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梔仲
【摘 要】數學答題中往往會遇到許多數字計算,這些計算貫穿于整個答題過程。復雜的計算要以簡單計算為基礎,而學會口算可以大大加快答題速度,因此,學校和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如今,小學都開展了固定的口算課,多為一周一節(jié),同時會定期以班級為單位舉行口算比賽。但通過調查發(fā)現,口算課的形式過于簡單——限時做題、教師批改、分數排名,這雖然能夠讓學生因競爭壓力而充分準備、嚴謹答題,但學生的口算能力并沒有實質性的提高。加大口算題量能夠鍛煉學生的細心程度,但只加量不加難度,學生就會原地踏步、就會滿足于已掌握的口算難度。因此,教師應該思考如何以正確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實現數學口算能力實質性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培養(yǎng);口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226-01
引言
足夠的計算能力是數學答題的基礎,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沒有過關的計算能力就無法進行復雜題目的解答。小學低年級階段是打牢口算基礎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基礎打牢了才能順利地進入下一階段的數學學習。因此,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必須被重視,教師要努力做到讓學生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就達到做得快且一定做得對的程度。目前,學校都有積極開設口算課、組織口算比賽等等,但究竟如何讓時間用得有效率,讓小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地得到鍛煉,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們根據經驗不斷地總結。
一、營造活躍氛圍
營造與維持活躍的課堂氛圍十分必要。小學生年紀較小,課堂40分鐘對于他們來說是十分漫長的,他們不可能一直集中注意力。一項調查顯示,在沒有老師督促的情況下,小學生在一節(jié)課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所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來加長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實施獎勵制度,在課堂上分階段地對表現好的同學或小組進行獎勵[1],獎品可以是貼紙、糖果這一類小學生喜歡的東西。例如,口算課上,教師可將一節(jié)課40分鐘劃分為三個階段,每階段15分鐘,在這15分鐘里面,前12分鐘學生做口算題,后3分鐘教師統(tǒng)計每位學生的分數以及小組平均分,對表現優(yōu)異的個人及小組進行獎勵,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可以在重復性的練習之中得到階段性的休息調整,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接下去的練習之中。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注意力不集中是學習效率低的最大原因,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有意識地去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需要全體參與的活動,讓學生能夠有適度的緊張感以防止長時間走神。
二、隨堂練習
要做到讓學生靈活快速地應對計算,教師就要將口算融入到每節(jié)數學課當中。在已知要上口算課的情況下,學生有充足的準備時間,因此,口算課開始之前就已進入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應變能力、快速轉換思維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而將口算測試融入到每節(jié)數學課之中可以彌補這個缺點[2]。例如,教師在講解應用題的時候,可以把每一個步驟的計算留給學生解決,讓學生邊聽邊口算出答案,這樣不僅加大了口算練習量,還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加大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因此,教師若能學會將口算練習融入到每節(jié)數學課中,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三、了解學生的口算能力
因材施教是每位教師都應謹記的,要想使每個學生的口算能力都得到提高,就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做有針對性的訓練。有的學生口算能力較高,能夠靈活處理加減乘除的計算,但有的學生剛開始的時候反應較遲鈍,別的學生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題目,他們可能要掰著手指數很久。這時候教師一定要耐心,一定要竭力幫助落后的學生克服障礙、走出困境。針對這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僅僅靠千篇一律的、大量的口算練習不僅得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加深學生對口算的厭煩心理。因為當學生發(fā)現,自己要用大量的時間來做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時,就會本能的排斥。所以,枯燥的題海練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不適用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興趣點來引導他們學習,要懂得借助工具來輔導教學[4]。例如,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糖果幫助學生運算,比如在一個盒子里放進8個糖果,拿出來5個,盒子里就還剩3個;在盒子里放進18個糖果,拿出來5個,就還剩13個;在盒子里放進18個糖果,拿出來15個,就還剩3個。之所以要這樣安排個數,是因為小學生在面對一位數的加減乘除時往往應對自如,但卻不會做兩位數的加減乘除,其源于學生對于復雜計算的恐懼,但其實兩位數的計算在本質上和個位數的計算沒有差別,要想讓學生克服排斥心理,就要讓學生懂得這個道理。正如上文舉的例子,通過一位數、兩位數的來回變換,讓學生懂得如何將兩位數拆分成個位數來計算,熟練了之后,學生便能靈活應對兩位數乃至更多位數的計算。當這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完成第一步跨越之后,教師要趁熱打鐵,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口算能力不比別人差、無需產生自卑心理,并繼續(xù)督促他們進步,努力追趕優(yōu)秀學生的腳步、與他們一起進步。對于基礎扎實、口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更要鞭策他們,可以較早地給他們做復雜的口算題,以幫助他們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挖掘自身潛力。通過學生的家庭作業(yè)、課堂表現、考試情況等等,教師都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口算能力,根據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有針對性地教學才會更高效。
四、結束語
小學生各方面的學習都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因為他們對于學習的概念仍然處于懵懂階段,一味地跟他們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是無用的,甚至還會讓他們迫于壓力而對學習產生恐懼??谒愀沁@樣,做口算練習要求精神集中,而它又是重復性練習,本來對小學生就沒有吸引力,所以教師一定要循循善誘,切不可過度施壓。但如若通過了解學生具體情況并加以正確引導,通過活躍課堂氛圍以加強課堂效率、通過隨堂練習鍛煉學生應變能力,那么久而久之,學生的口算能力就會實現實質性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李萬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J].學周刊,2016(5):146-146.
[2]張麗.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2016(45):291-291.
[3]賈建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口算能力培養(yǎng)方法探究[J].教育,2016(9):00037-00037.
[4]陳英.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2017(30):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