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摘要】目的:研究臨床第3代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治療和藥理。方法:將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選做研究時間段,在該時間段內總共選取在我院藥房信息管理系統(tǒng)當中的10000份病例處方作為研究案例。統(tǒng)計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應用狀況,包含藥物名稱、藥物使用劑量、藥物使用的方法。結果:160例患者中40例患者發(fā)生出、凝血功能異常,發(fā)生率為25.0%。按照患者是否發(fā)生凝血功能異常將其劃分為正常組與異常組。通過對比分析,異常組患者的年齡、腎功能不全、進食狀況、藥物劑量數(shù)據(jù)相對于正常組存在明顯的差異,數(shù)據(jù)差異均顯著,達到統(tǒng)計學標準(P<0.05)。結論:為了更好的保障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臨床應用合理性,臨床藥師需要掌握藥理相關知識保障用藥針對性,從而提高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第3代頭孢菌素;治療效果;藥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R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8)05-011-02
近些年伴隨著我國臨床醫(yī)護水平的不斷提升,頭孢類的抗菌藥物在臨床當中的應用越發(fā)普遍和廣泛,尤其是第三代的頭孢菌素類藥物,在臨床當中的應用受青睞程度較高,具備低不良反應、對革蘭陰性菌具備較強的干預作用等優(yōu)
勢[1]-[2]。對此,為了更好的明確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臨床價值,本文以我院藥房信息管理系統(tǒng)當中的病歷處方作為研究案例探討治療效果和藥理作用,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選做研究時間段,在該時間段內總共選取在我院藥房信息管理系統(tǒng)當中的10000份病例處方作為研究案例。所有處方的選擇均遵循隨機數(shù)字法原則。本研究中所選的處方均包含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
1.2 方法 統(tǒng)計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應用狀況,包含藥物名稱、藥物使用劑量、藥物使用的方法。將藥物設置日劑量計算法作為依據(jù),對頭孢菌素類藥物的使用頻率實行計算與統(tǒng)計。其中藥物使用頻率使用藥物總劑量/該藥物每天限定使用劑量獲得,用藥頻率數(shù)值越大說明該藥物的使用頻率越高。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并對比不同類型頭孢菌素類藥物的劑型、使用頻率、銷售額度,同時對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的使用方式進行分析和探討。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患者的多項資料以及相關因素等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對比,計數(shù)的資料應用均數(shù)表示,例如(3.1±1.1)。數(shù)據(jù)之間的對比采取P值檢驗,P<0.05代表數(shù)據(jù)之間差異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頭孢菌素類藥物的劑型、使用頻率以及銷售額度對比 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的針劑使用率相對于口服使用率而言存在明顯的優(yōu)勢,同時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的使用頻率、銷售額度相對于第二代藥物有明顯偏低,但是高于第一代頭孢菌素類藥物與第三代復方制劑,數(shù)據(jù)差異均顯著,達到統(tǒng)計學標準(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2.2 不同藥物使用方法 頭孢曲松鈉:肌肉注射,成年人2至6g/d,每天4次。兒童50至100(mg·kg)/d,每天3至4次。靜脈滴注,成年人2至10g/d,每天2至4次。兒童50至200(mg·kg)/d,每天2至4次。
頭孢噻肟:肌肉注射,成年人2至4g/d,每天2次。兒童50至100(mg·kg)/d,每天2至4次。靜脈滴注,成年人2至8g/d,每天2次。兒童50至200(mg·kg)/d,每天2次。
頭孢他啶:肌肉注射,成年人0.5至2g/d,每天1至2次。兒童25至50(mg·kg)/d,每天1至2次。靜脈滴注,成年人0.5至4g/d,每天1至2次。兒童20至80(mg·kg)/d,每天1至2次。
頭孢哌酮鈉:肌肉注射,成年人2至4g/d,每天2至3次。兒童50至100(mg·kg)/d,每天2至3次。靜脈滴注,成年人2至6g/d,每天2至4次。兒童50至100(mg·kg)/d,每天2至4次。
