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明
人們在同一年齡對同一知識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從而形成自己的學習曲線,一個人如果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成績,并不是件難事,但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則是難上加難,所以在我們對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在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時時刻刻的貫穿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所以說“班級像一座長長的橋,通過它,人們跨越理想的彼岸。”“班級像一條挺長的船,乘著它,人們越過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鄉(xiāng)村、城鎮(zhèn)。”“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nèi)缧值芙忝冒慊ハ嚓P心著、幫助著,互相鼓舞著、照顧著,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了這個家庭,走向社會?!?因此,班級德育工作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弊鳛榘嘀魅危匀藶楸?,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運用管理藝術(shù)管理班級,在任何一件事上都要讓學生“服”,日積月累“服”就變成了老師的“?!薄?/p>
一、把握好教育中的榜樣作用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靈魂。教師要做好學生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熏染學生的行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師不僅要用師德規(guī)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也要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納入自己的條例,因為在老師的眼睛監(jiān)督同學行為的同時,還有幾十雙眼睛注視著自己,老師們做事嚴謹?shù)膽B(tài)度,一絲不茍的精神,說到做到的品質(zhì)對學生其實更是一本可以研讀的書,可以學習的榜樣,
剛接一個班級,與學生,大家都不了解。在管理上就必須把握好榜樣的作用。剛開始教師就放松自我,疏松管理,之后再去加強管制就難以服眾,學生會因此產(chǎn)生強烈的反感情緒;如果剛開始就強制管理,教師在學生心中的第一印象也不會很好,會影響自己與孩子的親和力。所以剛接到新的班級時,班主任要樹立榜樣的作用,凡是要求學生遵守的,教師定要先遵守,但先不要直接進行管制,必須借助班級規(guī)章制度。這樣以來,既可以榜樣直接告訴學生老師都自我遵守了,更何況是學生,借此限制學生的不良行為,又可以避免與學生發(fā)生正面沖突,大可以面帶笑容的與學生打成一片。教育學家陶行知告訴我們:“最好的教育是教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彼灾贫鹊拇_定不可強加于人,應因班置宜。在不違反校紀校規(guī)與《小學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前提下,把制定自主權(quán)交于學生,要求全體同學根據(jù)本班的情況進行討論與修改,然后整理成文,師生共同遵守。這樣制度出臺后學生就會認識到該如何做才能得到老師的信任與贊賞,即使犯規(guī),也不用老師多說,,他逃不了“群眾的眼睛”,在“群眾”監(jiān)督下,自覺改正錯誤。除了制定班規(guī)、班訓外,還可以讓學生親手設計班牌,選同學們喜歡唱的歌作為班歌,促進班集體建設,形成良好育人環(huán)境。在班主任的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集體成員形成主人翁責任感,形成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做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的知心者
“得民心者得天下”,榜樣作用是班級管理的首要條件,接下來的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則應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了,去感受學生的憂愁、困惑、煩惱,分擔學生的“不如意”。讓學生其心服口服配合班級管理工作。只要是學生,都特別看重老師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評價。若是老師喜歡他、賞識他,他就特別愛表現(xiàn)自己,聽老師的話,會經(jīng)常向老師敞開心扉談對人對事的看法。師生關系不和諧,學生不可能展現(xiàn)他們的心靈,“心中的話兒向誰說”,導差學困生有可能為了讓你這個班主任注意到他,在課堂上、課堂下、作業(yè)完成上處處與你 “做對”,以博得你的注意。因此,我們要經(jīng)常給每一個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一步一步探尋學生心理活動的點點軌跡,抓住適當?shù)慕逃龝r機和方法,適時的鼓勵和引導他們,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把你當成知心的朋友,什么話都愿意和你說,和諧的師生關系及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來。斯大林曾經(jīng)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是告訴我們要做學生內(nèi)心的知心者,塑造學生健康的靈魂。
其次,作為班主任要不斷的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作為班主任的教師自身修養(yǎng)越高,學生就會越打心底里佩服和敬重,產(chǎn)生親近教師的渴望。班主任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多方面的去了解學生。對于學生的家庭狀況,個人興趣愛好,與同學的人際關系做到心中有數(shù),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班主任還要給學生多一些關愛,牢記陶行知“愛滿天下”的教育思想。班主任,只有熱愛學生,用心去教育學生,才能耐心的去聆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哪怕是一句親切的問候,一次輕微的撫摸,都能在學生的心中激起一陣漣漪。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才會形成和諧師生關系,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賴。 班主任還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自己犯錯誤也要勇敢的承認。記得由于新學期換教室,班級只有我一套鑰匙,開學第一天,我便讓學生吃了閉門羹,當我急匆匆的來到教室的時候,已經(jīng)有將近一半的同學在門口等著了,我有些歉疚,猶豫了好幾分鐘,在晨會時間在全班同學面前道歉,同學們對我的行為都非常驚訝,尷尬了幾秒鐘之后,報于熱烈的掌聲。掌聲中,我聽到了大家對我的諒解和對我的尊敬。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老師一定要溶入學生的生活,時而把自己當老師,時而把自己當學生,得到學生的信任,走到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去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知心者、引導者。
三、做學生的品德引航人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論述“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這一內(nèi)容時的首要觀點是“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當前的學生,多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對他人缺乏心與心的交流,對情感比較冷漠,有不少人令人遺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謝、不愿感激、不會感動,只知道汲取的“冷血一代”,更有一部分人變的非常膽小,害怕與人交流,害怕吐露心聲。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也應該注重對學生德育的培養(yǎng),首先要讓學生學會感恩,盡可能的為學生搭建平臺,平臺起點不能太高,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化他,某些學生還處在封閉期,不敢或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感,要給學生一個適應的過程,循序漸進的去引導,去激發(fā)。比如組織學生幫助貧困學生、給敬老院捐雞蛋、掃樓道,這樣好的活動對學生的情感道德方面有積極的正面影響,使學生的心靈得到觸動,從中能夠切實的體會到做人的道理。還有一年中,有許許多多的節(jié)日,感恩節(jié)、父親節(jié)、婦女節(jié)、雷鋒紀念日等等都可以組織學生過節(jié)。雖然有些學生還是處于一個旁觀者,做起來也感到別扭,但“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久而久之,他們冰冷的心漸漸的被融化。
同時,重視課堂中的德育。所有的學科都應與思想品德課進行學科整合,每一個學習內(nèi)容都有德育教育的體現(xiàn)。比如說,英語課,在學習“I m sorry!”一句話的時候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在平時一定要使用禮貌用語,做個講文明的好孩子;語文課,在學習《董存瑞》一課,要向?qū)W生滲透我們要熱愛祖國。珍惜生活。體育課,我們可以學習奧運健兒刻苦訓練的拼搏精神,忍著傷痛為國爭光的偉大;品社課,我們要提升環(huán)保意識;軍訓中讓學生體味集體的力量和集體榮譽感……
總之,班主任要想把班級管理工作做的有條不紊,就必須掌握管理藝術(shù),通過自身的榜樣與獨特的魅力與學生達成卓有成效的共識,攜手并進,讓“服”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