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311800) 樓淑建
浙江諸暨市馬劍鎮(zhèn)?。?11800) 駱潮瓊
2011年修訂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加強了對小學各年段學生書寫的要求: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我們都知道,學習書法,不免枯燥乏味,而對于小學低段學生,一堂35分鐘的書法課堂讓孩子們集中精力來聽老師講解,顯得更加困難。基于這種狀態(tài),諸暨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了課題研究團隊,以“以字喻人,趣味寫字”為切入點進行了實踐研究,我們踐行“字如人”的理念,一個字的結構就是一個人的身軀骨架,給每一個漢字注入生命,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寫字,事半功倍。這里以濱江小學駱潮瓊老師的教學案例加以說明。
一個個方方正正的漢字,在一年級的學生眼里,是無生命的,那么,讓這些漢字逐漸成為孩子們眼中的朋友,就得給這些漢字注入新的生命。我們說“字如人”,確實,仔細看中國的每一個漢字,猶如一個個擁有鮮活生命的人——有的漢字如同亭亭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有的好像身姿矯健的壯士頂天立地,有的宛若調(diào)皮可愛的孩子玩鬧搗蛋……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豐富千百倍,只要教師稍加指點,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像人一樣生動有趣的漢字。如駱潮瓊老師在教學一年級學生寫字時的片段: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認識幾個朋友,一個是漂亮的姑娘,一個是健碩的壯士,還有一個可是跟我們一樣年紀的小朋友。
(學生特別驚奇,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寫字課怎么會有姑娘、壯士,還有小朋友呢?)
師:小朋友可要看好了?。ㄕn件先出示“女”)
(學生很疑惑地看著老師)
師:這個“女”字是一位姑娘,她在跳芭蕾舞呢!你看到了嗎?(課件再出示小姑娘跳芭蕾舞圖片,與“女”字做比較)
(學生思索了一下,馬上“哦”地感嘆起來,連聲說:“真的嘞!”)
師:都看到了,你來說一說,你看到了一個怎么樣的姑娘,她在做什么?
生1:老師,我看到了跳芭蕾舞的姑娘兩只手是張開的!
生2:老師,我還看到了她的兩只腳是這樣的?。▽W生用交叉的兩只腳來示范他想象出來的動作)
師:嗯,小朋友說的是不是像這樣子的?(老師演示了動作)
生:點點頭。
生:哇,真是一模一樣的?。ㄆ渌麑W生驚呼,突然之間就覺得這些漢字與自己如此親近)
師:我們剛才看到了一個小姑娘,男子漢在哪?
(因為有“女”字的點撥,如壯士般的“千”字就比較容易找)
生1:我知道“千”字中的“橫”是壯士的手,跟小姑娘一樣是張開的!
生2:“千”字中的“豎”是從腳到頭這里。
師:是的,他頭上還有一頂帽子呢,戴著多帥氣!(師出示相應圖片)
(出示圖片后,學生紛紛仿效圖片開始扮帥小伙)
……
“女”字愛美,“千”字帥氣,“皮”字搗蛋……字字個性鮮明,獨具特色,深入學生心里,本來毫無生命氣息的漢字充滿了生機,學生對這些漢字馬上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一下子,學生與漢字的距離拉近了。
中國的漢字遠遠不止這些,我們可以把這些漢字看成人形,看成動物,抑或是植物。這樣充滿生命氣息的一個個漢字,學生內(nèi)心不抗拒,對寫字課興趣激增,參與度高漲。
學生對漢字的整體進行了觀察,愿意把漢字當人來看,說明學生已經(jīng)向親近漢字跨出了第一步。在未寫字之前,學生對漢字的整體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學生下筆寫字的大致框架,不會落得字字亂飛的狀態(tài)。如上片段通過人的身軀骨架來判定一個字的大致結構,是為了學生能更細致地觀察漢字的落筆位置。繼續(xù)以“女、千、皮”為例:
師:我們細細地來觀察一下芭蕾“女”哪些動作讓自己變得那么漂亮?
生:兩只手張開伸直?。ā芭弊种械摹皺M”)
師:是的!
生:老師,她的兩只腳是這樣子的?。ㄒ荒昙墝W生說不清道不明那動作,只能自己示范)
師:嗯,你的意思是說要腳交叉微微地蹲下,是嗎?
生:是的?。▽W生重重地點頭,能被老師理解是多么高興的事情)
生:她的頭有點長!
師:哈哈,老師覺得芭蕾女不是頭長,應該是脖子修長,而且脖子是直的!
