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宏
摘要:生活化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是我國教育改革下一種新的觀念和思維方式。但是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老師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具體現(xiàn)象進行聯(lián)系性教學。本文以高中生物為例,加以研究,找到一種比較合理和科學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活化;情境創(chuàng)設
由于高中生物知識點不僅多而且復雜,在一般考試中,學生放在生物上面的精力較少,導致生物成績較其他科目低,在平時學習中也不能認真對待,在考試之前簡單復習,草草看一眼就算了。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沒什么興趣。甚至不想學習生物這門課程。對高中生物課程進行生活化情境創(chuàng)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力。
一、利用學生的實際生活問題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生物老師在教學課程中將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能夠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于生物學知識的相關理解,這樣在學習中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細胞呼吸這一節(jié)內容中,由于學習的內容十分的抽象,不少的學生會面臨難以理解的困難。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用一些日常的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作為例子,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行思考:為什么新鮮的水果、蔬菜要在冰箱中進行保存?運動后為什么會感覺到身體十分的酸痛?什么叫有氧運動?為什么要進行有氧運動?通過這些小的生活的細節(jié),引發(fā)同學們的積極思考,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細胞呼吸有關的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自主的對細胞呼吸原理進行研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細胞影響因素進行討論,研究細胞相關問題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現(xiàn)在生活中會發(fā)揮什么作用。
二、利用學生好奇心,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由于高中生現(xiàn)在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于外界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具有強烈的獵奇心理傾向。教師可以根據(jù)中學生的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獵奇的生活化情境,使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講“生物技術”這一課時,教師可事先準備一些在超市購買來的果醋產品,例如常見的蘋果醋、葡萄醋、藍莓醋,讓學生仔細查看附有的食品成分說明,接著讓學生思考并回答老師事先準備好的相關一系列問題:你能說出多少種含有果醋的食品?食物是怎樣變成果醋的?氧細菌在我們的生命活動和實際生活中充當什么樣的角色?這些問題,既把生物知識和生活常識結合了起來,又引發(fā)了學生對果醋問題的關注。又如,在講“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時,教師可設置如下生活化教學情境:在做涼拌黃瓜這道菜時,只是添加了鹽和糖份,并沒有加入水,可是幾分鐘之后,為什么碗里會出現(xiàn)很多水?又比如,夏季的時候水果的生產及銷售是一個大工程,水果的品種多,數(shù)量大,那么如何解決水果滯銷的問題呢?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說出制作果汁、果干,制作沖劑,釀造果酒等新的東西。接著就可以順勢引出課堂的主要講解知識點果膠酶、釬維蘇梅等酶類。在講解完主要的知識點之后,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蘋果汁的制作,用鮮鮮的蘋果自己進行壓榨擠壓,制成最原始的果汁飲品。在這期間,教師可以帶領同學們進行課程主要知識的的回顧,或者可以穿插對于學生們的急性考察提問,增強學生對于本堂課重難點的記憶,達到在課堂上就能掌握重點知識的教學目的,節(jié)省學生學習生物的時間,使得學習生物更加高效。
三、模擬科學實驗,創(chuàng)造生活化情境
進行科學實驗,讓學生親自去實踐,關注抽象生物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對于生物教學而言同樣是非常關鍵的。生物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息息相關,生物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生活里的實際現(xiàn)象與生物知識學習融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具體現(xiàn)象進行實際體驗并且通過實踐對生物學習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如果僅停留在課本固有的內容上,這是無法對課本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層次的認知。
例如,在綠色食物的講解中,可以用做實驗的方式,研究綠色食物和用農藥化肥生產出來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借助生物實驗器材進行觀察與分析。這樣更加直觀,給同學們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得出的結論也更加令人信服。這就是實驗的魅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多讓學生進行實驗活動,讓學生在實驗中真正動手來中獲得知識,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獲得知識,才能更好的了解實際生活與課本知識的聯(lián)系。
生物學科是一門自然屬性的科學,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內容大多揭示了生命的本質,揭示了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的問題、現(xiàn)象與規(guī)律,因此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出發(fā),利用學生本來就知道的生活經(jīng)驗和能夠觀察到的生活現(xiàn)象,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知識進行有機結合,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作為出發(fā)點,使教學活動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更能指導于生活。
參考文獻:
[1]付艷平,王光野,房巖.生物教學中開展STS教育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
[2]黃巍.讓教學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淺談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的幾點策略[J].中學生物學,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