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婷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學校老師和家長越來越重視幼兒的早期教育,其中如何培養(yǎng)幼兒閱讀習慣已經(jīng)被提上日程。因為通過以往大量的實踐結果表明,能否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是否對閱讀產生興趣以及影響他們未來的學習成就。鑒于此,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習慣呢?本文將會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幾點培養(yǎng)幼兒早起閱讀習慣的建議,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幼兒 閱讀習慣 興趣 早期閱讀
早期閱讀指的就是0-6歲兒童憑借不斷變化的圖像、文字、色彩等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過程。當成人借助于圖書與幼兒交流的過程中,如果方法得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甚至是創(chuàng)造能力的不斷提升,要讓幼兒從小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事實證明,一個良好的外部閱讀環(huán)境不僅僅能夠讓幼兒們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與此同時還可以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和具體特征挑選合適的閱讀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幼兒閱讀與成人閱讀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幼兒閱讀形式主要是為了滿足感官上的需要。鑒于此,老師或者家長在挑選教材的過程中,盡可能的選擇那些形象生動、色彩豐富并且簡單易懂的圖書。其次,可以多開展一些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更好的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除此之外,老師或者家長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教會孩子閱讀過程中的動腦思考。[1]
二、挑選合適的書籍
通常而言,挑選合適書籍的任務都是家長去做的。通過以往的實踐結果發(fā)現(xiàn),家長所選擇的書籍以及朗讀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幼兒早期閱讀的習慣養(yǎng)成以及閱讀能力的高低。這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對孩子進行鼓勵與表揚,這樣會使孩子更高效的學會閱讀,讓他們增強閱讀書籍的信心,從而產生強大的動力。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挑選書籍的時候一定要具體結合孩子們的年齡以及個性特征。比方說盡可能的選擇一些圖文結合,有寓意的故事書。例如“那棵小樹長大啦,接著就長得越來越大啦,以后就變得非常粗大。它終于長成了一棵巨大的樹?!迸c此同時,家長們還應該選擇一些增強孩子思維和想象力的書籍,讓他們增強閱讀的主觀能動性。
三、教授孩子正確的閱讀方法
歸納的說,就是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不同特性加以針對性的知道。想要做到這一點,老師自身要根據(jù)教學需要不斷提高教學語言藝術,讓幼兒喜歡聽,并且能夠聽懂,通過這種方式來熏陶和感染孩子,讓他們耳濡目染。另外,教師在時不時的給予幼兒積極的評價,或者采用實際鼓勵的方式,比方說給小組大紅花,加分等方式,以此來增強幼兒內心對閱讀的信心,同時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比自己更好的也能夠及時的借鑒從而轉化成自己的閱讀方式。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2]
1.端正坐姿。
教師要求孩子身子一定要坐直,書本放平,同時書本離眼睛的距離一定要合適,以防近視的產生。
2.合理的閱讀技巧。
具體地說,首先需要在翻書的過程中要按照頁數(shù)一頁一頁的翻閱,自上而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去看書,這樣就為孩子以后看書奠定了基礎,久而久之就自然而然的習慣了。另外,在看圖片的時候,可以觀察書中人物的身體動作和臉部表情,循序漸進的將書中完整的故事有機連接起來,還可以鼓勵孩子不要生搬硬套的使用書中的原話,讓他們盡可能的在理解意思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話講出來,老師則在旁邊認真的聽并且適當?shù)慕o予孩子們指導建議。
3.正確的閱讀方法。
目前閱讀方法很多,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點讀跟讀法。第二種方法是圖片猜想法。
四、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的行動在很多時候是受到感情支配的,并不是受到理智的支配。當感情支配行動,久而久之便會形成自身的道德觀念。值得注意的是,想要想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絕對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往往是一種非理性的、不自覺的行為。對幼兒閱讀提出教育作用的要求,不是指幼兒閱讀要立竿見影的作用于孩子們的理性,他們閱讀完書本就立刻明辨是非,然后運用是非觀念來指導行為。大家往往都會有一種深刻感受,如果讀一類書籍多次,會潛移默化的被書中的觀念所熏陶和感染,從而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和信念。因此,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選擇積極向上的書籍,讓孩子在閱讀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也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五、讓孩子動手編創(chuàng)圖書
就是教師讓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獨立編創(chuàng)圖書,讓他們從親身實踐中體會到讀書和創(chuàng)作的樂趣。比方說教師先講述小班故事《下雨的時候》,再和幼兒—起分析人物形象、情節(jié)線索和主題,然后提問:“這個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 可以畫成幾幅畫?”與此同時為孩子提供諸如小貓、小狗之類的不同動態(tài)的畫面提供給幼兒繪制圖書,然后教會他們如何裝訂成冊。事實表明,在制作圖書時,幼兒能夠很快速的抓住畫面重點以及其中的細節(jié)部分,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加深了他們對圖書的理解,同時通過講述也可以提升口頭表達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幫助幼兒了解圖書頁與頁之間的聯(lián)系來制作圖書,使幼兒知道了有序翻書和仔細閱讀,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以往的“飛快瀏覽”情況發(fā)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家長和老師為了孩子更好的適應社會發(fā)展,越來越重視幼兒早起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尤其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今后的學習興趣以及閱讀能力,教師和家長理應成為孩子早期閱讀的有力支持者,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教師,都應重視讓孩子們對圖書感興趣,耐心地閱讀圖書,進而為孩子今后的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盡可能的為幼兒創(chuàng)建良好的閱讀氛圍,挑選合適的書籍,教會他們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等等,讓他們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濃厚的閱讀興趣,同時提高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讓他們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喜歡與書做伴,暢游在書的海洋中,從書中吸取豐富的養(yǎng)分,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穎秋.如何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的習慣[J].科學大眾.2015.
[2]蘆珊.淺論幼兒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文學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