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鋒
新時期以來,報告文學在謳歌時代、針砭時弊的同時,肩負起了放歌新時代,擔當大未來這一艱巨而又光榮的歷史責任。報告文學作家用如椽之筆,既心潮澎湃地書寫了光明,奉獻了正能量,責無旁貸地喚起了人們創(chuàng)造生活、改造世界的信心和勇氣,又痛心疾首地展示陰暗,剖析詬病,義無反顧地破解生活中的急難,從而引導向善的人們深入冷靜地思考,刮骨療毒式地鞭笞貪婪、自私。
報告文學鮮明的旗幟就是始終把大義、人民、時代和責任放在自己的肩頭,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賦予報告文學作家的責任與使命,今天的精彩時代讓報告文學更加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的生活和社會變革讓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擁有了豐韻的素材,報告文學作家應當與國家和時代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個人的認識和體會是,報告文學應當追求和具備三個特點:一是題材新穎,現(xiàn)實感強,生活氣息濃郁,愛憎分明,激情四射,敘述方式個性獨特,具有很強的帶入感和感染力;二是直面現(xiàn)實生活,見識獨到深刻,敘述方式極具藝術個性和精致語言天分,注重報告文學的文學藝術性表達。三是對社會現(xiàn)實事件要有敏感性,具體生動地敘寫,主線清晰,視野開闊。
徐劍講,報告文學的視野,往往對準與江山家國、國計民生乃至戰(zhàn)爭、劫難等時代大題材、大事件,大工程、大災難,大場面,直面人世間的生死別離,愛恨情仇,重敘一個地域、一個群族的浴火重生,以如椽之筆,記錄一個民族的心靈史、精神史,最終鑄成千秋青史。毋庸置疑,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宏大敘事、歷史史詩,對于一個報告文學作家而言,這是一種歷史與時代的眷顧與擔當,既不可自戀,亦不必自卑。這樣構成的中國故事并不等于沒有文學含金量,同樣主旋律的寫作也非低人一等。像這種大題材、大部頭,并非每個作家都駕馭得了,孰重孰輕,舉重如輕,又有幾個人能夠力所能及,將這樣的大題材高高舉過自己的頭頂?它需要視野、膽識、激情、思想、知識、力量和人文情懷,需要作家強大的知識儲備,思想底蘊與人生襟懷,需要視野的宏闊與大氣,文學的陽剛和柔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必須是半個政治家、半個思想家、半個社會活動家、半個雜家、最后才是半個文學家,這五個半合起來,才是一位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作家。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當下,國內(nèi)能寫報告文學的俯拾皆是,可是寫得好的鳳毛麟角,屈指可數(shù)。
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敢于直面社會問題和灰色人生,作家對于具有爆炸性、新聞性、轟動性災難、負面事件乃至關乎一個國家的社會熱點問題,保持了極大的興趣和探索,具有鋒利的銳度,真正的報告文學作家,堅持自己獨立的調(diào)查和寫作立場,鐵肩道義,妙手文章,獨立人格和品質(zhì),不為利誘,不為錢動,不隨大流,我思故我在,必須具有社會的良心、良知,承擔著社會公平與正義,必須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批判精神,具有悲天憫人的博大情懷,甚至具有舍生忘死的犧牲精神。正如徐劍所講,報告文學作家須具備四性:參與性,參與改變一個國家民族和社會的歷史進程;揭秘性,揭露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各種癌變和陰暗面;預見性,從一些現(xiàn)象和端倪中預見人類文明生活和模式的前景和未來;悲憫性,就是對底層生存狀態(tài)和掙扎、歡樂、憂傷具有悲天憫人的慈航向度,給人以溫馨感、取暖感。
