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容
時任班主任27載。敘寫起來,三篇三飛躍。
第一篇 青蔥歲月 傾愛起航
回首那年芳華,青蔥懵懂。19歲的我扎起高高馬尾,昂起長壽師范91屆畢業(yè)生自信驕傲的頭,端坐于中心校那方石頭砌成的教室里。一個老板模樣的30出頭的壯年男闊步走進教室:“哪個是老師嘛?”我立身起座:“我?!薄芭?,馬尾老師呀!”頓時,一種羞辱迎面撲來,滿腔熱浪肆意翻滾!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是堂堂正正的班主任!
鄉(xiāng)村中心校的五年,我譜寫了作為班主任最熱忱、最癡迷、最純粹、甚至最幼稚的青澀的但絕對唯真摯的班主任青春年華。不記報酬地把孩子帶回家補習功課,卻沒有家長會著急來接這山里娃,我便打起火把送他們回家;給幾個沒有父母照顧的留守學生炒一盤回鍋肉,看他們狼吞虎咽,我多么甜蜜......春秋冬夏,兩年后,再沒有哪位家長冒失地叫我“馬尾老師”,在他們的眼里,我分明看到了信任;在他們的笑里,我分明讀出了滿意;在他們的心里,我確乎感受到了感激。他們每每見到我,都會十分敬重地尊稱我一聲“陶老師”!是啊,我是一名人名教師!我是一名堂堂正正的班主任!我用我的真誠的愛贏得了他們對我的尊重!
白水沱的河水呀,清凌凌蕩漾,小魚兒歡唱、蝴蝶兒翻飛,帶著四十三個土里娃山里孩,卷起褲腿、扎起腰帶,拾柴火、架鍋灶、切洋芋、炒臘肉,炊煙在山林里繚繞,歌聲在山谷里回蕩。這才是純天然的“野炊”。那一刻,孩子們的心緊緊抱成團!從那野炊后,沒有的了調(diào)皮搗蛋的“袁野”了,沒有了冷若冰霜的“鄒錦”了,沒有了孤獨包裹的“周雪松”了,是我的愛溫暖甜蜜了山里娃略微苦澀的心;是我晴朗的陽光照亮了孩子們前行的路。從此,他們不再孤獨,因為有我這位班媽媽!
那年,我才19歲。
芳華正茂 儲智揚帆
六年的班主任歷練,讓我明白,我的青春活潑讓孩子們特別喜歡,我對班主任工作本身的濃濃情愛使我如魚得水。
1996年9月,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城區(qū)一所實驗小學任教。面對信息量比較全面的孩子,面對改革開放先富起來的這一批子弟。我僅憑愛和執(zhí)著已經(jīng)跟不上趟。于是,我開啟了“狂讀模式”。
《如何當好班主任》是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力作。該書從班主任要努力改變自我、學生素質(zhì)培養(yǎng)、班級管理原則、班主任管理方法、班級管理細則等具體操作,到“民主與科學”、“以人為本、以法治班”的等管理思想。理論和操作層面上盡顯班級管理藝術。該書讓我全方位,多角度的領略了當好班主任之奧秘。
王曉春的《做一個專業(yè)的班主任》、《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萬瑋的《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兵法2》,李鎮(zhèn)西的《愛心與教育》、《民主與教育》、《做最好的班主任》,田恒平的《班主任理論與實務》,華東師范大學齊學紅的《今天,我們做班主任》,華東師大張萬祥的《班主任工作創(chuàng)新藝術100招》......
除了讀一些專業(yè)的書,我同時還特別喜歡文藝、文學、哲學、歷史等書籍。曾國藩有言:“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唯讀書可變化氣質(zhì)?!蔽ㄓ欣蠋熥约河形幕枷?,才能在舉手投足間自然地流露出來,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專業(yè)書”是根、“雜書”是葉。根系發(fā)達穩(wěn)健,枝葉蒼翠繁茂,我的班主任工作自然就碩果累累!
醇香風采 喜看今朝
二十幾年的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結(jié)合與完善,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班主任風格——參與式自主管理,形成孩子們“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鍛煉、快樂成長”的班級自主文化。讓“自主”時時、事事都在孩子們的言行中執(zhí)行。強化“自主學習小組”的建設,有效提高群體性的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效率。具體做法:
一、小組建設
(一)六人一組;組長(1);助手(1);二人小老師(2);積極份子(2)。
(二)六人責權:
1.組長:組織學習;組織檢查、批改家庭作業(yè);組織聽寫、默寫并批改。并做好記錄。
2.助手:記錄得分;記錄“規(guī)章制度”;協(xié)助組長做好相應工作。
3.小老師:負責具體后進生的日常管理;負責一對一的幫扶接對。(對自己幫扶對象全面負責)
4.積極份子:完成好自己的本職任務;服從大家管理;盡量為小組爭光添彩。
二、精神建設
1.口號聚焦:
班級自主口號:“我的學習我自主、我的生活我自理、我的鍛煉我自發(fā)、我的成長我快樂?!?/p>
自主課堂口號:“激情參與,展現(xiàn)自我;自主課堂,享受生命?!?/p>
自主學習口號:“我的課堂我做主!”; “展現(xiàn)自我,快樂無比!”;“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等。
精神疏導:勤奮刻苦、勤勞樸素、自信大膽、合作互助、勇于創(chuàng)新。
活動促進:所有活動,小組同學“共參與,共榮辱”。
三、制度建設
組規(guī):由小組成員共同商議制定,共同督促遵守,同榮辱共命運。
四、小組評價
(一)多維評價:
面面評(學習、生活、文體、鍛煉、禮儀等多方面評價)
課課評(每節(jié)課孩子們的自主學習都進行及時評價)
日日評(每天都對當天內(nèi)每組的學習等方面進行評價、反思)
周周評(每周對孩子們的表現(xiàn)進行評比、獎勵)
月月評(每月全年級對各班優(yōu)秀小組進行表彰)
期期評(每期評比出優(yōu)秀小組、各種自主學習先進進行表彰)
(二)課堂評價:
1.回答:一人次1分
2.合作:每人1分
3.個體:一人次1分
4.效果:3到5分
5.創(chuàng)意:3到5分。
(三)其他評價:
1.作業(yè):認真每人次2分。做完一人次1分,沒做扣3分。
2.早讀:3——2——1。
3.午讀:3——2——1。
“人人主動參與 ,個個主動發(fā)展”。自主管理在我校全面開花,從此,全校就一直沿用我創(chuàng)造的“參與式自主管理”模式,不斷發(fā)展、完善其內(nèi)涵與外延。
而我自己,也不斷超越自我,獲得獎項頗豐。其中,2005年3月16日,論文《關于實施小學語文自主學習的幾點思考》在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的論文大賽中評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論文大賽優(yōu)秀獎”;2009年2009年5月6日,本人撰寫論文《踢出家門的孤兒》在重慶市長壽區(qū)教師進修組織的重慶市長壽區(qū)第三屆基礎教育課程論文大賽中獲一等獎;2009年9月8日,被長壽區(qū)教育委員會、長壽區(qū)人事局評為“優(yōu)秀教師”;2010年4月28日,論文《構建“多元化、立體式”自主課堂》在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重慶市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中心主辦的“重慶市2009年第六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論文大賽”中獲一等獎......
27載班主任歲月,27載情深意濃!芳華獻教壇,壯志譜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