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亞丹 徐旭
【摘要】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現(xiàn)代詩歌富有時代氣息和審美元素,是豐富學生語言,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學中,教師要挖掘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價值,提升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現(xiàn)代詩歌的過程中,走進生活、品味語言、放飛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現(xiàn)代詩歌 核心素養(yǎng)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現(xiàn)代詩歌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載體。如何挖掘詩歌的教學價值,引領學生徜徉于美的境界,提升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通過教學實踐,筆者結合《秋天》一文談談幾點體會。
一、走進生活,感受秋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薄柏S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睘榱嗽诮虒W實踐中落實這些基本理念,課前,筆者布置學生利用周末,去公園、田野,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感受秋天。課堂上,筆者先請學生們說說自己周末的見聞,有的說去了公園,聞到了桂花香,看到了絢麗多姿的樹葉;有的說去了鄉(xiāng)下奶奶家,親自感受到了采摘的樂趣,豐收的喜悅;還有的說去了風景名勝,感受到了別樣的美……接著,筆者問大家:
“你們眼中的秋天是什么顏色的?”
“我眼中的秋天是金黃的,田里的稻子就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黃金!”
“我眼中的秋天是紅色的,遠處的楓葉紅得好像一團火!”
“我眼中的秋天是藍色的,因為秋天的天空格外藍,特別美!”
“我眼中的秋天是彩色的!”
“是啊,秋天是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jié)!”接著,筆者播放了一段秋天景色的視頻。學生們邊欣賞,邊發(fā)出了嘖嘖的贊嘆聲。
“秋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筆者接著問道,“請你試著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概括。”
“我覺得秋天景色宜人!”
“瓜果飄香!”
“秋天真美!我愛秋天!”
……
正如李紅波學者所說:“讓孩子有會觀察的眼睛,能體驗的心靈,他們會在單調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五顏六色,會在索然無味的事件中發(fā)現(xiàn)樂趣。”有了這些體驗和鋪墊,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走進文本。品味秋天
所謂“三分詩,七分讀”,詩歌是有節(jié)奏、有韻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因此,朗讀是理解詩歌意境的最佳方式之一。葉圣陶先生說過: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這是一種可貴的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筆者通過四個層次來指導學生朗讀:
1.一讀。學生自由朗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重在讓學生讀準字音,注意停頓,初步理解詩歌的內容。
2.二讀。大聲朗讀,重在讓學生讀出對詩歌情感的理解,讀出對詩的個性感悟。
3.三讀。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重在讓學生感悟詩的情之美、韻之美,讀出教師對作者所寫詩歌的理解。
4.四讀。重在讓學生重新審視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并將這種理解表現(xiàn)出來。
通過四讀,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了詩歌,讀中學生漸入佳境,讀出了對詩歌的理解,同時學生之間相互感染、彼此激發(fā),從而產生探究詩歌情感美、意韻美的沖動,而這種沖動,是學習詩歌最好的催化劑。
四讀過后,筆者問:“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為什么?”接著,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筆,邊讀邊畫出打動自己的句子,并將體會寫在旁邊,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這時,有的學生說從“打滾、奔跑、涂掉”中感受到了秋風的調皮可愛;有的說文中很多地方用了擬人、比喻的手法等,這樣,學生就在品味語言時,自然而然地滲透了詩歌的寫作方法。
三、放飛想象,描繪秋天
我們每個學生,生來就具有一種能力,那就是想象力。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卻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力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p>
在學完詩歌第二小節(jié)后,筆者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力,說說秋風還會到哪些地方,又會做些什么呢?思考片刻,學生們紛紛舉起了小手:
“秋風來到花園里,輕輕一吹,菊花姑娘紛紛換上了美麗的裙子!”
“秋風來到小溪邊,輕輕一吹,小溪唱起了歌一嘩啦啦、嘩啦啦!”
“秋風來到田野里,用它調皮溫柔的小手輕輕地撫摸著金燦燦的稻穗!”
“秋風來到大草原,和草兒們跳起了搖擺舞!”
……
在學完詩歌第四小節(jié)之后,學生們又仿照課文寫道:
“橘子嚷著冷了,要披橙袍;石榴嚷著冷了,露出了門牙?!?/p>
“梨子嚷著冷了,要穿黃襖;柿子嚷著冷了,要披紅袍?!?/p>
……
“秋天是個美麗迷人的季節(jié),你們喜歡秋天嗎?”筆者問道。
“喜——歡——!,'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這時,屏幕上出現(xiàn)了:
“秋天這樣美,我真想變成( ),( )?!?/p>
“這么美妙的季節(jié),你最想變成什么?做些什么呢?”筆者繼續(xù)問道。
“秋天這樣美,我真想變成五顏六色的野菊花,把田野裝扮得更加美麗!”
“秋天這樣美,我真想變成美麗的蝴蝶,在花園里翩翩起舞!”
“秋天這樣美,我真想變成一片火紅的楓葉,在秋風中綻放!”
“秋天這樣美,我真想變成金黃的稻穗,在田野里快樂的舞蹈!”
“秋天這樣美,我真想變成一只大雁,和同伴們快樂地飛向南方!”
課堂上,學生們妙語連珠,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動人的詩句。
四、拓展延伸,抒寫秋天
在學完了詩歌之后,可以向學生推薦王宜振先生創(chuàng)作的兒童詩歌。讀讀這些有趣的詩歌,同學們也可以試著背一背,再嘗試著創(chuàng)作一首,也來做個小詩人!學生們興致盎然,紛紛用筆抒寫自己眼中的秋色、秋景,創(chuàng)作出了自己的作品。秋天的校園、菜園、公園、田野等,紛紛走進了他們的詩歌:
走進秋天
走進秋天,
秋天的天空天高云淡;
走進秋天,
秋天的陽光明麗閃耀。
秋風如同一名音樂家,
在小溪邊彈奏動聽的音樂;
秋風如同一位理發(fā)師,
把田野梳理得井井有條。
石榴咧嘴笑,
柿子披紅袍;
桂花芬芳撲鼻,
菊花沁人心脾。
走在秋天,
秋天的楓葉紅艷艷,
在秋風中跳起了舞。
我真想變成一片紅葉,
享受這迷人的季節(jié)。
從這些稚嫩而又豐富的語言中,不難感受到學生們身上蓬勃的生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難怪人們常說,兒童就是天生的詩人。
語文課堂應當充滿詩情、妙趣橫生,而現(xiàn)代詩歌教學更要體現(xiàn)這一點,當形式與內容完美契合后,便會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這正是我們教學所需要的理想生成。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語文教師更應當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橹R的啟發(fā)者和引導者,喚醒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他們獨立、健全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