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青 高士樸
(河南省桐柏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五科 桐柏47475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患者短期內(nèi)出現(xiàn)病情惡化,若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患者心肺功能,甚至會因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臟病導致患者死亡[1]。目前臨床尚無能夠徹底治愈AECOPD的特效藥物,臨床多通過擴張支氣管藥物、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病情發(fā)展,臨床效果有限,且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容易誘發(fā)多種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2]。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AECOPD是由COPD患者外感風熱邪氣或痰郁化熱所致,臨床治療應以清肺化痰祛瘀為主[3]。本研究旨在探討清肺化痰祛瘀湯內(nèi)服聯(lián)合痰熱清注射液霧化吸入對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AE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就診順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2例。研究組男28例,女24例;年齡48~67歲,平均年齡(57.23±2.99)歲;COPD 病程 4~8 年,平均病程(6.12±1.04)年。研究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47~66歲,平均年齡(57.17±2.63)歲;COPD 病程 3~8年,平均病程(6.04±0.9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中關于COPD的診斷標準;4周內(nèi)未接受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2)排除標準:先天肺功能不全者;存在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腦血管、藥物過敏、精神障礙、惡性腫瘤等疾病者;入院24 h內(nèi)死亡者。本研究征得我院倫理學會許可,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吸氧、平喘、擴張支氣管、糾正酸堿失衡、祛痰、營養(yǎng)支持等。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痰熱清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30054)霧化吸入治療:7 ml藥品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3 ml稀釋,2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清肺化痰祛瘀湯:金蕎麥25 g,金銀花20 g,全瓜蔞、丹參各15 g,杏仁、法半夏、茯苓、黃芪、枳實、虎杖、桔梗各10 g,麻黃、生甘草各6 g,水煎至300 ml,1劑/d,分早晚兩次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2周。
1.4 觀察指標及標準 (1)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變化,包括PaO2(血氧分壓)、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2)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包括FEV1(1 s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和PEF(最大呼氣流量)。(3)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療效評價標準,臨床控制: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95%;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緩解,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70%~94%;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30%~69%;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未見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30%,或增加。治療總有效率=臨床控制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 PaO2、PaCO2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mm Hg,±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mm Hg,±s)
?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FEV1、FVC、PEF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 FEV1、FVC、PEF 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病因較為復雜,家族遺傳、氣道反應性增高、先天肺發(fā)育不良、吸煙、接觸刺激性氣體和粉塵等因素均會導致COPD的發(fā)生[4]。大多數(shù)COPD患者病情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但部分患者肺部感染后可見病情急性加重,即為AECOPD。目前臨床治療AECOPD多以激素類藥物為主,雖取得一定效果,但長期用藥易引發(fā)多種不良反應,且停藥后容易復發(fā)[5]。
中醫(yī)認為,COPD屬于“喘證、肺脹”等范疇,其病位在肺,與脾腎關系密切。外邪襲肺,肺失宣降,氣機逆亂,呼吸不利,久病不愈而肺虛,涉及于脾,以致肺脾兩虛、津液不歸、痰濁潴留[6]。而AECOPD多由外感風熱邪氣或痰郁化熱所致,故臨床治療應以化痰止咳、清熱宣肺、活血化瘀為原則。痰熱清注射液是一種由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等藥物配伍而成的中藥注射劑,具有清熱、化痰、解毒之功效,被廣泛應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的治療。但臨床應用多通過靜脈滴注,而本研究則采用霧化吸入的方式給藥,可使藥物直接到達病灶,提高藥物吸收效率,還可降低靜脈給藥所帶來的不良反應,臨床效果較好[7]。清肺化痰祛瘀湯出自《景岳全書》,由桑白皮湯加減而來,方中金蕎麥可排膿祛瘀,金銀花清熱解毒,全瓜蔞清熱滌痰、寬胸散結,丹參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涼血消癰,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法半夏燥濕化痰,茯苓利水滲濕,黃芪提高免疫力,枳實破氣消積、化痰散痞,虎杖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麻黃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滌痰、止咳平喘之功效[8]。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 FEV1、FVC、PEF以及PaO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清肺化痰祛瘀湯內(nèi)服聯(lián)合痰熱清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AECOPD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有效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提高治療效果。但本研究未對患者進行長期追蹤,其遠期療效尚不清楚,可通過增大樣本數(shù)量以及延長隨訪時間,了解該治療方案對預防AECOPD患者病情復發(fā)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