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琳
摘 要:漢字,形象生動、博大厚重,屬于表意文字,集音、形、意于一身,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漢字識字教學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字源識字是一種古老的識字方法,一直以來被人們所沿用。為了充分利用“字源識字”的優(yōu)勢,把教材中的識字內(nèi)容統(tǒng)整起來,確立了以《字源識字法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研究》為課題的課題研究,目的是建立系統(tǒng)的識字模塊,更好地開展主題識字教學。
關(guān)鍵詞:字源識字法;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一直以來成為我國啟蒙教育的起點,對于剛剛走進小學課堂的只有幾歲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漢字的記憶、書寫難度很大,如果方法不當,就會增加學習的心理壓力,以至于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而識字教學不過關(guān),則會直接影響到以后的閱讀和寫作教學。長期以來,人們結(jié)合教學實踐,不斷探尋有效的識字教學的路子。字源識字是一種古老的識字方法,一直以來被人們所沿用。所謂“字源識字法”是指引導學生從漢字的本源結(jié)構(gòu)出發(fā),進而掌握漢字的構(gòu)造、讀音和意義,并且達到記憶、書寫、運用的目的。因此,“字源識字法”在以識字、寫字為教學重點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 是較理想的一種識字方法。下面是我在長期課題研究中積累的幾點經(jīng)驗,總結(jié)一下與大家共分享。
一、用字源識字法,創(chuàng)趣味性課堂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直觀、形象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字源識字教學就是將結(jié)構(gòu)復雜、字義復雜的漢字直觀化、趣味化,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中,可以通過看圖片、猜字謎、做游戲、編歌謠等方式來幫助學生識字,以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如學習“人、從、眾、木、林、森”等字,我做了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和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的圖片課件,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這些圖片課件直觀形象地反映出漢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還可以利用孩子們活潑好動的特點讓他們站到講臺上演一演,一個人為人為木,兩個人為從為林,三個人為眾為森;再就是讓他們畫一畫,用圖畫的形式進一步認識理解這些美妙的漢字的內(nèi)涵。然后再編成漢字歌謠加以強化記憶“二人從,三人眾。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薄岸玖?,三木森。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边@樣通過“展—演—畫—說”這一系列的過程,不僅讓學生熟練掌握了這些漢字的寫法,而且還知道了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二、將字源識字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張學校教育的范圍不應局限于書本,而應擴大到自然、社會和生活。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以生活為中心,給學生以活的識字主題。如,“日、月、明”這三個字就形成一個識字模塊,教學中把直觀識圖與教師講解相結(jié)合。先把太陽和月亮制成兩張圖片課件,在多媒體上展示出來,讓他們明白“日”即為太陽,“月”即為月亮,并引導學生課間觀察太陽、晚上觀察月亮,說明它們都很亮,進而提出問題:把太陽和月亮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學生很自然地回答:非常亮。我再明確:“日”和“月”組合在一起,就是“明”字時。在學習“口、目、山、人”等字是,也是制成上面是漢字下面附有實物圖片的課件,同時觀察“口”“目”的特點加以點撥,認識漢字的形,理解漢字的意。而學習“尖”字,我拿一頭削尖的木棒做教具,學習“刃”字,又從家里帶來水果刀加以講解。這樣的教學就擴大了課堂的范圍,把識字教學與大自然和生活有機結(jié)合起來,把抽象的漢字結(jié)構(gòu)直觀化,啟發(fā)了學生的想象思維,減輕了識字難度,提高了識字效率。
三、按照字源規(guī)律,進行漢字歸類
在浩瀚的漢字資源中形聲字占了總量的80%以上,如果讓學生明白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對于今后自主識字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形聲字的聲旁表音、形旁表義是有規(guī)律的。字源識字中的主題教學的目的是指教師按照一定的字源原則,引導學生把分散在課本文本中的零散的漢字集中起來,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歸類,形成具有相同主題的“集成塊”,讓學生借助字源結(jié)構(gòu),達到掌握生字、理解字義的目的。教讀二年級上冊第十課《狼和小羊》一文,在要求掌握的漢字里有“流、憐、撲、吃”這幾個漢字,而這幾個字都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流”字和水有關(guān),于是找出和水有關(guān)的漢字還有“河、江、海、渴、汗”等等,讓學生分析規(guī)律,這幾個字形旁相同,與水有關(guān),聲旁不同,意義不同。按照同樣的方法,學生很快找出了與心理活動有關(guān)的“驚、怕、懷”、與手的活動有關(guān)的“打、拍、抓、提”、與口有關(guān)的“喝、叮、叫”等一系列的形聲字。學生們興致很高,于是我們又對其他偏旁,如“氵”“火”“礻”“犭”“亻”等進行歸類學習。
總之,字源識字法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一種較為理想的識字方法。采用字源識字法不僅可以提高漢字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提高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而且可以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不斷努力,以彰顯字源識字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董麗.淺談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1(Z1).
[2]劉翔.張詩亞.漢字字源識字教學資源庫的設計與實現(xiàn)[J]. 電化教育研究,2010(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