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迪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530022)
《瀏陽河》這首民歌是詞作者徐叔華創(chuàng)作的歌舞劇《雙送糧》中的一段,同時又結合曲作者唐璧光曾創(chuàng)作《送瓜調》的旋律,在創(chuàng)作基礎上又吸收《孟姜女》的曲調改編而成,作品主要表現(xiàn)瀏陽河壯美景觀以及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歌頌。而王建中先生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杰出作曲家,無論在創(chuàng)作思想還是表現(xiàn)手法都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且希望通過創(chuàng)作更多優(yōu)秀音樂作品表現(xiàn)中國鋼琴音樂的崛起,其中最具代表作則為王建中先生改編鋼琴曲《瀏陽河》。
對于一部作品速度的選擇直接決定了作品的演奏風格和表達情緒。這部作品抒情性的樂句速度應為中速,在樂曲主題部分標有“Moderato”的術語,在彈奏時旋律線條走向明顯,演奏者可根據(jù)自身對作品的理解,速度隨意處理。例如引子部分標有“Ad libitum”,這里的速度就可根據(jù)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在速度上適當?shù)淖鎏幚?。其中包括?2-58小節(jié)的華彩樂段,也同樣根據(jù)演奏者來合理處理,從而對于整首樂曲速度的把握要靈活運用。
其次在力度上,《瀏陽河》這首民歌的旋律為寬廣、抒情的,因此在彈奏時注意音域的力度范圍、強弱,保持與原曲風格保持一致。樂譜中有些部分標有“由強到弱”或“由弱到強”的符號,所以手指控制力度的強弱對比要鮮明。在77-84小節(jié)處,旋律聲部為柱式和弦,音響較厚,表達出人們對毛主席的歌頌與贊揚,因此在彈奏這一部分時,手掌要張開,手指和手腕的力度要整齊、有力,借助臂力,指尖力度下沉,并與前面力度色彩形成對比,因此在力度上的前后對比鮮明也是對作品一個好的詮釋。
因此,一首作品的表達,速度和力度上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把握作品的創(chuàng)作內容,可以合理的在速度和力度上有個定量,不能盲莫追求音色,在把握好分寸的前提下進而突出作品的音樂風格及特點。
在中國鋼琴音樂的發(fā)展歷程中形成了自身民族性的音樂風格。這部作品帶有抒情、自由、柔美的情感,因此在觸鍵方面要求手臂的力度、指尖觸鍵的強弱要控制到位。對中國民歌改編成的鋼琴曲都具備原曲的風格特征,所以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用鋼琴這門西洋樂器的音色演奏出中國民族特征的風格,對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能力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瀏陽河》這部作品由民歌改編,歌唱性旋律強。本曲表現(xiàn)抒情性感情較豐富,因此在演奏時手指要慢下鍵、深推觸鍵,并且手腕要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在彈奏過程中做到自然、統(tǒng)一,使得彈奏出的音符才會更流暢。在彈奏過程中,試圖用“心”試圖去哼唱旋律,做到“手”、“心”、“腦”合一,演奏出的音色效果甚佳。
引子部分旋律為柱式和弦、音響厚,彈奏柱式和弦時以掌關節(jié)作為支撐,指尖貼鍵,手腕放松,下鍵力度要一致、結實,將歌唱性旋律流暢演奏出來。特別在5-8小節(jié)處,旋律走向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因此在演奏時要注意音符顆粒性要強,干凈利落的在控制好力度條件下,將音符串聯(lián)起來,表現(xiàn)出瀏陽河水的流動性。第9小節(jié)為引子的尾音,琶音的演奏技巧,所以在演奏時指尖站立,力度在手指間依次轉移,同時在觸鍵結束后要做到收指,果斷彈奏出清晰、明亮的音色。主題部分標有“Moderato”,表示中板、有節(jié)制的演奏,上方旋律聲部為主旋律,在演奏主旋律時,輕柔觸鍵,指尖力度要慢下鍵、深推連續(xù)觸鍵,這樣演奏出的效果歌唱性較明顯。
華彩樂段的演奏更為自由,起到一種過渡的作用,主要描寫瀏陽河水面的安靜、祥和,觸鍵要求手指尖顆粒性下鍵速度要快,左右手交替配合到位。在線性旋律發(fā)展下,做到清晰、流暢、統(tǒng)一。第76-84小節(jié),旋律聲部是包含八度的柱式和弦,在彈奏時手指和手腕的力度要整齊、有力,表現(xiàn)出人們高昂的贊美領袖毛主席的偉大功績。左手分解式和弦,流暢的伴奏聲部襯托右手的主旋律,豐富了主旋律音色,左右手力度的對比使整部作品呈現(xiàn)高潮部分。
