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wèi)麗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設施和素質教育的推進,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已經(jīng)開始引入生本理念,即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保障學生基本閱讀量和閱讀能力。而教師則要扮演好指導組織角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積極性,通過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促進其綜合語文素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高中語文;閱讀效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3-0023-01
閱讀是語文教育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能培養(yǎng)學生人文文化素質。但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育體制影響,依舊運用講授式教學占據(jù)課堂主要位置,而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逐漸喪失對閱讀的興趣不利于提高閱讀教學效果。本文將針對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尋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
一、學生整本閱讀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語文整本書閱讀活動,在豐富學生知識、提升閱讀涵養(yǎng)的同時,還能夠提升高中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成績。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學生在進行語文整本書閱讀時會按照自身的喜好選擇書籍,而對那些興趣不大并且必須閱讀的書籍不夠重視。有一些學生在閱讀那些不感興趣的書籍時,沒有感情投入達不到“整本書閱讀”的效果。還有一些同學面對這類書籍僅僅選某一篇章來讀,由于對一本書局部閱讀與整體閱讀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這種閱讀方式遠遠達不到教學的要求。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必須加強整本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整本書的中心思想和所反映的社會局面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比如;在高一時期我們要求學生閱讀《活著》《塵埃落定》《額爾古納河右岸》這三本風格不同的書。這些書既能夠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又可以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每一本書都有很好的教學價值。但是實際上大多數(shù)學生僅僅閱讀《活著》一書,對另外兩本書興趣很低閱讀時也是大致翻翻,對書籍中心主旨和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等方面不甚了解,更不用說理解其中更深層次的東西。這樣的閱讀方式,談何能力提升?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必須制定有效策略,在語文整本書閱讀中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
二、提升學生整本閱讀效果的有效方法
為了解決學生整本書閱讀效果不好的問題,在加深學生對相關書籍了解的基礎上,有效提升高中學生語文閱讀和學習的能力,我們嘗試著使用了以下的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利用導讀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在進行閱讀指導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心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按照學生心理變化趨勢選取語文書籍,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相關書籍,確保學生語文閱讀水平有進一步提升。我們以《活著》和《塵埃落定》這兩本書籍為例,它們的內容和中心思想完全不同,通過大致瀏覽,大多數(shù)高中生偏愛閱讀前者,對后者的喜愛程度較低,這影響了他們對書籍的整體了解。對此,教師可以采取“創(chuàng)建導讀模式”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驅使學生深入閱讀整本書。在學生閱讀之前,老師可以通過“導讀”來幫助學生了解書籍的中心主旨和故事情節(jié),學生在大致了解的前提下,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閱讀,就會減少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情節(jié)不明晰、重復閱讀的問題,不至于削弱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塵埃落定》一書,其故事具有較重的歷史色彩,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書中故事的發(fā)生時間、書中所描述的西藏人民的生活環(huán)境和制度等知識,使得學生對書中所出現(xiàn)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關系等有一個雖然粗略的了解,潛意識中提高學生對該書的興趣,從而達到提升整本書閱讀效果的目的。
2.從整體角度進行整本書閱讀指導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實施整本書閱讀對于提升學生閱讀效率和寫作能力的作用不可小覷。大多數(shù)高中語文教學的篇目都需要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因此我們說,提高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能力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如何讓整本書閱讀既全面又高效?那就需要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前從整體角度進行有效指導。我們仍以《塵埃落定》為例,閱讀時,我們可以引導高中生采取“三步閱讀”方式進行。所謂的“三步閱讀”顧名思義就是按照三個步驟進行書籍閱讀。第一步,初步了解,即老師指導學生對書籍各個篇章的題目、故事發(fā)生環(huán)境和人物關系等方面有一個簡要了解,這一步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對整本書形成初步的了解,提升學生閱讀中各章節(jié)之間的可銜接性。第二步,淺閱讀,即學生對整部書籍進行粗淺閱讀,短時間內了解書中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趨勢。第三步是深層閱讀,即對書籍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將前兩步所了解的故事發(fā)生環(huán)境和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趨勢與文章中各部分所表達的主題思想進行有效結合,深入分析文章中隱晦和難懂的部分,深刻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中心主旨。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將自身所處社會與書中描述的場景、內涵等方面進行有效結合,通過閱讀對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和相關人員地位等方面做全面的把握。
3.按照學生對書籍的需求進行整本書閱讀指導
為提升整本書閱讀的效率,指導者明確學生的需求至關重要,因為在學生需求性大的條件下進行整本書閱讀,不僅僅能夠提升整本書閱讀效率,還可以減少書籍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全面提升書籍閱讀的全面性。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額爾古納河右岸》閱讀時,需要按照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趨勢進行整本書閱讀,降低書籍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性。由于此書是描述鄂溫克族人的人生,很多學生對這部作品的寫作背景以及書中人物的社會環(huán)境、風俗人情等了解程度很低,導致他們對這部書籍的閱讀興趣較低,效率不高。因此,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按照自身思維創(chuàng)建閱讀情境,并通過網(wǎng)絡或者查閱圖書資料,使學生深入了解書籍中的歷史環(huán)境,從而提升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興趣。
三、結語
整本書閱讀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質。但是我們教師也應該看到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此,必須加強對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研究,推動高中語文教學科目優(yōu)化改革。
參考文獻:
[1]王永剛.如何通過改變閱讀理念提高語文閱讀效率[J].讀書文摘,2015(20).
[2]周海萍.找準文本解讀突破口,提高課堂閱讀效率[J].學周刊,2017(13).
[3]杜建峰.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提升課外閱讀品質[J].中學語文,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