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話題引領是高考英語復習的新嘗試。教師可以話題為主線重組高中英語教材,讓師生以科學的復習觀開展同一話題下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提升復習質(zhì)量和效果。文章對話題整合復習的可行性依據(jù)和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話題主線;歸類閱讀;復習廣度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3-04
作者簡介:繆曉穎(1975—),女,福建連江人,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學德育處副主任,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一、話題整合復習的可行性依據(jù)
1.以話題為主線的整合復習基于《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
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語教材正是遵循《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理念,以“話題—功能—結(jié)構(gòu)—任務”為編寫設計的思路,話題涵蓋了學生學習生活、社會交往、人文關懷等諸多方面,構(gòu)建學生對語言學習、社會活動的認知,符合“對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統(tǒng)一的特點”。
因此教師可以對照新課標的知識脈絡,創(chuàng)造性重組教材,以話題引領進行歸類,提綱挈領,帶動話題之下的詞匯復習、功能句型、關聯(lián)語法、閱讀文本和書面表達,擺脫以往按單元按部就班的看似有序?qū)崉t凌亂的復習模式。
2.以話題為主線的復習教學順應新時期“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
話題教學復習在“一體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的框架指導下,以“學生長期學習儲備”的“必備知識”為核心基礎,引導學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主動建構(gòu)知識體系。以話題引領的復習,既立足教材根本,又打破了教材編排,讓教材有新內(nèi)容、新高度、新活力,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合作探究中整合話題、延伸話題,扎實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yǎng)“關鍵能力”——“強調(diào)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等學生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發(fā)展社會的至關重要的能力”。
經(jīng)過整合后的話題單元,條分縷析,綱舉目張。我們根據(jù)高考大綱和教材內(nèi)容,將高一、高二8本書40個單元整合成24個話題單元,如 “人物外貌與性格、學校生活、健康與醫(yī)療、體育運動、節(jié)假日活動、交通與旅游、自然與環(huán)境”等。這樣的編排專題性強,語料集中,舊瓶裝新酒,增加了復習的新鮮度,易于提振學生復習的精氣神。這恰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不同情境下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復雜任務,具有扎實的學科觀念和寬闊的學科視野,并體現(xiàn)出自身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等內(nèi)化的綜合學科素養(yǎng)。”
有了科學的課程設計理念和穩(wěn)健的復習方案的引導,“學生能夠在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和素質(zhì)養(yǎng)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高考復習,即便拎起“千絲萬縷”,也能將其變成“一條彩綢”舞出學科特色。下文將以“人物外貌與性格”單元為例,探討“話題整合在英語高考復習中操作的可行性”。
二、話題整合復習的可行性探討
1.歸類話題,巧用思維導圖,激活高考復習潛能
英國語言學家通過實驗得出結(jié)論:學習詞匯分類比不分類效率高出1倍?;谠掝}歸類之下的單元詞匯學習,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喚醒學生對話題詞匯的記憶,“串珠成線、結(jié)線成網(wǎng)、套環(huán)成鏈”,形成知識的邏輯關系,使學生的知識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并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
以“人物”為核心詞,建構(gòu)思維導圖,由此拓展到外貌、性格、職業(yè)屬性等要素,展開“頭腦風暴”,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思考相關詞匯,輔之以詞匯變化、詞義拓展、詞語搭配、名言警句等。依此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回憶已學知識,通過互助合作及時補缺補漏,完善充足的語料儲備。
2.研磨真題,話題歸類閱讀,提升高考復習效度
高考真題中關于人物類的閱讀文本不勝枚舉。我們借助網(wǎng)絡收集、歸類多年來的高考真題中同類主題的文章,讓學生在限時閱讀中磨煉閱讀微技能,如對細節(jié)信息的轉(zhuǎn)化抓取、文段推理、主旨大意的確定、猜測詞義等。這樣的高考真題語料純正,題目設計針對性強,可以讓學生在實戰(zhàn)訓練中找到解題的方向,增強解題能力,豐富語言素材,提高復習的效度。
同時將同一話題的內(nèi)容放在一起復習,相關詞匯、句式或表達多次復現(xiàn),在語境中復習鞏固單詞,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會理解得更透徹,記憶得更牢固。通過大量地道的閱讀語料“輸入”,學生得到潛移默化的“習得”,語言的“輸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3.深耕話題,聽說讀寫并進,拓寬高考復習廣度
歷年高考真題是專家們在海量鮮活、具有時代感的地道外刊中千挑萬選出來的優(yōu)質(zhì)篇章,是豐富的課程復習資源,可以保障高三英語復習課程的順利實施。將歷年高考真題的閱讀與完型兩大題型的文本集中,進行“分類”“改造”,按主題、體裁、難易分類,組成“閱讀文本群”,為話題復習教學提供資源庫。分類閱讀,材料不能一次性消費。對于好的篇章,要精讀、要深耕、要挖掘,依托這些篇章做成話題討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話題,讓高三的復習生動閃亮起來,不再疲于題海中。
例如,借助2015·北京卷A篇“The Boy Made It!”一文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在暴風雪中迷了路,但他不畏艱難,利用在電視中學到的野外生存知識逃離了困境。教師在限時閱讀練習之后,可以設計討論話題如下:問題一,對英語程度一般的學生,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告訴全班同學這個男孩的故事,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主旨大意;問題二,對英語程度較好的學生,引導學生總結(jié)小男孩身上的閃光點,并舉例說明。問題三,對英語學習領先的學生,可以激發(fā)學生基于文本基礎上的拓展: 小男孩的閃光點給了你什么啟發(fā),你遇到過和他一樣的經(jīng)歷嗎?所以,高考英語的復習課堂不應只是練習強化的課堂,還應該巧用高考真題的閱讀文本,在課堂上可以基于話題,激發(fā)各個層次的學生會說、能說;在“說”之后,引導學生“寫”,開展“話題寫作”:你班上將舉行“我要告訴你——一個不平凡的TA”故事比賽,請你寫一份參加比賽的申請信,報名參加這項活動,信的內(nèi)容包含:①你選擇演講的人物;②人物身上的閃光點;③簡單概述一件事來表現(xiàn)人物的閃光點。
有了充足的詞匯儲備、句型基礎,有了“讀”階段的豐富模板,有了“說”階段的素材積累,學生在寫作上就不會感到枯燥無物,自然信手拈來了。
在高考回歸“國考”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復習備考教學更應該立足基礎,與新思路同頻,主動與“四翼”(“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合拍,跳出教材、整合教材,活用優(yōu)質(zhì)試題,關注學科領域最新進展,注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多思方法,多慮成效。
三、結(jié)語
以話題帶動高三英語復習教學是一項有益的嘗試。立足一個話題,通過詞匯、閱讀、口語、寫作等語言訓練,不斷學習和總結(jié),不斷強化話題。在教師的有效引領下,學生可以將話題講深談透,純正豐富的閱讀文本可以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量,促進閱讀思維,讀寫結(jié)合,提高發(fā)現(xiàn)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學科思維能力,發(fā)展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梅德明.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姜 鋼.探索構(gòu)建高考評價體系 全方位推進高考內(nèi)容改革[J].教育革新,2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