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娟
【摘要】我國幼教事業(yè)發(fā)展快速,幼兒園的數(shù)量和規(guī)模以及教學質量較過去有了較大的提升,針對幼兒教學課程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化。本文以游戲化課程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作為研究內容展開了探討,認為這樣的課程設置能為幼兒成長帶來更多的積極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游戲化課程 幼兒教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70-01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運動的加快,幼兒教育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良機,在滿足人們要求的同時,也不斷完善自身的教育水平,迎來了巨大的飛躍。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如何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是廣大幼兒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游戲化課程的研究也是基于此背景下展開。一般來說,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在游戲中,幼兒能獲得滿足與歡樂,實現(xiàn)自身的愿望和念想;游戲又是幼兒的一種工作,他們認真負責地對待正在進行的游戲,在游戲中開發(fā)智慧,啟迪思維,塑造人格。教師應努力為幼兒提供寬松的環(huán)境,充足的材料,在課程中體現(xiàn)“自由、自主、創(chuàng)造、愉悅”的游戲精神。
一、利用角色游戲,建立幼兒行為規(guī)范
幼兒年齡階段和已有的生活經驗決定了其認知水平處于初級階段,包括他們對行為規(guī)范的認識也還不夠。教師若采用說理性教育不會受到幼兒認同,教師的強制性要求對幼兒的約束力也只是暫時的,并不能保持長久。因此,教師應采用更好的教學方式,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在課程活動中,利用角色游戲是較為合適的方法。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交往,接觸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生活片段,通過了解與學習,逐漸建立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
例如在“乘坐公共汽車”的活動中,當看到“公共汽車”后,有些幼兒激動得蜂擁而上,導致其他幼兒無法登上“公共汽車”,活動不能繼續(xù),只能暫時停止。這時候,我問幼兒:“小朋友們,為什么你們還擠在門外沒能上車呢?”幼兒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最后大家達成了共識:因為在上車時大家擠,門口堵住了誰也上不了車。應該排隊,一個跟著一個,這樣就能坐上公共汽車了。教師趁機說:“那就按你們說的方法再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順利坐上去?!本瓦@樣,“乘車秩序”這個概念就在幼兒的頭腦中形成了。幼兒依照自己討論的方法重新試了一下,都安穩(wěn)有序地登上了“公共汽車”。
將安全活動“乘坐公共汽車”變成一個角色游戲,幼兒以特定的角色在游戲中體驗,通過自身的探索,發(fā)現(xiàn)建立行為規(guī)范的重要性。
二、穿插智力游戲,調動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智力游戲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幼兒學習離不開游戲,只有游戲才會讓幼兒的學習變得豐富有趣,具有挑戰(zhàn)性。
例如在開展“3的序數(shù)”這個數(shù)學活動時,我就穿插了智力游戲,因為枯燥的內容早已對幼兒失去了吸引力。游戲是這樣設置的:“小朋友們,森林里要開運動會了,需要一個裁判員。那么,誰愿意去呢?”三言兩語,將幼兒帶人了設置的游戲情境當中。幼兒熱情高漲,積極性都很高。我又說:“大家別著急,當裁判是有要求的,必須要學會對比賽名次做出準確的判斷,這里就需要了解序數(shù)的含義?!贝藭r,幼兒的學習熱情已經很高了,我趁熱打鐵,讓幼兒在游戲中輕松地理解并掌握了序數(shù)的概念,效果相當好。
在幼兒教學中,不管是哪一個方面的知識,只要教師能夠將游戲恰當?shù)厝谌似渲?,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所以幼兒教師在平時要加強訓練,多多搜集和生成適宜的智力游戲,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為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做好充足的準備。
三、運用結構游戲,拓展幼兒豐富想象
結構游戲是指利用各種材料進行構造的一種游戲活動。結構游戲的想象空間非常廣,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幼兒的認知經驗是影響他們想象力的主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對周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單憑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事物,讓他們感受事物的特征,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構建愿望。
例如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會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里的建筑和擺設,像桌子、椅子、小滑梯等,讓他們親眼去看一看,親手去摸一摸,以便加深這些事物在他們頭腦中的印象。同時利用圖片、視頻等材料,豐富幼兒對周邊事物的表象認知。我讓幼兒觀看大樓的圖片和視頻,了解樓房的外形、建筑特點。當幼兒仔細觀看以后,他們驚嘆道:“呀!這些房子可真漂亮!各種形狀都有?!庇谑怯變旱南胂罅Ρ患ぐl(fā)出來了,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造出一座漂亮的房子。他們利用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模型,創(chuàng)造出了各式各樣的樓房,造型不同,風格迥異。
結構游戲是一種快樂的游戲,需要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種自由輕松的氛圍,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游戲中來,讓他們能夠在游戲中自由探索、大膽創(chuàng)造,促進想象力的發(fā)展。
四、自主游戲活動,開啟幼兒潛在智慧
在游戲課堂中,為了讓幼兒的主動性更強烈,教師可以嘗試放手,提供充足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去選擇需要的材料。這樣幼兒可根據游戲的目標確定游戲的方法,根據游戲需要準備相應的材料。這種自主游戲的做法,不但沒有打擊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還讓他們在活動中顯得更加活躍,增強了參與活動的自主性。
例如在鍛煉幼兒平衡能力發(fā)展的活動中,我利用了《小馬過河》的故事開展教學。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幼兒想到了搭橋過河的方法。只見有的幼兒找來小石頭,有的幼兒找來樹枝,還有的幼兒找來了小木板,用他們心儀的材料嘗試建橋。搭建過程中,他們邊說邊做,遇到問題后,你一言我一語,想辦法來解決,即使經歷了失敗,也不氣餒,會改變原有的思路,聽聽其他幼兒的建議,再次嘗試新的搭建活動,并最終搭建出理想中的小橋,幫助“小馬”用小橋來順利過河。通過這樣的自主游戲活動,幼兒園圓滿地完成了活動目標,我也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樣的活動開啟了幼兒潛在的智慧。
綜上所述,可見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適宜的方式。游戲對于幼兒,猶如工作對于成人,在他們的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具有積極的態(tài)度,細致的觀察力,及時了解幼兒心中所需,為幼兒課程的游戲化創(chuàng)造條件,在游戲中進行科學的指導,讓幼兒教育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丁月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5(12).
[2]張泓.課程游戲化幼兒主體性的發(fā)揮探討[J].亞太教育.2016(02).
[3]鄒曉敏.立足于“游戲精神”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J].教育科學論壇.2016(08).
[4]蔡敏艷.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思考與實踐——以“3+3”模式提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質量[J].教育科學論壇.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