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聲旭 (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高支模技術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應用較廣泛,其實際是一種工程建筑中的施工形式,即在高難度的施工環(huán)境中,可實現(xiàn)建筑模板構件的連接和支撐作用。工地上的高空作業(yè)包括高支模施工技術,這種施工設備常于支架的四周設有剪刀撐柱(不同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支撐來確保施工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一般對這種設備的要求較嚴格,如要求混凝土的模板支撐高度及其跨度必須分別≥8m和≥80m,其豎向構件比如立柱和墻體等的支撐高度要求≥6m。此外,在建筑施工時使用高支模施工技術就是為了協(xié)助工程順利的施工,且配合使用該項施工技術,不僅可提高建筑的施工質(zhì)量,還可賦予建筑美觀和個性等特點[1]。然而高支模技術也有缺點,即超高度且相互獨立的模板增大了建筑施工的危險系數(shù)。在工程中,通過高支模的施工技術可使施工的質(zhì)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控制好各個細節(jié)對高支模施工技術非常重要,特別是保證模板準確無誤安裝是降低施工難度的重中之重。
某電視大廈的建筑面積達50456m2,分為地上8層和地下1層,總高度高達62m,全現(xiàn)澆的框架剪力墻結構是該建筑的結構型式,地震烈度的數(shù)值設定成8度。在工程施工中,C35~C50是混凝土的等級,Ⅲ是鋼材的等級。兩個大直線和局部的折線構成了該大廈的平面結構,大廈的外觀呈現(xiàn)出立面似直線形,在施工中,這不僅影響到主體結構的建設,同時還會增加難度系數(shù)。通常情況下,主樓層進行屋面的立體設計時會采用大截面梁以及大跨度,其中大截面梁的尺寸標準為1.0m×3.5m,重量標準為4.0t/m,5層框架梁柱的節(jié)點上分布著框架柱。
2.2.1 對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①為了優(yōu)化超大、超高支撐結構的自穩(wěn)性能,通常會將豎向構件與水平構建在澆筑過程中分開安放,換句話說,就是將框架柱的澆注位置選在梁板附近,澆筑完成后,調(diào)整框架柱子和支撐架體。②建筑時使用的混凝土標準如果符合后期養(yǎng)護的土質(zhì)標準,就可以直接卸除支撐架。③搭建支撐架時,要選擇標準為50×4.0的鋼管;配置模板時,要選擇標準為55mm×90mm的松木枋和20mm的九夾板[2]。
2.2.2 施工過程
①立桿:a.在立桿的底部放置墊板、底座,搭建模板支架時,其縱、橫兩個方向都要被考慮到??v向要設立掃地桿,在搭建過程中要注意,用直角扣固定立桿,并且底座與直角扣之間的距離≤210mm;橫向設立掃地桿時,要從下方連接直角扣。如果縱、橫兩個方向上的立桿高度不相同,就要進行調(diào)整,保持在一個水平高度上。b.如果在搭建過程中,為了增強穩(wěn)定性,在梁底設立了立桿,就必須使用可調(diào)節(jié)型的托座。在鋼管和托座連接的位置設置水平桿,并且梁底的立桿高度要與梁寬相對應,保證誤差在25mm內(nèi),托座頂部與水平桿的距離要<310mm。c.在立桿的頂部或頂部安裝可調(diào)節(jié)型的托座時,一定要將螺栓的長度控制在210mm內(nèi)。d.在搭建過程中,對立桿的要求為:高度>10m,縱橫向的間隔<1200mm,跨度>20m,總荷載值>16 kN/m2。e.對立桿的頂部進行接長時,采用搭接的方法;對其它部位接長時,采用扣件對接的方法。
圖1 模板支撐體系與柱固結點圖
②當模板比模板支架高出5m時,需要設立剪刀撐,以下為具體設立要求:a.模板支架的豎直方向要設滿剪刀撐,中間每5行設2個剪刀撐,方向分別為橫向和縱向,設立時要從下往上依次進行;b.模板周圍每5行設1個剪刀撐,方向為水平,設立時要從上往下進行[3]。
