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培源
【摘要】目前,中專學生對于美術鑒賞課程存在普遍的認識誤區(qū),他們錯誤地認為美術鑒賞課程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沒有幫助,所以導致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重視這門課,這也使中專美術教師的實際教學進入一個比較困難的境地。因此,如何利用比較教學的方法,提高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正確認識并積極主動學習這門課程成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關鍵詞】中專 美術鑒賞 比較教學
一、中專美術鑒賞課的教學現(xiàn)狀
經(jīng)過筆者多年的實際教學發(fā)現(xiàn),我國中專美術鑒賞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就筆者工作的中職學校來看,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一下三點:
第一,學校方面。因為美術鑒賞課在學校整個教學體系中所占比重不大,導致學校資源在這一方面的投資力度小,基礎教學設施比較落后。
第二,師資力量方面。美術鑒賞課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在實際的教學操作中采用的方法過于單調(diào),教學效果差。
第三,學生認識方面。由于美術鑒賞課不被作為成績評估,所以在廣大學生心里對這一課程并不重視,不愿意花費時間學習,對于該課程專業(yè)知識的掌握也十分有限。
二、中專美術鑒賞課的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
在當前整個中國的教學體系中,美術、音樂、體育等學科被普遍視為邊緣學科,得不到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大部分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很少甚至沒有受到過系統(tǒng)的美術教學,所以中專作為學生們進入社會的最后一道門檻,應該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重任,使得學生全面發(fā)展。
首先,美術鑒賞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由于中專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這會對學習形成極大的阻礙。而美術鑒賞課對于知識文化水平的要求并不高,且學起來相對輕松、簡單,能使學生的大腦在緊張的學習環(huán)境中得以放松和休息,讓其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也將在美術鑒賞課的學習過程中逐漸提高,能夠有意識地對所學的知識文化做出判斷,體會知識的魅力,并由此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美術鑒賞課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習生活。中專學生正處于知識儲備的關鍵時期,每天的學習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接觸的生活面很窄。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涉及許多歷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識,這既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美術作品內(nèi)涵,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最后,美術鑒賞課對于學生情感的豐滿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中專學生入學年齡平均在十五周歲左右,年齡較小,對社會情感體驗不夠深刻,所以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對于作者情感的把握比較困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介紹與作品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使學生能更深刻地了解作者,體悟作品內(nèi)涵。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加學生的求知欲,無形中促進學生專業(yè)知識的進步。
三、比較教學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的運用
比較教學,是指“當將比較方法運用于教育的教學法研究范圍之內(nèi)時,通過對不同教材的比較,推斷出哪部或哪些教材有利于特定主題的學習”。在這里,筆者就其在美術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進行研究。
第一,比較教學能夠有效解決對美術作品鑒賞不夠深刻的問題。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目前美術鑒賞教學普遍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當學生在鑒賞一幅美術作品時,只能在淺層面上進行感知,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真正的內(nèi)涵。但是,比較教學的運用,就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鑒賞美術作品中,系統(tǒng)完整地分析作品,再通過與其它相似作品的對比,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全面地分析兩幅作品的異同,這樣就能使對作品的賞析更加深入和全面。
第二,比較教學可以糾正在鑒賞美術作品時的一些錯誤現(xiàn)象。由于學生的藝術賞析能力尚處于成長階段,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就是往往在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整體感知,逐漸觸摸到作品的有趣之處,正想更進一步地體會賞析時,教師便把自己的理解分析很快地說了出來。這使得學生產(chǎn)生一種自我懷疑的感覺,認為老師所說的才是正確的。而比較教學的運用,就要求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逐漸淡化自身的影響,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比較對比作品中的內(nèi)容,使學生大膽自由地抒發(fā)自己的感想,并且及時地肯定其中正確的想法,給學生以鼓勵,這就有效避免了以上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第三,比較教學應該與其它的教學方式相結(jié)合,創(chuàng)作與鑒賞同步。作品鑒賞與常識知識學習同步進行,即我們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講與學,更應該讓學生們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既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美術鑒賞基礎知識的學習,也要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應用所學內(nèi)容,有意識地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并把自己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鑒賞名家作品時產(chǎn)生的想法對比印證,從而在提高自己鑒賞水平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作技巧。
第四,比較教學在美術鑒賞時的具體運用。學生欣賞不同歷史、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美術作品時會對其中的情感、理想、意志等產(chǎn)生共鳴,比較法在作品欣賞中的運用則能更好地刺激這種共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同一種流派在不同時期的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也可以把同一時期的不同種類的藝術作品進行比較;或者把同一個作家,在其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作品進行比較,等等。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明確學習目的
針對學生對于美術鑒賞課普遍缺乏興趣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該明確這一課程的學習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即在欣賞、鑒別與評價中外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場。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美術教師在美術鑒賞教學時,教學過程十分單調(diào),僅僅給出一些作品讓學生進行賞析。開始,學生因為新鮮感正濃烈,還能保持點興趣,久而久之便會覺得課程十分枯燥無味。其實,美術鑒賞不僅僅只是對于美術作品的直接感知,每一個美術作品都蘊藏著作者深厚的情感,而且許多經(jīng)典作品在歷史中沉淀,也具有了十分豐富的故事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法,結(jié)合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活過來”;也可以通過背景的介紹,使學生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用再現(xiàn)作品的方式讓學生也參與到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去,正所謂“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只有真正參與進來了,才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上這門課。
五、結(jié)語
本篇論文就中專美術鑒賞比較教學進行了初步研究,期望可以解決目前美術鑒賞課在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各中職院校以及學生對于美術鑒賞課的重視。并希望能夠通過這篇文章,給廣大的美術教學工作者帶來促進和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