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瑾
【摘要】新課改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教師在具備基礎教學能力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師生間的課堂互動,掌握教學技巧,提升教學質量。然而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效果并不理想,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為此,本文重點分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師生互動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54-02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作用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指初中語文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行為及其動態(tài)過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以下三方面:
第一,提高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初中語文教師都不斷引入新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師生互動是當前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方式,由于師生互動具有不確定性,要求語文教師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具備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可以充分激發(fā)出初中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活動中。
第二,提升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到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閱讀和寫作等能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師生互動,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語文基本能力,師生間通過不斷交流和探討,學生不再依靠死記硬背就能輕松掌握課堂知識,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
第三,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關鍵因素。有效的師生互動,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平等,使學生卸下防御心理,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師生共同在語文課堂中進步。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初中語文教師隊伍趨于年輕化,教學觀念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運用到“師生互動”這一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實踐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具體如下。
(一)師生互動形式比較單一
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形式比較單一,大都是局限于語文教師對課本中某一內容進行分析時,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幾分鐘后,要求全班或個別學生針對提問闡述出自己的觀點,很少情況下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訪談中,有的教師表示“每一篇課文我都按計劃安排了相應的課時,小組討論容易偏題且費時較多,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憋@然,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思想誤區(qū),盡管可能會在考試中取得樂觀成績,但是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長時間下去,會致使他們產生惰性思維。
(二)師生互動中忽略學生差異性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會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中授課,在授課過程中容易對比或者一刀切的方式,雖然實現(xiàn)教學任務,但是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發(fā)展。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大部分教師先介紹作者朱自清,然后帶領學生朗讀文本中的生字詞,最后拋出問題,如“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你體會的美在哪里?”等等。這對于理解能力強、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可以按照教師思路很好的理解課堂內容,但是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而言,很可能無法理解或表達出“春天”的美,教師應該針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糾正。
(三)師生互動中缺乏情感交流
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僅著眼于完成教學目標中所設的任務,大量灌輸文本理論知識,而忽略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問答式是當前最常見的師生互動方式,教師沒有營造出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通過問答的形式判斷學生的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導致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脫離,難以培養(yǎng)初中生運用課堂語文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在訪談中發(fā)現(xiàn),部分初中生認為語文教師表情過于嚴肅,不敢向教師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長時間下去,勢必會影響到敘述的思維和想象力發(fā)展。
三、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效果的對策
(一)更新教學觀念,豐富師生互動形式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以開放、多元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全方位加強自身教學能力和職業(yè)素質,教師之間針對學生發(fā)展需要經常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讓學生參與到知識擴展的活動中,師生互動過程中多以開放性問題來探究學生感興趣的事情。例如,在作文課上,教師可以拿出兩篇作文,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兩組學生派出代表闡述哪篇作文更優(yōu)秀,優(yōu)秀的地方表現(xiàn)在哪里?另外,還可以開展游戲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娛樂過程中掌握語文課堂知識,從而提升師生互動的高效性,如成語接龍等。
(二)實施分層教學,注重學生發(fā)展差異性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需要明確化,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設定的目標,立足學生發(fā)展差異性,完善分層教學體系。如《春》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借助多媒體工具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首先,讓學生陳述自己理解的“春”是什么模樣?其次,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春草圖、春雨圖、迎春圖等,加深學生對“春”的理解。此外,結合文本內容,按照“盼春—繪春—贊春”思路,通過范讀、齊讀和講解文章句子,采取提問和布置作業(yè)的方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有利于讓接受能力慢的學生跟進學習進度,進而產生有效的師生互動行為。
(三)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在《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應該要高度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同時要及時予以相應的情感評價,從發(fā)展的角度去激勵與評價學。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在課堂教學師生互動中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創(chuàng)建具有啟發(fā)性的多角色體驗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同時,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感氛圍,注意語言表達技巧。語文教師應靈活使用優(yōu)美的詞句,注重情感的融入,通過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參與到課堂互動中。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師生互動的方式多元化,每一種互動方式都有其利與弊,各位語文教師應該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互動類型,立足于分層次課堂教學,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為課堂教學最終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參考文獻:
[1] 于欣.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策略初探[J]. 中學語文, 2014(24):99-100.
[2] 唐華. 淺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 都市家教月刊, 2014(2):99-99.
[3] 王翠花.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幾點做法[J]. 中學課程資源, 2017(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