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ratorio)是一種大型曲式結(jié)構(gòu)形式,通常是將圣經(jīng)上的部分內(nèi)容進行譜曲創(chuàng)作。清唱劇與歌劇相同的是:包括詠嘆調(diào)、宣敘調(diào)、重唱、以及合唱,但是沒有像歌劇中出現(xiàn)的大量舞美元素(布景、服裝等)。各樂章的歌詞在內(nèi)容上較康塔塔更具有連貫性,這種起源于宗教的重要音樂形式(為宗教服務的清唱劇也被稱為“神劇”),多以音樂會的形式演出。以宗教為主要內(nèi)容的清唱劇起源于17世紀初,巴洛克時期后涌現(xiàn)出如:海頓、門德爾松、亨德爾、柏遼茲等一批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清唱劇作品。其中:海頓《創(chuàng)世紀》、亨德爾《彌賽亞》和門德爾松《以利亞》并稱“世界三大清唱劇”。
目前我國在本科聲樂教學外國作品曲目訓練方面,多采用意、德、法、俄四種語言為主體的歌劇詠嘆調(diào)和藝術(shù)歌曲。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各音樂學院聲樂表演專業(yè)的教學大綱也并沒有具體涉及到清唱劇等方向的培養(yǎng)。本人自2012年在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任教以來,為了開拓學生的眼界和整體綜合能力,嘗試把一些日常在國內(nèi)出現(xiàn)幾率不高的優(yōu)秀作品帶入課堂。
雖然門德爾松創(chuàng)作的《以利亞》在清唱劇中被全世界認可。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差異和宗教題材的影響,這部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也只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由外國院團為數(shù)不多的上演過幾次。對于音樂學院的優(yōu)秀學生來講,最多也只是完成其中一兩首詠嘆調(diào)的演唱。2009年為紀念作曲家門德爾松誕辰200周年,德國舉辦多場紀念活動。其中我受邀作為“男主角-以利亞”完成清唱劇《以利亞》的多場演出,獲得業(yè)界好評。經(jīng)過半年多的深入學習和排練演出,積累了對這部作品相對完善的把控。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把學到的東西帶入了課堂,搬上了舞臺,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教研、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和廣闊的眼界。
由于有條件有限,但是又希望將原汁原味的作品帶給大家,作為教學音樂會,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調(diào)整。使用鋼琴排練譜,將原有的管弦樂隊伴奏調(diào)整為鋼琴伴奏,將大編制合唱隊調(diào)整為小合唱或多人重唱形式。雖然大家欣賞到的是精簡版,但是我只是將編制縮?。úo刪減音樂內(nèi)容)非常遺憾缺少了恢弘的氣勢。但是作為教學、教研音樂會,我認為是可取的、成功的!
門德爾松是德國猶太籍作曲家,清唱劇《以利亞》創(chuàng)作于1846年,作品號Opus70,整套作品由兩個大主題部分組成(其中不同人物的宣敘調(diào)、詠嘆調(diào)、合唱共有42個小段落組成)。劇情選自圣經(jīng)舊約中的列王記內(nèi)容,以利亞(意思是“我的神是耶和華”)是圣經(jīng)中的重要先知,生活在公元前九世紀,以色列一個靈性衰微和反叛神的時代。
門德爾松選取了圣經(jīng)中幾個故事的場面進行創(chuàng)作,將這42個小段落有序的串聯(lián)起來,整體作品充滿戲劇性。整部作品包括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個聲部的獨唱、重唱以及合唱(清唱劇中的男低聲部一般由男中音或男低音學生擔任,女低聲部由女中音學生擔任)。隨著場景的變化,不同的學生演唱不同的角色,演唱難度稍高的角色由大家按段落分擔共同完成。例如:男主角以利亞的部分高難度唱段由我完成。
清唱劇中第1主題部分講述:上帝因以色列王亞哈侍奉敬拜巴力神而大怒,以利亞預言干旱將要降臨,并譴責了背叛上帝的以色列人,然后聽從上帝的話,藏在基利溪旁。以利亞通過一些奇跡,例如增加寡婦的面和油,救活垂死的孩子,來顯示上帝的力量。直到三年后,亞哈和以色列人重奉上帝,才天降大雨。
第2部主題部分講述:以利亞遭到曾殺過上帝眾先知的巴力神信奉者耶洗別的追殺,因而不得不逃到荒無人煙的曠野,當他處境凄慘陷入絕望時,獲得天使的救助;最終,上帝在六翼天使的護衛(wèi)下壯觀地顯現(xiàn)在以利亞的面前,令他重新恢復了信念,然后上帝的神奇形象便隱入天堂。
1.清唱劇《以利亞》分為:德語“Elias”與英語“Elijah”兩種版本,我們進行排演的是德文版。德語(除“?、?、ü、”四個特殊字母外)其他字母與英語完全相同。德語的輔音是語言的一個重要特點,對于本科生來講,演唱的大部頭的德語作品咬字是難點。德語的重音一般在第一個音節(jié),句子的音調(diào)一般都在句末下降。為保證整部清唱劇的整體歌唱語音水準,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化的德語語音強化訓練。
2.清唱劇中對于戲劇性的整體連接性也是重點難點(歌劇有舞臺燈光、布景和合適人物特征的服裝、化妝等整體舞臺舞美部分做支撐,這對于觀眾更加直觀)。這次嘗試版本的《以利亞》幾乎在整部劇中做了至少二十多次人物間及學生間的演員輪換過程(盡可能追求作品的原汁原味,對于學生間人員的調(diào)整,不在同一個人物和同一段落間進行)。
3.選擇優(yōu)秀的的音樂作品應用于教學實踐,是聲樂教師職責所在。清唱劇的演出不需要歌劇那樣的高成本制作,但是即可以鍛煉提高學生的德語咬字水平、又可以體會(鍛煉)到歌劇中同樣具有的宣敘調(diào)、詠嘆調(diào)演唱技能以及重唱合唱的相互配合度,同時也為這些年輕的歌者提供多一次舞臺實踐機會,克服在舞臺上的緊張情緒。但是由于文化地域的差異以及宗教內(nèi)容的影響,崇尚唯物主義的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shù)修養(yǎng),更好的完成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聲樂作品。
清唱劇《以利亞》既帶有古典主義作品的嚴謹邏輯性,又不失浪漫主義的幻想性格,被視為門德爾松最偉大的作品。這次大膽的嘗試,在國內(nèi)音樂學院排演該劇還屬首次。本著不分年級、不分專業(yè)程度、不分聲部全員參與的理念,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