2.2.3 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求以及安全規(guī)定
①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扣件、鋼管等建筑器材,不管是購買的還是租用的,都要達到法律規(guī)定的質(zhì)量標準,選購材料的廠家必須是正規(guī)、合法的。②選擇的鋼管其壁厚、外徑要在規(guī)定的數(shù)值范圍內(nèi);如果鋼管表面發(fā)生銹蝕或變形,只要確保在規(guī)定標準內(nèi),就可進行使用。③搭建扣件、鋼管的結構模板時,必須要對使用的器材進行檢驗,只有合格的才能被使用。④合格的扣件、鋼管要按其大小、規(guī)格進行分類儲存,儲存環(huán)境必須干燥。⑤對扣件、鋼管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記錄的內(nèi)容為:購買的廠家、檢驗的標準、使用的情況)。
①班組、檢查組、項目組要24h輪流檢查重點部位,與此同時還要進行安全交底,這些都必須以書面的形式記錄安全檢查的結果和安全交底的結果。②模板支撐體系有只滿足以下4項要求才能達到一定的承載力、自穩(wěn)性、剛性,并且模板的長度、寬度、高度以及形狀的穩(wěn)固性也能增強。以下為4項基本要求:a.要正確搭建混凝土的結構模型,選擇合適的尺寸大小,設立準確的位置點;b.建筑物的強度、剛性和穩(wěn)定性要達到一定的程度,至少可承載澆混凝土的側(cè)壓力及其重量;c.結構簡單,便于裝拆,鋼筋的綁扎與安裝、混凝土澆筑也極其容易;d.模板的接縫處不允許漏漿。③檢測的頻率:澆筑混凝土時,必須安排技術人員進行監(jiān)督、記錄(按0.5h/次的頻率進行)。④檢測的范圍:支架的位移距離、支架的變形量、支架的沉降量。
①安裝模板。在安裝模板時嚴禁不遵循已批準的方案進行搭接,施工時務必使立桿的間距、立桿的連接、水平桿的步距和水平桿均符合要求。②驗收模板。項目技術人員在對地基完成基礎加固后,才可以安裝模板,在安裝過程中,要將地基沉降、拼接間縫以及大跨梁中的模板與支架通過預壓的方法處理干凈。③拆除模板。能夠拆除模板的前提條件一般為:大跨度梁的梁跨度≥8m、混凝土的強度為100%方可拆卸支撐架,若其強度到不到100%,在拆卸模板時需加回頭頂[4]。特別是在大跨梁中應用的模板支撐,若混凝土的強度在75%左右時應臨時進行加固,常用的方法為增設回頭頂,若能直接使用新增設的回頭頂,就可以將模板支架(豎直方向)提前卸除,增大模板支架的移動范圍。
①如果要搭建特殊的混凝土施工結構時,不能僅依據(jù)以往經(jīng)驗估算數(shù)值,要通過測量得出精確值。
②建筑過程中使用高大模板前,要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還要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完善計劃,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建筑過程中,對混凝土構建模板的要求為:總荷載值≥16kN/m2,施工跨度≥19m,支撐結構高度≥10m。
③建筑過程中如果需要建立超大、超高的支撐結構時,要在大型建筑的附近選擇施工點,因為較大的支撐結構荷載值也較高,只有依靠其它建筑物,才能增強該結構的支撐能力。
④修建超大、超高的支撐結構能夠確保建筑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一定要修建性能較好的結構。但在修建過程中,很多單位都把重心放在了計算上,忽略了其它,要知道,該結構附近的建筑物類型、剪刀撐、掃地桿等都會對其造成影響[5]。
⑤使用成分較特殊的混凝土進行施工時,需要檢測澆筑過程中的荷載值,隨時掌握施工情況,保證施工環(huán)境安全、和諧。
綜上所述,大跨度梁高支模架在工程建筑施工中極其危險,在施工時不僅要確保建筑的質(zhì)量,同時安全施工也是關注的重點,上文論述的各種措施不僅可對質(zhì)量安全有保障作用,此外還可有效地防止施工中產(chǎn)生的質(zhì)量安全事故,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