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崧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新雅街雅瑤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廣州510800)
我國高血壓患者群已超過2億人,成為中國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腎臟疾病是其主要并發(fā)癥[1]。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高血壓病患病率雖然并不是很高,但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控制達標率整體卻偏低[2]?,F(xiàn)階段,我國仍未有效地遏制高血壓病的危害,高血壓病防治工作仍十分艱巨[3]。因此采取針對性策略加強高血壓疾病的預防和管理至關重要。除藥物干預之外,生活方式干預也是高血壓病階段控制血壓水平以及減少其它心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的重要措施[4]。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明確、明智地將科研結論、臨床經驗與患者愿望有機結合,獲取證據,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改變了以往護理人員僅憑經驗和直覺來進行護理實踐的習慣和行為[5~6]。本研究將循證護理理念運用于高血壓病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中,以期對高血壓病治療起到積極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0月某社區(qū)118例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9例。對照組男33例,女26例;年齡 36~79 歲,平均年齡(58.15±8.63)歲;病程 5~84個月,平均病程(36.20±5.57)個月。觀察組男34例,女 25例;年齡 38~81歲,平均年齡(59.22±9.53)歲;病程 4~96個月,平均病程(36.00±5.60)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的相關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2)有獨立行為能力;(3)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疾??;(2)有惡性腫瘤或精神行為障礙;(3)繼發(fā)性高血壓。
1.3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宣教、血壓監(jiān)測、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循證護理措施。(1)收集資料,確定問題。通過溝通、調查問卷等方式對患者高血壓病病史、身體狀況、心理狀況、飲食情況以及生活方式等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循證護理問題為個體患者的病程、血壓的高低及穩(wěn)定情況,高血壓病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心理、精神狀態(tài)以及生活方式。(2)查閱專業(yè)文獻,應用最佳證據指導護理實踐。利用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全文數據庫及 PubMed、Springer-Link、Elsevier、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等檢索近5年的相關文獻,同時聘請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腎臟科和護理專家對文獻進行評價與分析,將認為可靠而又適用于患者的最佳證據,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制定護理計劃應用于患者,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用藥指導、心理護理。(1)健康宣教:通過多媒體講座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病因、對身體的危害以及采取何種手段有效預防;(2)飲食指導:告知患者飲食應遵循含鹽量低、熱量低、脂肪含量低的原則,適當補充鉀,主食應以谷類為主,不吸煙、酗酒,并聯(lián)合患者家屬共同監(jiān)督;(3)用藥指導:向患者解釋抗高血壓藥物漏服或忘服可能造成的后果,聯(lián)合家屬共同監(jiān)督患者按時服藥;(4)運動指導:鼓勵患者進行適當運動,可選擇太極拳、慢跑等運動強度適宜的有氧運動,心率不應超過145次/min,30 min/次,3次 /周;(5)心理護理:經常與患者交流,傾聽患者的訴求,疏導不良的情緒,并對患者進行言語的引導與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及護理6個月后血壓水平。(2)采用高血壓病治療依從性量表(Therapeutic Adherence Scale for Hypertensive Patients,ASHP)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及護理6個月后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價。該量表由遵醫(yī)服藥行為、不良服藥行為、日常生活管理以及煙酒嗜好管理4個維度組成,分別含有5、8、10和2個條目,合計25個條目,根據不同選項分別記1~5分,總分125分,得分越高表示依從性越好[7]。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及護理6個月后血壓水平比較護理前,兩組血壓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護理前及護理6個月后血壓水平比較(mm Hg,±s)
表1 兩組護理前及護理6個月后血壓水平比較(mm Hg,±s)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
2.2 兩組護理前及護理6個月后ASHP量表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ASHP量表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遵醫(yī)服藥行為、不良服藥、日常生活管理以及煙酒嗜好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及護理6個月后ASHP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護理前及護理6個月后ASHP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
高血壓病是人類常見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腎臟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8~9]。盡管我國高血壓病的診斷和治療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仍呈增長態(tài)勢,高血壓患者群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合理應用藥物及改善工作與生活方式對高血壓病的防治具有顯著效果,但高血壓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差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10]。依從性是指個體服藥、飲食控制、體育鍛煉等行為與健康照護提供者推薦的規(guī)范一致的程度[11]?;颊邔χ委煹囊缽男孕袨橹苯雨P系到高血壓病的病情發(fā)展和治療效果。循證護理是一種對傳統(tǒng)護理的升華,通過對患者產生疾病的原因進行總結,再進行針對性干預,更加科學、人性化。本研究對某社區(qū)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模式干預,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遵醫(yī)服藥行為、不良服藥行為、日常生活管理以及煙酒嗜好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循證護理理念,用批判性思維尋求優(yōu)化的護理質量改進程序,將目前可利用的護理研究依據、護理人員經驗和患者的實際情況與愿望相結合,重點從健康教育、調整飲食、體育鍛煉、心理疏導、科學用藥等方面實施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好地控制血壓水平,對高血壓病防控起積極作用。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評價指標有限,尚不能全面評估循證護理干預對社區(qū)高血壓病病情的影響,由于高血壓病因的復雜性及防控的綜合性,還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增加觀察指標,延長觀察周期,以提高我國高血壓病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