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練習在語言類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鞏固和激活知識點的關鍵步驟,學習者要想提高自身語言技能必須有足夠量的練習,在教材編寫中練習十分重要。《體驗漢語口語教程》是一本以任務法為指導思想編寫的漢語口語教材,其中的語言練習有其獨特之處,本文試通過對《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的分析,探索出一些任務型漢語教材中練習設計的特點。
關鍵詞:《體驗漢語口語教程》;練習;特點
一、研究背景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材起著重要的作用。初級階段的漢語學習者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希望在短時間里學到的漢語知識能夠在實際生活和日常交流中運用起來。但限于語言水平,常因為詞匯量的限制無法自由表達思想,所以他們對教材的依賴性很強。趙金銘先生曾談到:“一部教材能否使學習者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練習是重要的保證。練習的量、練習項目的設計安排、練習方式的多樣化,既能檢驗教學者又可檢驗學習者?!苯滩闹杏葹橹匾囊画h(huán)便是“語言練習”。教師教授之外,需要足夠的練習對課堂知識進行強化,同時練習也是學生自我查漏補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本漢語教材無論以何種理念指導編寫,練習部分都是必不可缺且尤為重要的。
二、《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介紹
《體驗漢語口語教程》教材共8冊,其中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適用于初級學習者,這里稱之為《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該教材采用以任務為中心的體驗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每課都按照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任務前”是準備和以語言輸入為主的活動,“任務中”是以完成具體交際任務為目的的語言輸出活動,“任務后”便是語言練習和擴展活動,為教學提供了完整的環(huán)節(jié)和步驟。
三、《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語言練習分析
1.語音練習
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一般都得從語音教學開始,在初級階段語音教學最好貫穿始終,這樣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語音系統(tǒng),為深入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在初級階段語音教學的時間不長,卻是口語交際能力習得的關鍵階段,直接關系到學習者日后漢語技能的掌握程度。
對聲母、韻母、聲調在《體驗漢語口語教程1》采用了集中處理的方式,語音教學放在前5課學習,且在后面的每一課都專門設置了一個語音部分的練習?!扼w驗漢語口語教程2》在課文開始前,集中且簡短的展示了音節(jié)、輕音、重音、語調等語音知識,在第1冊的基礎上增進語音教學??傊?,語音教學始終貫穿教材始終,以辨音練習,聲調練習,朗讀詞語,朗讀句子為主。
2.詞語練習
學習者學習詞匯并不是最終的目的,學習者學習詞匯是為了能夠靈活的使用這些詞匯組成句子,完成交際任務。所以在設計詞匯練習時要創(chuàng)造出多種語境,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習者活學活用,與句子,會話等練習結合起來,使學習者在準確掌握詞匯的基礎上能夠靈活運用到句子和會話中。
《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的詞匯練習基本貫徹在每課之中,其優(yōu)點是通過各種途徑來幫助學生學習和記憶詞匯,最集中的詞匯學習與練習在“詞語”部分,具體安排如下圖所示。其中最好的一點就是通過在題目旁邊建立小詞庫的形式來介紹生詞或者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詞匯,可以幫助學生隨時隨地復習鞏固已學過的詞語,認識新詞,為下面的交際活動打下基礎。
3.句子練習
有了詞語作基石,還需要整句輸出,才能達到最基本的交際目的。在《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中句子練習可以算為后面的“情景”做準備,給學生提供一些基本句型、中心句給學生心理一個心理建設,并通過一些簡單練習強化記憶。教材在第1冊與第2冊、第3冊的設計上采用相反的順序,也是為了契合初級漢語學習者有零基礎到逐漸掌握初級詞匯與句子的學習過程。
4.會話與成段表達練習
《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第1冊課文每課4篇均是對話體。第3冊課文每課共四篇,前三篇是對話體,結構統(tǒng)一為三步:先聽課文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二是課文內(nèi)容,并附有語言點,三是給定幾個相關話題進行討論。第四篇為短文,要求朗讀并模仿短文說話題。第2冊每課共5篇小課文,前四篇為對話體,第5五篇為小短文。形式與上面基本一致。
《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的會話練習中需要學習者扮演各種不用的角色,需要彼此間的溝通交流才能夠完成,這樣的會話練習才更能鍛煉語言交際能力。成段表達練習可以有效的訓練學生的漢語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臨場發(fā)揮能力。雖然掌握基本交際是初級階段的最重要目標,但筆者發(fā)現(xiàn),高級水平的學生其成段表達的能力也很薄弱,可見成段表達應從初級抓起,循序漸進,層層培養(yǎng),可在設置成段表達練習時可以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進行設計。該教材很好的落實了這一點。
5.專門的“語言練習”
《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雖是任務型的口語教材,在課文與活動中的練習之外,并沒有忽視專門的語言點練習。不僅起到了總結復習前面所學的作用,還為后面的“擴展活動”提供了可行基礎。1-3冊的練習題型基本一致,主要包括語音、詞匯、句型三個層面。
四、總結
《體驗漢語口語教程》初級教材在重視任務功能的同時,沒有忽視語言結構的重要性,且其最大的特點便是語言練習不局限于課后專門設置的習題,而是將練習貫穿于整篇課文。在課文的設計中既有散布于各個部分的練習活動,也有專門的針對性語言知識練習,并且涉及語音、詞語、語法等方方面面。在每篇課文之后設置的專項語言練習即是對所學知識的強化更是學生對自己掌握程度的檢測,也是對任務法教學偏向功能的形式補充。但若是可以按照學習的梯度將練習題題型更豐富一些,增加一些變化,同時練習量也適度增加的話,或更能激發(fā)學生練習操練時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趙金銘.對外漢語教材創(chuàng)新略論[J].世界漢語教學,1997.
[2]姚文麗.任務型教學視角下的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材編寫研究[D].揚州大學,2014.
[3]陳作宏.體驗漢語口語教程(1)[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陳作宏.體驗漢語口語教程(2)[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陳作宏.體驗漢語口語教程(3)[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陳秀麗(1993—),女,河北承德人,西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在讀。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