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我們的智育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雖然有種種弊病,但是在教育模式上,我們在過渡到素質(zhì)教育時,它是能夠與之進行接軌的,而小學體育教學由于長期以來受人忽視,在教育教學方法和小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上,一直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因此,本文就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進行一些探討和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教學;教學方法
在當代社會,我們教育模式的發(fā)展是向著多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的,而不應用一種單一的教育方法或者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一些限制,現(xiàn)在所提倡的素質(zhì)教育, 它不僅在智育方面,同樣在體育方面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要求。因此我們要逐漸讓學生和老師去理解這種教學模式,不再讓體育成為一種課程象征,而是要將它落到實處,發(fā)揮體育的真正作用,故我們需要推廣的教學方法,首要的目標是要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有興趣愛好,并且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一些更高的要求。
一、科學利用教材
我們老師在進行這種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一般是根據(jù)教材的描寫,對相應的基礎動作或者某些球類運動進行一些先期的理論學習。這個過程,雖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課程內(nèi)容比較枯燥,不太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因此,對于教材這一塊內(nèi)容,我們在熟悉的基礎上,不用再花太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學習這個理論。我們要親身實踐,將學生帶入到這個過程中來,并將這種理論知識傳授給他們。除此之外,我們再進行一些相應的拔高,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是基于課本,但又要高于課本,因為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不可能完全局限在教科書照本宣科,我們要根據(jù)實際內(nèi)容,對教材進行加工修改。比如說,教材中關于一些跑步前的熱身鍛煉,或者球類運動之前的熱身鍛煉,這些熱身鍛煉有些是不一樣的,因為它主要針對的是某些即將運動部位的熱身情況,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當我們進行綜合性的體育鍛煉時,這種熱身活動也是需要進行綜合性改進的。同時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受限于學校硬件條件的影響,比如說球類運動,我們也許不能夠開展,但是我們自己能夠設計出一些有特色的、比較好玩的體育活動,這種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既能夠適應這種多樣性的需求,又迎合了學生愛玩的心理,同時也能達到一種鍛煉的目的。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既提高了體育鍛煉的能力,也享受到了游戲的樂趣,因此他們會逐漸喜歡上體育課。
二、情景教學
在體育課上,我們要學會進行情境的教學。我們在不同的地區(qū),可以開展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一些體育教學活動,引入一種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許多農(nóng)村地區(qū),雖然物質(zhì)條件比較匱乏,學校的硬件設施設備不夠完善,但農(nóng)村地區(qū)有十分廣闊的鍛煉場所,包括一些小山坡、田野、小河邊,因此,我們就能開展更加多樣性的鍛煉活動,如登山、踏青,還有對一些農(nóng)村本土玩具的開發(fā),比如陀螺、滾鐵圈,這些都是小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對于他們來說有一種熟悉感,他們也是非常擅長這些運動的。因此將這兩個要素結合在一起,我們用這種情景式的教育,能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
三、激發(fā)學生興趣
孩子的天性是愛玩,然而在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下,許多孩子是被壓抑著成長的,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事,就是將這種興趣激發(fā)出來,通過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從生理上、心理上和身體上去多加關注,即在日常的體育鍛煉中,我們盡可能去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既享受到體育鍛煉的過程,又不讓他們有危險。在這個過程中,用提高體育游戲樂趣的方法來提高他們的興趣。比如說,在玩老鷹捉小雞時,老師可以扮演老鷹,做出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動作,以此來吸引學生的關注,在提升這個游戲的樂趣的同時,學生也更容易融入這個游戲當中。另外一方面,許多學生在心理上或許對體育運動有抵觸心理,有些是天生就不喜歡體育運動,還有些是有社交恐懼癥,不太想和別的同學一起做游戲。這時我們就要根據(jù)不同的原因,尋找不同的對策,同時還要保護好他們的隱私,不能去嘲笑,也不能以大人的姿態(tài)高高在上,或對他們表現(xiàn)出鄙視,如果能夠做到這些,那么就可以很大程度解決這些學生生理和心理的障礙,就能夠達到目的,從而使他們接受體育鍛煉,提高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四、主動引導學生
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是以老師為主體,重點在于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上,但是,我們不能夠忽略同學們的表達,我們應該去引導學生進行一種彼此間的交流和探索,他們相互之間的這種溝通交流,能夠促進人際關系的提升,同時可以跟老師交流一些關于體育鍛煉的心得,包括一些對體育游戲的看法或使用的小技能,可以讓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到這些想法,就可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對自己的教育方法進行改進。因此,促進生生交流或師生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老師應該去引導這種交流,而不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忽視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而不是為了趕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應該主動和學生探究,如何更好提升教學質(zhì)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思考,只有這樣一步一步扎實地做好基礎工作才能夠真正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提供最科學和有效地幫助,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小學體育教學才能夠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
在另一方面,學生和教師對于這樣一節(jié)體育課,應該有各自的判斷,同時也應該有反思,教師應該去反思這節(jié)課的設計,還有哪些漏洞,或有什么創(chuàng)新之處,可以供以后的課程借鑒。對于學生,教師應該積極地去引導他們思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體育技能和基礎理論,并且能夠引導他們將這些體育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比如說,在生活中,如果要進行一些強度比較大的體育活動,要先進行一些熱身活動,這樣引導,能夠不斷改進課程質(zhì)量,同時也增加了它的實用性,間接地提升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
五、小結
小學體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我們理應給予它足夠多的重視。因此,對于我們的教學而言,是以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為目標,這樣不僅對于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有很大的好處,同時也能夠讓他們學到一些關于體育知識的實用技能,這也更符合當下所提倡的素質(zhì)教育。
【參考文獻】
[1]商輝.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2):80-81.
[2]陳鳳祥.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J].學周刊,2012(16):90.
[3]王立軍.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