報告文學的真實性,注定了寫作必須是全程的真實、而不容有一絲的虛構。真實的,卻又是文學的,構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性與創(chuàng)新性。甚至連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和場面都不能虛構。特別涉及到一些負面事件寫作,歷史情景和場面的再現(xiàn),逼真的程度須像考古文本和田野調(diào)查一樣細致、認真和精確。即使是寫表揚稿的著述,傳主也會因為作者的胡編亂造、阿諛奉承,肉麻吹棒而大汗淋漓,心理極不舒服。因此,報告文學文本的真實與文學的真實、想象的真實、藝術的真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報告文學的真實來不得半點虛構和合理想象,真實性是報告文學賴以生存的家園。
報告文學的文學性是指文本、敘述姿勢和經(jīng)典細節(jié)三個方面,唯有這三個因素的推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文學敘事是報告文學的命脈。并不是所有報告文學作家的敘述是過關的,不少人持一種無所不在的視角,全知全能,報告文學那種特有的敘述視角,大板塊的結構,沒有人和時代的命運千里伏線,更遑論文學細節(jié)的精致和獨特。因此,報告文學的文學性才是報告文學燦爛的明天。否則,報告文學這一樣式有可能被其他文種取而代之。
黃傳會說報告文學有三難。選材難。報告文學,一半的價值是由題材來決定的。對一個時代而言,總是存在一些讓人們最為焦慮和痛苦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嚴重而普遍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深刻地改變了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改變了人們的道德意識和行為方式,甚至改變了歷史的前行方向。但是,正因為難選材,報告文學才更有魅力,因為它更深入、更厚實、更豐富,因而更耐讀;采訪難:報告文學的“報告性”,也就是真實性,決定了當你選準了一個題材之后,必須深入生活,必須進行“田野調(diào)查”。這種艱難還表現(xiàn)在采訪中你必須挖掘到具有文學意義的細節(jié),這種文學細節(jié),可遇而不可求,不下苦功,沒有慧眼,是挖掘不到的。我在采訪賈平凹、陳彥、方英文、張艷茜、邢小利等40幾位陜西作家的時候,往往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和后期整理,更艱難的是這些惜時如金又不善于張揚的作家們常常讓你的采訪擱淺,有些采訪到的素材也許是你無以應用的材料,費力不說,還要費神;“文學手法”難:報告文學是“以文學手法來處理新聞題材,即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為寫作內(nèi)容,以文學筆法為表現(xiàn)手段的一種文學樣式?!眻蟾嫖膶W的主體是文學,而不是新聞,這是毋庸置疑的。關鍵是如何運用文學手法?哪些可用?哪些不能用?虛構顯然是不允許的,想象允許嗎?心理描寫允許嗎?報告文學人物的心理活動應該如何描寫?我們常常愛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我覺得報告文學作家最可以施展才華的地方是這個“不拘”,“不拘”些什么內(nèi)容,“不拘”的分寸如何掌握,是對作家綜合實力的考驗。
由此,要釀制一部上乘的報告文學作品,必須破除三難。
一是必須強調(diào)報告文學的可讀性、生動性和詩性,直面現(xiàn)實,不回避矛盾,不回避問題,與時代同頻共振;始終追求報告性、新聞性和藝術性、文學性的完美統(tǒng)一或完美融合。二是緊扣社會現(xiàn)實,記錄和表現(xiàn)這個時代,反映老百姓的心聲;堅持短、平、快、新、實、美的特點。報告文學是輕騎兵,倡導短寫、寫短、寫精。三是必須重視語言運用,語言是人的肢體行為,更是一種符號,在報告文學中如何運用非常重要;真,是語言的基礎,必須首先保證作品中語言的精度和信度;善,是語言的前提,智慧的語言,耐人尋味,作品才更有感染力感召力;美,是語言的關鍵,報告文學敘述語言要凝煉、簡潔;度,是語言的保證,具有力度的語言,深刻尖銳,言人之所未言,道人之所不敢道。除此而外,以我的體會,報告文學還必須注重細節(jié)描述和人物刻畫,雖然這種細節(jié)描述和人物刻畫有別于虛構文學,但作為一個文學的種類,必須以人為本,文學就是人學,細節(jié)決定經(jīng)典,只有把這些報告文學必不可少的元素精準地運用到作品之中,才能創(chuàng)作出被時代牢牢銘記在心的力作,才能真正肩負起放歌新時代,擔當大未來這一艱巨而又光榮的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