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細芽
摘 要 簡單來講數形結合是利用圖形與數學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轉化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方法,它既是教師教學的一種方式,同樣也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數形結合能夠轉化抽象性的數學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數學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數形結合,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效率的同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十分積極的意義。本篇文章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上,對數形結合的巧用展開深入的分析討論,并對此提出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具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 數形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優(yōu)化;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245-01
小學數學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大部分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學習效果與學習質量都較為不理想。為了有效緩解傳統(tǒng)課堂帶來的影響,巧用數形結合能夠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通過形象化、直觀化的教學手段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發(fā)展。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數形結合的重要性
巧用數形結合能夠幫助年齡較小的同學全方位的感知數學,感受數學的樂趣與奧妙所在。首先數形結合通過圖形的構造,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的理清知識脈絡找到解題思路與方法;其次當學生面對抽象性的數學知識時,數形結合法能夠更為直觀形象的將其展現(xiàn)出來,使抽象的數學變得可視化,避免學生面對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產生的厭倦感,大大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境,最大限度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傳統(tǒng)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過多的注重機械化練習,小學生年齡較小難以一下接受過多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出現(xiàn)厭煩、畏懼的心理。但是采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他可以將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易懂,如此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自然而然的就會投入到數學課堂學習中來,大大優(yōu)化了小學數學教學。
二、巧用數形結合,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分析
(一)巧用數形結合,使問題直觀、清晰化
與語文英語等學科相比,小學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關系,因此小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沒耐心等不良心理狀況,尤其學生解決與實際相關的問題時,不良心理狀態(tài)更加凸顯出來。
例如,在多邊形面積相關知識的學習時,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存在一多邊形餐廳,現(xiàn)需要知道其面積購買瓷磚進行裝修,假如你是餐廳老板你會怎么計算餐廳的面積。學生面對復雜的餐廳平面圖學生不知如何下手,此時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的正確的方法引導。教師將餐廳平面圖通過多媒體投放出來,引導學生觀察時主觀忽略與面積不相關的數據,學生觀察后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有規(guī)律的多邊形,其次教師以直線的形式在黑板上將餐廳平面圖畫下來,請同學上臺分割一下,這時學生就能恍然大悟,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餐廳就是由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圖形構成的多邊形,只要將各個部分的面積算出來并相加到一起就是多邊形餐廳的面積。日后再遇到此類問題時學生就會想起教師的引導,運用數形結合方式,將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化,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二)巧用數形結合,突破課堂重難點問題
小學生社會經驗與知識儲備較少,對于文字性概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難,再加上課堂中的一些重難點問題學生會感到更加的畏懼,因此為了有效突破小學數學課堂的重難點問題,巧用數形結合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在學習線段、射線、直線相關知識時,課本當中的概念學生是無法理解的,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射線,在黑板上教師從點的一端畫一條水平線,學生能夠清晰的看到教師畫的步驟,馬上就能領悟到射線的形成過程,接下來通過一端的伸縮就可以讓學生看到射線所具有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畫出一個點,它的兩端分別射出一條水平線,自由地伸縮,如此學生就能理解直線是不可度量、無限延長并且沒有端點。接下來畫出兩個端點中間由一條水平線進行兩點間的連接,學生就能自主領悟到線段的特點,線段兩邊都有端點,可度量、有長短之分、不可伸縮。繪畫的過程就是數形結合的過程,讓學生輕松的找到事物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輕松突破課堂重難點問題,不斷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氛圍。
(三)利用數形結合解決應用難題
在應用題當中經常會碰到植樹的問題這是考查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經典題目,一些學生在遇到這類問題時不理解題意。為了直觀地呈現(xiàn)題目所述內容,降低學生理解睢度教師可用線段表示植樹路線,用點表示樹木,以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例如,在一條長24米的小路邊,學校要種植柳樹,要求每棵樹之間距離不得小于3米,試問路上樹木種植的數量。在此類題中通常有三種問法:(1)道路兩端均種樹問最多可以種多少棵樹?(2)道路一端種樹,一端不種樹,最多可以種多少棵樹。(3)兩端都不種樹最多可以種多少棵樹。遇到此類問題學生一不小心就會掉入陷阱當中,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線段的方式來思考此題。教師用一條線段表示這條24米的路,其中每隔3米畫一個小的豎線,此時24米道路就被分成了8小段,此時學生就可以通過圖形清晰的看到如若兩端都植樹就是數量:棵樹=段數+1,一端種樹一端不種樹:段數=棵樹,l剛段都不種樹:棵樹=段數-1。學生明白間距最小則種樹數量最多這一道理,知道了段數與樹木棵樹之間的數量關系,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數形結合讓學生直觀、清晰的理解題目含義,快速找到數量關系的同時降低解題難度。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地使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化抽象為具體,變簡單為復雜,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數學情感,但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避免數形結合方法的誤區(qū),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何欣.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形結合思想[J].職業(yè)技術,2017,16(10):102-104.
[2]梁雪梅.小學數學課堂應用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方式解讀[J].科教導刊(下旬),2017(1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