3 討論
第一代頭孢菌素雖然具備較強的抗菌活性能力,但是抗菌譜比較窄,相對于革蘭陽性菌而言在效果方面更加比較突出,如果根據(jù)用藥途徑實行劃分,可以將這一類藥物劃分為口服類與注射類兩種,其中頭孢唑林、頭孢拉定等屬于臨床中應用頻率較高的注射劑,而頭孢拉定、頭孢羥氨芐屬于常用的口服類藥物。第二代頭孢菌素是在第一代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一定發(fā)展之后的藥物,對于革蘭陰性桿菌有著較高的作用,藥理作用當中的β內酰胺酶具備更加突出的穩(wěn)定性,如果按照化學結果進行劃分,可以將其劃分為頭霉素、酰胺型頭孢烯,臨床中酰胺型頭孢烯主要有頭孢孟多、頭孢替安。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和第一代、第二代頭孢菌素類藥物相比而言,具備不良反應更少、抗菌活性更高的優(yōu)勢。應用頭孢菌素類藥物進行治療時,需要準確掌握具體的藥物用法以及劑量[3]。尤其是在應用第三代頭孢菌素藥物進行治療時,必須根據(jù)患者在使用藥物前后的實際癥狀改變情況進行準確觀察,并根據(jù)兒童和成年人采取差異性的藥物劑量[4]。
頭孢曲松鈉與頭孢噻肟是當前最為廣泛的應用藥物,頭孢曲松鈉具備抗菌譜廣的特點,可以抑制較多的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從而達到滅殺細菌的療效[5]。頭孢曲松鈉當前臨床中主要是應用于感染、腹膜炎、敗血癥等疾??;頭孢噻肟可以有效的抑制克雷伯菌屬、沙門菌屬,對于枸櫞酸桿菌中度敏感,普通的變形桿菌有著較強的耐藥性,其能夠和人體的血漿蛋白相結合,但是結合之后的藥效比較弱,可以自尿中將二乙酸代謝產物排出,最終將藥效充分發(fā)揮。除此之外,對于淋病奈瑟菌、流感桿菌、卡他莫拉菌以及腦膜炎奈瑟菌等均有著較高的作用,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而言抗菌活性并不理想,但是可以有效的抑制炎性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的活性。
頭孢他啶屬于全新的第三代頭孢菌素藥物,其具備抗菌譜廣泛的特征,對于腸桿菌科細菌、綠膿桿菌均具備較為理想的殺菌效果。另外,對于血藥濃度比較高的特點而言,藥物不容易和體內的血漿蛋白成分相結合,結合率最高只能夠達到17%,臨床用藥時的不良反應比較少,安全性較高。對于肺炎桿菌、大腸埃希菌以及銅綠假單胞菌以及流感嗜血桿菌等均具備較強的抗菌活性,而對于產堿桿菌、硝酸鹽陰性桿菌的抗菌效果也比較理想,對于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有著較高的敏感性,但是對于葡萄球菌的活性不是非常強,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與腸球菌對于頭孢他啶有著較高的耐藥性。另外,對于消化鏈球菌、消化球菌等厭氧菌有著較為突出的抑制性作用,頭孢他啶對細菌細胞壁進入到體內之后可以與蛋白相結合之后發(fā)生轉氨酶?;瑢τ诩毎诘暮铣?、細菌中隔等均可以達到一定的抑制效果,可以有效的預防細胞壁粘肽成分發(fā)生相互交叉連接的問題,從而實現(xiàn)抑制細胞生成、分裂,促使細菌的長度逐漸增長從而實現(xiàn)溶解或者病死的影響目的,達到殺菌的目的。
頭孢哌酮鈉屬于生物利用率以及抗菌作用都比較強的藥物類型,其主要作用與頭孢噻肟有著較高的相似性,特別是對于沙雷氏菌、綠膿桿菌等有著較強的抑制效果。頭孢哌酮由尿和膽汁排泄,在尿液和膽汁中有很高的濃度,當前臨床中主要是針對腦膜炎、腹腔內感染、盆腔炎、皮膚軟組織感染、敗血癥、淋病、子宮內膜炎、骨骼以及關節(jié)感染等多種疾病類型當中。
綜上所述,上述總共分析了幾種關于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的特征以及在臨床當中的應用功能原理、途徑等,對于不同的第三代頭孢菌素藥物在臨床應用方面的差異比較明顯,為了更好的保障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臨床應用合理性,臨床藥師需要掌握藥理相關知識保障用藥針對性,從而提高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胡麗慶,黃宇雯.摩根摩根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22(8):1182-1184.
[2]王敏.3種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15):185-188.
[3]李銀華.某醫(yī)院兒科頭孢類抗生素使用情況及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檢出率[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6,41(3):351-352.
[4]朱邦勇,李偉,梁銘,等.紙片擴散法檢測淋病奈瑟菌對頭孢菌素類藥物敏感性的準確率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6,14(8):651-653.
[5]徐世英,余蘭,曾敬懷.頭孢美唑治療吸入性肺炎的臨床療效與藥理分析[J].世界中醫(yī)藥,2016,23(b03):115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