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
摘要:以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yè)實訓教學實踐為例,以學生角色與技能的雙重構建為出發(fā)點,反思傳統(tǒng)實訓教學,分析行動學習的積極意義,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與行動學習相融合的實訓教學模式。
關鍵詞:行動學習;實訓教學;餐巾折花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8)05C-0018-03
一、背景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發(fā)展歷程,中國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已經逐步形成自己的特點,就課程目標和功能而言,更是經歷了三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第一次課程改革發(fā)生在20世紀90年代,為滿足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職業(yè)教育需要培養(yǎng)不同類型的職業(yè)人才,于是在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體系中一些更為職業(yè)需要的課程取代了傳統(tǒng)基礎課程并增加了實踐教學的內容,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為主線,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一次對傳統(tǒng)學科體系的改良。21世紀初,在學習和借鑒了國外先進理念和經驗后,職業(yè)教育開始了第二次課程改革,提出了“能力本位”理念,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就業(yè)能力為導向,但由于歷史原因及各種技能比賽、考級考證的現狀,能力本位窄化為技能本位,僅僅針對學生專業(yè)所面向的職業(yè)崗位進行“技術—技能”等操作層面的訓練,人才培養(yǎng)停留在僅適應崗位工作要求的基礎層面。為適應我國經濟發(fā)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考慮到滿足人的全面發(fā)展需要,第三次課程改革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職業(yè)競爭力”為培養(yǎng)目標,即強調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建構能力、遷移能力等的培養(yǎng)。目前我們正處在第三次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作為職業(yè)教育教師,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幫助學生正確地角色定位,培養(yǎng)職業(yè)競爭力,成為職場中的強者呢?
行動學習創(chuàng)始人雷金納德·瑞文斯(Reginnald Ravens)認為,“沒有行動是可以脫離學習的,也沒有學習是可以脫離行動的”。行動學習是團隊共同解決真實的問題并從中學習的過程,它包括六個要素:一個問題、一個團隊、一位導師、提問傾聽、采取行動以及從中學習。行動學習強調創(chuàng)設一個模式,在這個模式中,學習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做”(how-to)而不是“知道”,當學生學習如何做的時候,他們必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知能、摸索方法、嘗試合作;行動學習還強調把學習者個人的生活體驗與學習相結合,我們能記住我們所學東西的一個有效方式是具有一些能觸發(fā)我們記憶的相關體驗。
行動學習能夠更好地幫助角色與技能的雙重構建,這是引導學生在學習技能、提高技術的同時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和發(fā)展。角色,不僅僅是指一個純粹的職業(yè)人,更是一個要生存、要發(fā)展的社會人;技能也不再是局限于某種技術或技能,而是掌握合理的知能結構、學會學習和工作、學會共處和做人的本領?,F代社會,單一工種逐漸向復合工種轉變帶來了跨崗位需求,簡單職業(yè)向綜合職業(yè)發(fā)展帶來了跨職業(yè)要求,信息技術帶來了智能機器人取代一些職業(yè)崗位的可能性。職業(yè)學校的某些專業(yè)也正面臨或將面臨被替代、被淘汰的命運,那么學生的培養(yǎng)也將進入新時代。傳統(tǒng)單一的“師徒傳授式”實訓教學模式固化學生的思想、限制學生的行動、萎縮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已經無法適應目前人與社會發(fā)展愈加明顯的互動態(tài)勢,只有在“行動”中才能更好地雙重構建角色與技能,學生才能真正獲得更高層次的能力,或稱為就業(yè)與職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力。為此,本文基于“行動學習”的理論視角,以餐巾折花實訓教學為例,對提高職業(yè)院校實訓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了探索。
二、專業(yè)實訓教學中的行動學習
(一)餐巾折花實訓教學特點
餐巾折花是中職教育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項基本技能,課程內容按照理實結合1:3的模式教授,其實訓教學的特點是“反復練、練反復”。在傳統(tǒng)的實訓課堂中,也一貫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從教折疊方法,再教常用的花型后教如何運用,教學策略就是以教師為中心,教什么學什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動接受,一味模仿教師操作,機械練習,對學折花的目的性不明確,運用能力低,程式化教學模式下,學生亦步亦趨,在教師的指揮棒下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都比較低,成效亦不明顯。
(二)行動學習的必要性與意義
實訓教學是職業(yè)教育的核心課堂之一,要改變這種“消極課堂”建設“生態(tài)課堂”,就必須引入行動學習來構建全新的實訓教學模式。首先,用行動學習改變被動受教的模式,讓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行動中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通過行動實踐來檢驗解決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在行動中有目的地學習;其次,學生的行動既有自主探究也有團隊協(xié)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團隊精神、協(xié)作意識、集體觀念和溝通能力。
(三)行動學習的一般流程
