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靜
摘要:班主任作為教師隊伍中重要的教學成員之一。在班主任的教學中,需要顧及的不只是學生的學習,還需要注重學生身心的發(fā)展情況。班主任在教學中選擇有效的工作策略,是讓一個班級成員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對職高班主任的有效工作策略做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職高;班主任;有效策略;身心發(fā)展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選擇有效的策略,往往可以將一個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作為一名職高的班主任教師,在我擔任班主任的期間,經過對教學經驗的總結,總結出以下幾點做好職高班主任的相關管理策略。
一、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特別希望學生能夠學有所成,能夠身心健康地發(fā)展。職高教育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教育,大多數學生都是由于中考的時候,成績沒考好,最終選擇了來到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習。在我們的學生中,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在中考的時候,成績考的不怎么好的,不過也有成績考的較好的學生。但是,在社會上的人以及某些學生家長看來,去職業(yè)學校上學的學生與去普通高等學校學習的學生相比,差距是很大的。在他們看來,普高的學生都是較為聰明的,學習成績也是很好的那一類,而去職高的學生就是處在學習底層的。
介于社會各界輿論的壓迫,我們職高的學生心理上也備受壓抑,他們的小心靈也受到了創(chuàng)傷。有時候他們的很多想法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與認可。漸漸的,他們的身心就變得不那么健康,他們在學習上也不那么積極主動了。甚至,在有的學生心目中,他們不認為自己能夠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關輝。坦白的說,介于他們常??吹妥约旱哪芰?,并且他們的內在潛力也沒能得到挖掘。作為職高的班主任教師,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多關注自己的學生,發(fā)現存在以上情況學生時,我們應該及時地呵護學生,關注他們的成長,讓他們從自己的內心感受到班主任是關心他們的,并且也是信任他們的,同時讓他們相信自己,不要看低自己,相信自己在職高校園的學習中,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在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注重學生心理變化時,可以從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出發(fā),和學生之間建立起朋友的關系,讓學生敢于和班主任教師談心。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樹立良好的觀念
(一)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以及樹立正確觀念的重要意義
習慣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同時觀念可以影響一個人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不能否認,良好的習慣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作為一名職高的班主任教師,對于學生來到職高學校的緣由,也做過相關的調查與研究。研究表明:來到職高學習的大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的成績是處在班級中等或以下的等級。但是成績的不理想,并不代表學生沒有能力去學好知識。介于在初中階段,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發(fā)展,對于學習成績不是很突出的學生而言,常常被教師忽略掉,在一些活動的開展中,他們也沒有機會去鍛煉,去參與其中,對于一些性格偏內向的學生而言,他們與教師的交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由于缺乏適當地鍛煉,缺乏教師的鼓勵與重視,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性便降低了,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也因此頹廢了。最終,他們的心理觀念也發(fā)生改變了。就此,職高的班主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學生在職高階段的學習中,能夠有更多的收獲,以后也有更好地發(fā)展。
(二)讓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此處談到的習慣,說的不只是學習習慣,還包含一些生活上的習慣。首先,對于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多讀一些書籍對于他們今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讓學生養(yǎng)成喜歡閱讀的學習習慣。畢竟,有了閱讀才能夠攝取到更多有價值、有營養(yǎng)的知識;其次,還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介于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上的不足,學生在職高學校的學習中,要盡可能的去彌補,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學生從自己閱讀的書籍中,經過特有的思考,最終獲取新知識的學習方式;最后,教師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致用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將自己在課本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社會相結合,達到學習致用的學習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可以促進學生更近一步的學習。
對于生活上的習慣培養(yǎng),教師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善于觀察身邊事物的生活習慣,因為在對身邊事物有所細致觀察的情況下,學生才能夠積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其次,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手的實踐能力。比如,學生在生活中,將自己的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條,這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相當大的好處;最后,培養(yǎng)學生做事不拖沓的生活習慣。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有的學生做事的速度很慢,有時不但慢,最終取得的效果也不好。有的時候,學生將今天的事情推脫到明天做,將明天的事情推脫到后天做,以此往后推,這帶來的結果便是,到了最后需要完成一大堆的事情,由于缺乏耐心,學生對待一些相對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時,就敷衍了事,最終學生在該學的時候沒有學到該學的知識。總的來說,對于職高班主任教師而言,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好的習慣是取得成功的一半。
(三)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觀念
所謂的觀念,指的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一個學生,如果三觀不正,就算他博學多知,他的心理也是扭曲的。對于學生今后在社會上的健康成長也是相當不利的。因此,我倡導職高班主任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所謂的三觀,簡單地說就是,人生的價值是什么,人的一生最珍貴的又是什么,對待這個世界是呈怎樣一種看法。學生在樹立正確的三觀后,便能夠明白自己的一生是有價值的,了解自己所珍貴的,學生便會以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他物。再者,對待世界也是向上的,這會引導學生熱愛世界,祖國,熱愛生命。
作為職高學校的一名班主任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職高校園的學習中,學到知識,同時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是協(xié)助他們今后更好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職高的學生相對于普高學生而言,他們是特殊的群體,班主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關注到學生的特殊之處,讓學生能夠更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蔣華星.職高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1
[2]許剛.職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優(yōu)化策略探究[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
[3]彭文菊.淺談職高班主任管理的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