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成為人類》游戲畫面,右為仿生人kara
美國Three Square Market公司計劃給員工的手掌植入米粒大小的人體芯片,用以實現(xiàn)快捷支付、開啟門禁,和登錄電腦等功能。這種微芯片在15厘米內(nèi)就能被讀卡器感應(yīng),其內(nèi)部信息經(jīng)過加密處理,無需外部電源,也不會被跟蹤定位。聽上去像是完美且方便的未來,但人們也對此表示擔憂,我們會因此成為“電子人”嗎?我們是否還是純粹的人類?
在人類思考人之為人的純粹時,“仿生人”也在思考“仿生人”之為“仿生人”的意義。近日,交互電影游戲《底特律:成為人類(Detroit: Become Human)》正式發(fā)售,并于兩周內(nèi)達到一百萬份的銷售量,在游戲的開篇中,第一個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特洛伊對玩家說道,“這不只是一部游戲,這是我們的未來”。
《底特律:成為人類》將游戲背景放在2038年的底特律,那時人工智能的人形機器人科技已發(fā)展到了非常成熟并投以商業(yè)用途的階段。不光是底特律,全球各地均充斥著各種各樣類型的智能機器人,它們被統(tǒng)稱為仿生人。游戲中,玩家操作的仿生人會面臨許多抉擇,如是否覺醒成為異常仿生人、如何處理與人類的關(guān)系等等。
在游戲中途,游戲人物人類畫家卡爾走至生命終點,在死前對仿生人馬庫斯說,“不要讓任何人來告訴你你是誰”,這句話仿佛有著無限的意味。事實上,不管是人類還是仿生人,當人類與智能機械的奇點來臨,“成為人類”都將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
“仿生人”題材的使用早已數(shù)見不鮮。從去年《銀翼殺手2049》的熱映到近日《西部世界》第二季的回歸,AI與人性總被放在一塊供人探討。AI時代之下,我們是否應(yīng)該焦慮?焦慮什么?世界是否會產(chǎn)生一種新的提示?而這種提示又是什么?
在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納博科夫作品《微暗的火》中的詩句曾被反復(fù)引用?!拔档幕稹背鲎陨勘葋啽瘎 堆诺涞奶╅T》,指月亮是小偷,靠吸收太陽的光源得到“微暗的火”。這一切似乎喻示著太陽與月亮間微妙的關(guān)聯(lián)與區(qū)別,而在納博科夫的原文中,他借此諷刺一個試圖闡釋“詩人”的“鄰居”,文中的“鄰居”是在向太陽竊取光芒。
太陽與月亮,人類與仿生人,微暗的火,他們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似乎有著不可避免的嘲弄意味。而我們能夠確定的是,這或許,不乏為一種有意義的關(guān)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