一說到“呼吸”,大家都會想到吸氣、呼氣。其實鋼琴上的“呼吸”對整部作品的演奏效果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在聲樂演唱中,呼吸的合理運用對演唱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甚至以直接影響到歌唱水平高低,因此在鋼琴演奏中的“呼吸”也是同等重要的,特別注重在演奏時,要緩緩的帶動身體抬起右臂,主要部位是胳膊肘的“起”與“落”,這樣也體現(xiàn)了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和對作品的處理。
《瀏陽河》這部作品意境較為豐富,演奏“呼吸”技巧尤為重要。引子部分標有“Ad libitum”術語,意為演奏者可隨意處理,而樂譜中的上方旋律為柱式和弦,因此在彈奏時運用臂肘的“呼吸”,用身體微微移動來帶動手臂、胳膊肘處,掌握好手指間力度,舒緩流暢的“呼吸”,抓住鋼琴的音色表達瀏陽河水緩緩流淌的畫面。而后的第5-8小節(jié),則考驗手指的跑動,左右手不斷地交替彈奏,音符之間注意相互傳遞,不可中斷,同時注意手腕的“呼吸”,不僅使聽者在聽覺上能夠感受瀏陽河水面的蕩漾,同時在視覺上也能夠看出湖面微微的流動,因此運用和弦式的旋律連接,結合“呼吸”的演奏技巧,烘托音樂氣氛。
此外,變奏A的主旋律轉移到左手,因此需要掌握右手的“呼吸”方法,手腕放松,緩慢起落。可根據(jù)連音線位置標注,抬動左臂做“呼吸”動作練習,在這種舒緩的演奏中用“呼吸”方法訓練,左右手默契配合烘托作品的感情色彩,表達作品的內涵及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而華彩段的演奏更需要手臂的“呼吸”,左右手不間斷連續(xù)性的交替,同時在旋律上行或下行進行的過程中,要注意音域的控制范圍,因此通過左右手合理恰當?shù)呐浜希谷A彩部分的旋律更為流暢。
總體來說,“呼吸”在作品的演奏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求演奏者對鋼琴音色的掌握度很高。合理適當?shù)摹昂粑笨梢允寡葑鄷r的氣氛烘托出優(yōu)美的旋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抒發(fā)作品的創(chuàng)作情感,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及渲染作品也是很好的見證,同時也深刻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內容。
裝飾音用來裝飾旋律的小音符及代替旋律型的特別記號,為了豐富音樂的表現(xiàn)力及塑造音樂形象,作曲家們常常根據(jù)需要開始被廣泛的運用。由于對裝飾音的理解、使用不同,也呈現(xiàn)出了多樣性。裝飾音其實是加入主要音符的輔助音,對主要音符進行加花處理,為演奏者的情緒表達增添色彩,在作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瀏陽河》這部作品中多處運用“琶音”、“波音”、“倚音”來修飾音符,豐富了旋律色彩,作曲家對裝飾音的加入是融合于湖南語言之中,同時也是對整部作品民族化特征的一種詮釋。
琶音,是將和弦各音快速、依次奏出,以垂直曲線標記于和弦前面,在觸鍵時手指的力度要控制好,并適當?shù)膶⒘Χ妊杆賰A向性地轉移。樂曲的主題部分和再現(xiàn)主題部分也多次用到琶音。在樂譜第9小節(jié)的琶音是引子部分的結束,并表有“p”的符號,更考驗手指間的配合,左右手連續(xù)的琶音再一次豐富旋律,表現(xiàn)瀏陽河水婉轉的美。
波音的演奏方法主要由上下方的二度鄰音迅速均勻交替又回到主音,在樂譜中主題部分及再現(xiàn)都有用到波音,富有連綿不斷的歌唱性。倚音是以小八分音符標記,占用主要音的時值,時值非常短,在和聲方面能夠突出靈活的藝術價值。在第37、45、73小節(jié)處用到倚音,五度的音程效果進一步強調歌詞內容,歌頌毛主席領導人民得解放,人民幸福生活萬年長的美好夙愿,所以說作品中的裝飾音展現(xiàn)了民族特色,同時對渲染整部作品的意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然裝飾音的彈奏技巧離不開踏板的襯托,魯賓斯坦說:“踏板是鋼琴的靈魂。”因此,鋼琴中的延音踏板對演奏裝飾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很好的增加音樂色彩,使音符之間各音連貫性更強,音色更豐富飽滿,同時也突出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作品內容的斟酌。
王建中的鋼琴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在保持中國傳統(tǒng)音樂元素基礎上融入西方的作曲技法,作品離不開本民族所特有的風格特征。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民間,創(chuàng)作情感來自人民,創(chuàng)作成果來自整個民族,體現(xiàn)各個民族風格的曲風特征。因此先生的創(chuàng)作理念是亙古不變的,他將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音樂注入了新的血液,這對推動我國鋼琴音樂發(fā)展無疑產生重要影響,更是將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推向世界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