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欠
【摘要】語文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華所在,也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卻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它融合了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能夠從不同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語文課變得更加生動活潑,進而極大地提升教學效率。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充分結合當前信息技術,展開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 信息化 教學
近年來,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且現(xiàn)在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到教學之中,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是一種集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的手段,它比傳統(tǒng)的黑板書寫要生動靈活,且方式多種多樣,這與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十分相符,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多樣的展示課文內容,讓語文學習變得更加輕松簡單。所以在當前的信息技術背景之下,積極探索語文信息化教學顯得十分必要。
一、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的學習多數(shù)情況下依靠興趣和課堂氛圍來帶動。而小學語文課堂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則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原本只能通過老師聲情并茂的演繹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力來構想課文或者歷史場景的語文課堂,可以通過音頻視頻讓學生大有身臨其境之感。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豐富學生想象力
小學生的想象力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傳統(tǒng)的課堂通常很少去關注學生的想象力,很少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yǎng)和激發(fā)。其實,學習,尤其是語文學習,是需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枯燥、單調和貧乏的表象需要信息技術進行開放和激活。為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開拓學生視野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比較關注的,而對于學生的視野的開拓則并沒有重視。而多媒體能提供文本、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可以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大量的信息,使學生的視野得以開拓,知識得以豐富。同時,教師可以按照知識點來劃分教學內容并實現(xiàn)超鏈接,它所具有的生動性、形象性、直觀性,非常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事建立一個資料庫,上課時讓學生根據(jù)閱讀需要提取相關的資料,這樣的學習,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讓他們感到學習語文是很有趣的。這些多媒體制作的閱讀資料,既配有聲情并茂的朗讀,又有生動有趣的動畫演示,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能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
二、信息化教學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的特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學生的興趣點都各不相同,有的喜歡閱讀、有的喜歡寫字,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寓言。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很難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需求,但是信息技術能夠將不同的元素靈活地融合在一起,很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比如《鋤禾》是一篇描繪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詩篇,但現(xiàn)在很多學生并沒有見過田野,對尹鋤禾”這種場景很陌生,如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準備一些農民在烈日下辛勤勞作的動畫和圖片,通過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播放,這樣就讓詩里面的情境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接著老師還可以列出一位小朋友吃飯時浪費糧食的例子,讓學生作出判斷,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產生興趣并積極的參與其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種方式生動形象地讓學生知道我們吃的糧食都是怎么來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不浪費糧食的意識,又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達到了我們想要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術化靜為動的特點,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語文涵蓋了非常豐富的知識和信息,但是每一節(jié)課的時間卻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每一個知識點都面面俱到,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輕重之分,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就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老師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所具有的化靜為動的特點,準確的抓住每一課的重難點,并加以集中解決,這樣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讓學生掌握了有用的知識。
(三)利用信息技術儲存信息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信息技術具備大量儲存信息的能力,這與傳統(tǒng)的教案相比,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的特點,旁征博引,給學生更加全面的知識引導,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豐富的語文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探究和成長。
(四)利用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提高學生運用能力
老師可以利用網絡建立信息交流平臺,比如建立微信平臺,讓老師、學生以及家長能夠在平臺上進行自由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學習更多的漢字,并且初步知道每個字的讀音和意思,這樣一來也是一種學習。同時,這些網絡平臺還有語音功能,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語音了解學生的發(fā)音準確程度,從而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在課堂上進行輔導和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語文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于海玲.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A1).
[2]高克貴.試論微課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亞太教育,2016,(33).
[3]林蕓芳.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中應用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