1.提出任務。行動學習的核心是“行動”,但并非盲目行動,我們在教學設計中提出的行動任務必須滿足“符合生產或服務一線工作環(huán)境對學生能力所提出之要求”,并以完美達成這種“行動”作為教學的導向。根據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guī)律,在任務的設計上要考慮學生對任務的熟悉程度,如選取金婚作為餐巾花設計主題,相對于國宴來說,學生更容易著手,任務的可行性比較高。任何一個任務都應該是有意義的,是能夠給學生滿足感、責任感的。
2.建立小組。根據學情采用不同的分組策略,目的都是為了更有效地完成任務。針對餐巾折花特點,可以采用異質分組,4-6名學生為一組,選取動手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在不同層級的學生組成足夠多樣化又不夠復雜的行動學習小組。多樣化的小組增加了質疑提問的元素,更易挖掘各自的潛力,使小組的創(chuàng)新性大增;4-6人的規(guī)模既能保證觀點數量和每人的參與度,又讓溝通不致太復雜并盡快達成共識。
3.對話和傾聽。課前,通過教學平臺發(fā)布任務,給學生獨立思考和任務準備的時間和空間,課上留出10分鐘時間進行組員間的對話和傾聽,彼此交流對金婚夫婦訴求的理解、對餐巾花設計的創(chuàng)想,相互質疑、相互聽取并回應,達成共識確定目標,這個過程是質變學習的關鍵。
4.有效行動。Revans指出:“我們把發(fā)生在系統(tǒng)中的變化稱為行動,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稱為學習,所以,學會有效行動也就是學習如何有效地學習。”立足餐巾折花實訓課堂,一改傳統(tǒng)的教師教什么花,學生學什么花,現在行動小組圍繞金婚任務,通過分析討論,制定客戶滿意度目標,精心挑選花型,甚至在有限的花型庫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花型,而為了展示成品得到客戶肯定,學習花型折疊的目標非常清晰,學習的興奮度是高漲的,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是顯著的。
5.教師活動。教師在行動學習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其關鍵作用就是優(yōu)化小組的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快速且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所以教師的關注點必須始終放在學生的學習上。在餐巾折花的教學中,首先幫助他們認識餐巾花、了解餐巾花的應用,接著引導他們反思餐巾花的寓意、設計是否符合金婚主題,教師并對完成任務的過程技巧進行示范,在學生的行動中給予協(xié)助、鼓勵,進行對話等。
6.反思提高。反思是行動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提升行動有效性的指南針。金婚主題餐巾花設計任務完成后,既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的評價和心得,也可以借助同學和老師的評價、任務委托人的滿意度得到幫助和升華,從中產生新的認識或者新的問題,如年輕夫婦的結婚紀念又該怎樣設計呢?學生可以對新內容和新問題進行再分析、再思考。行動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連接行動和反思的不斷循環(huán)遞進過程,反思后的再行動更具價值,是彌補前期缺憾的升級版,也會達成更出色的學習效果。
三、行動學習的信息技術支持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發(fā)布以來,各校網絡教學環(huán)境大幅改善,優(yōu)質數字教育資源日益豐富,信息化教學新模式正在快速生根發(fā)芽,為進一步優(yōu)化行動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教學工具。
行動學習的起點是任務(問題、挑戰(zhàn)或機遇),一個真實的有意義的任務會給行動小組帶來健康的壓力,提升興奮度、責任感、承諾度,從而帶來更積極的想法、行動和學習。在實訓課堂中如何體現任務的真實性,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存在的真實場景,信息技術為行動學習提供了情境支持,如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yè)在學習餐巾折花時,虛擬仿真技術可以給學生呈現出一個類似真實的任務情境,提供給小組一個主題餐廳,足夠的“親自體驗”“角色定位”“親自探索”“親自研究”“激發(fā)情感”的空間,啟動思維,調動多樣的問題解決方法。
餐巾折花最主要的教學任務是要完成折花的學習,傳統(tǒng)教學多采用師傅演示的辦法,3D折花教學軟件利用視頻和三維動畫解析相結合,化抽象為直觀、化隱形為顯形,解決了以往教師示范學生看不見看不清,學習進度不一,學習受時空限制等傳統(tǒng)教學中一些長期困擾師生的問題。
仍以餐巾折花為例,行動學習的任務是為一對金婚夫婦的慶祝宴席設計一桌餐巾花,對任務足夠了解后,組員們可以通過學習平臺搜索到相關餐巾花種類、應用等知識,但如果只是運用這些程序化知識,只會得出一個狹隘、平庸的設計方案。小組成員需要溝通互動,需要提問和質疑,才會有更廣泛的視角。組員間的協(xié)作會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開設論壇、語音聊天室等,為方案的制定記錄過程,并提供直觀性、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平臺。
實訓教學是學生進入企業(yè)實踐課程的有效準備階段,這一階段的角色和技能的定位決定了學生未來職業(yè)發(fā)展。行動學習在實訓教學中的運用,讓學習者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讓學習過程成為一種社會交往的過程,讓學習與生活經驗獲得相結合。教育信息化時代背景更加快了基于行動學習的實訓教學策略的落地實施。
責任編輯:王新國
Practical Teaching Based on “Action Learning”
——A Case Study
HUANG Li
(Suzhou Tourism and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215104,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aking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practice of high star hote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akes the dual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ents' roles and skills as the starting point, rethinks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teaching, analyz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action learning, and makes innovations in the integrated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ction learning.
Key words: action learning; practical teaching; napkin fo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