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娟
摘 要 語文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教學科目,它的教學為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因此教學老師應該注重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讓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更牢固;小學語文課程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如果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能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不少教師為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資源,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語文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根據(jù)教學內容制作時間為10分鐘的微視頻,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印象,有利于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 微課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3-0215-01
微課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微課能夠突出語文教學的重點,使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豐富了教學內容,依據(jù)語文課文的內容,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視頻,將重點知識點播出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有活力的語文課堂,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一、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主,結合語文知識點制作時間為15到20分鐘的微視頻,將語文知識點和重點播放出來,豐富了教學內容,延伸更多的語文知識,依據(jù)不同的課文可以錄制不同內容的視頻或是幻燈片,微課視頻具有突出重點、多種類型、短小精煉的特點,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使用方便教學資源豐富,將內容復雜的語文課文簡單化,以動態(tài)圖片或是視頻的形式,播放生動鮮明的視頻,使學生快速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微課實現(xiàn)了隨時隨地學習的目標,改變教師的傳授方式,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先進的教學工具,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微課”已經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化學習、豐富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和方式。隨著廣大教師對“微課”的認識不斷加深,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微課”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使用更加靈活,效果更加扎實。在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進行“微課”應用策略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收獲頗豐。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微課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這在小學教學中是更為重要的目標,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小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需要教師的引導和組織,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直接影響著學習的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采取新穎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是教師通過制作教學視頻,讓教學內容更直觀形象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與小學生的學習特征是相符合的,教師在微課視頻中可以融入圖片、視頻、音樂等,讓微課的教學內容更豐富,生動活潑的教學視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
2.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直觀的形象以及色彩較為突出物體較為敏感。針對這一特點,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改善某些教材設計不夠完善、學生不好理解教材內容的情況,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色彩鮮艷的圖片,直觀的形象以及動畫的應用,對小學生來說,無疑是引起他們興趣的最好方式。由這些元素所組成的微課,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教學情境,使教材枯燥的內容形象化、生動化,使原本較為枯燥的學習過程變?yōu)橄硎軐W習樂趣的過程,進而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3.利用微課推動語文教學進度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難以傳授重點知識,知識點僅僅局限于課文知識,沒有為學生延伸更多的課文知識,將語文知識灌輸式地傳授給學生,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針對這一教學現(xiàn)狀,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運用微課,將教學內容與微課結合起來,為學生延伸豐富的課外知識,便于學生快速掌握教學內容,有利于加快語文教學進度,解決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容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4.利用微課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
小學語文教材都經過了嚴格的編排和取材,教材中的內容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和學習意義,從小學語文教材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里面的內容種類豐富,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如果教師只采用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將所有知識點講解透徹,學生學習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教師要利用微課開展教學,借助教學視頻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拓展他們的知識;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爬山虎的腳》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文章中有很多比喻句,展現(xiàn)出了文章的精妙,可是傳統(tǒng)的講授法沒辦法把比喻句的妙處體現(xiàn)出來,教師而已利用微課把文章中的比喻之處形象的展現(xiàn)出來,文章在描寫爬山虎的腳時,用到了兩種比喻:第一種“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第二種“圖畫上蛟龍的爪子”,學生們肯定會感到困惑,教師要借助視頻把爬山虎生長的各個狀態(tài)形象的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可以直觀的觀察爬山虎在生長過程中腳的變化,促進學生對文中比喻句的理解,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儲備。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改變了以往灌輸式的傳授方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學會獨立思考教學問題,并通過觀看教學視頻,自主找出問題的答案,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高,突出語文教學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堅持科學、合理原則,積極引入微課教學模式,結合語文教學內容,構建高效語文課堂,通過形象、具體的語文知識,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喚醒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教育信息化優(yōu)勢,不斷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化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6(8):60.
[2]楊清濤.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6(11):102-103.
[3]別新均.淺談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