進行選擇。教師應該選擇一些適合幼兒學習與教育的故事題材進行教學設計,使幼兒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養(yǎng)成自身有優(yōu)秀的情操以及品德。而那些暴力、血腥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太強的故事都不適合幼兒的學習與閱讀,在題材的選擇中,教師要加以認真的對待。例如,教師講解《孔融讓梨》的故事,選擇這一篇故事來進行教學,主要是引導幼兒要繼承與發(fā)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在與人相處中要做到謙讓。老師也可以就這一故事進行拓展,讓幼兒回到家中讓父母講述一篇類似傳統(tǒng)美德的故事,使幼兒在懂得更多的傳統(tǒng)美德。
2.將游戲機制引入幼兒園故事教學中。
故事與游戲應該是關系比較密切的兩種教育方式,在開展故事教學時,教師可以融入分角色進行扮演的教學方式來進行,使幼兒能夠對故事情節(jié)有更好的把握,與此同時也更進一步的加深了幼兒對于這篇故事內容的理解。例如,老師講述完《龜兔賽跑》的故事后,就讓幼兒們分角色扮演里面的小兔子、小烏龜以及裁判等角色,讓幼兒們通過自己對于角色的理解進行演繹,發(fā)揮他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結束之后再讓幼兒發(fā)表他們對于這篇故事學習之后的感受。通過這種在故事教學中融入游戲的活動方式,幼兒對于故事學習更加充滿了學習的興趣,進而促使學習效果也會進一步的加強,幫助幼兒在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合理的融入故事教學,可以在教學中加強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進一步提升幼兒在語言表達以及交流方面的能力,并進而能夠促進幼兒更加全面的發(fā)展。但是雖然故事教學對幼兒學習的好處很多,但是對于故事教學的運用也不是盲目的,教師應該對于故事的題材以及內容有很好的選擇,還可以在故事教學中融入游戲、視頻、音樂以及圖畫等輔助手段,從而幫助幼兒能夠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馮曉露.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意義及實踐[J].學刊,2014(04):80-81.
[2]李瑞春.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意義及實踐[J].新課程(小學),2015(0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