(學生觀察到這三點,駱老師很是欣慰)
師:芭蕾“女”跟我們所有的人都一樣,從腰部出發(fā)到腳,有大小的變化……(還沒等我說完,學生馬上指著自己的胯部,說:“這邊大,上面小下去了,上面也小的”。)
師:是的,你們指著的地方是胯部,這個地方比較寬(“女”字中的“撇點”之間的連接處),在伸直的手臂之下,而且寬的部位也不多,馬上要縮小了。跟老師一起來書空。
師:田字房里有一芭蕾“女”,豎中線上頭微昂,脖子長到橫中線,胯部撇點寬,兩腳交叉站平穩(wěn),最后兩手張開伸直真漂亮。(師邊說要點邊范寫)
寫字的最后,課題組都會附加一些寫字口訣,這些寫字口訣根據(jù)不同班情、學情會做適當調(diào)整,有些著重在下筆位置,有些則會強調(diào)筆畫的書寫。這些口訣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都能熟記在心,在練寫過程中,學生的下筆意識里也有了最初步的定位,對寫好漢字的間架結構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師:小朋友把芭蕾“女”寫得那么漂亮,老師相信我們也會把壯士“千”寫得特別帥氣,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
生:老師,那“豎”是懸針豎!
師:是的,在寫懸針豎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豎要拉直,最后出鋒。
師:老師說過的話你牢記在心,真好!這位壯士的身板挺得可直了!我們在寫這一筆的時候一定要拉直懸針豎,這位壯士看上去才顯得有精神。
生:撇是短撇!
師:它不僅是短撇,還是橫撇?!捌病笔菈咽康拿弊?,帽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定要把這頂帽子給戴正了,不能歪斜,壯士“千”才會顯得干練帥氣。
師:“千”字頭上一頂帽,小小帽子平又正,兩手張開要平穩(wěn),身板又挺又直精神好!
(學生跟教師書空)
靜心臨帖練寫之時,學生對漢字的整體觀察以及細節(jié)分析是一切書法工作的方向盤,只有找對方向,下筆準確,才能讓書法之作在紙上綻開一樹玉蘭,美麗而優(yōu)雅。所以駱老師在這一片斷中還是采用在以字喻人中趣味分析的方式讓學生觀察思考漢字的細節(jié)部分,以培養(yǎng)孩子對部分筆畫細節(jié)的觀察力。學生思考交流后,對該字書寫要點的掌握便會逐層深入,用形象的漢子來幫助學生記憶“千”字結構,學生興趣盎然,既不會讓課堂索然無味,更是拉長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時間,有效提高了書法課堂的效率。
寫字課,僅僅只是靠教師的講解,哪怕再精彩,也只是事倍功半,而恰當?shù)剡\用評議,在幽默風趣的評價中一針見血地找準孩子所寫漢字中的缺點,既能提升孩子對字感的判斷力,又能融合課堂的緊繃氣氛。
(學生寫完字后,教師拿學生所寫的字在大屏幕下進行評議)
師:(學生的“女”字中間部分太大)這個“女”字的肚子太大,里面是不是藏了一個小寶寶?芭蕾“女”的身材可好了。
(聽駱老師說完這句話,學生嘿嘿一笑,自知教師所指不妥之處)
師:(學生的“女”字中的“撇”寫成了“豎撇”且落筆位置偏外),你的“女”字是不是被一塊石頭絆了一腳?要跌倒了,要跌倒了!兩腳記得站平穩(wěn)哦!
師:(“千”字中的“平撇”和“橫”靠得太近)不好了,這壯士的脖子也沒了,成縮頭烏龜了!(全班學生聽了,哈哈大笑)老師相信,她待會去寫,準定能寫出一個好“壯士”。
……
在這個片段中,駱老師把字人性化,形象地剖析了書寫者寫字的優(yōu)、缺點,學生在哈哈大笑中看到了別人犯的小錯誤,同時也時刻關注著自己所寫字的小問題,低下頭觀察自己寫的字,有問題能及時改過來,免去了教師長時間無效率的嘮叨,更為孩子們騰出時間來專心練寫。在這種教學方式的驅(qū)使下,學生慢慢地有了一種認真臨字帖的習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對漢字結構的把握,有助于學生端正地寫好每一個漢字。
人如字,字如人,字與人兩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一個個漢字都蘊藏著一個個充滿趣味的生命,從小培養(yǎng)學生在練字中珍視每個漢字生命的存在,學生才會重視手下的每一筆每一劃,從而逐漸繼承并發(fā)揚中國五千多年遺留下來的書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