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生
摘 要:該文以營造杉木速生豐產(chǎn)林為研究目的,對杉木造林技術(shù)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造林地選擇、林地清理、壯苗選擇對促進杉木生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除草、施肥、修枝等具體杉木撫育管理技術(shù),為營造杉木速生豐產(chǎn)林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杉木;造林;速生豐產(chǎn);管理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72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0-0094-02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gy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iu Jinsheng
(Meil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in Datian County,F(xiàn)ujian Province,Dation 365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has focu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ast growing and high yiel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its afforestation, finding the selection of cultivation plot, cleaning way of cut-over land, picking of stronger seeding are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the growing of Chinese fir. And then, some managements, including weed moving, fertilization, pruning, are also put forward. The paper is beneficial for guiding high yield forest of C. lanceolata with fast speed.
Key words:Cunninghamia lanceolata;Afforestation;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forest;Management technology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又名沙樹、刺杉、香杉,松柏目杉科喬木,樹最高可達30m以上,灰褐色樹皮,花期4月,其中雄球花呈圓錐狀、雌球花單生,球果10月下旬成熟,為亞熱帶樹種,喜光喜濕,耐寒性大于耐旱性。在我國長江流域、秦嶺以南地區(qū)分布栽培最廣,溫度適應(yīng)范圍較廣,最低氣溫-17℃,最高氣溫為40℃,具有生長快、抗蟲耐腐、經(jīng)濟價值高等優(yōu)勢,是我國南方地區(qū)常見的優(yōu)良速生商品用材樹種之一[1,2]。
隨著市場對用木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如何在不破壞我國有限的寶貴原生森林資源的情況下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用木需求已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3]。杉木作為一種生長速度快,經(jīng)濟價值高的商品樹種得到了廣泛的青睞[4]。文章通過對杉木種植管理技術(shù)分析,期望為杉木種植發(fā)展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1 種植技術(shù)
1.1 合理選擇種植地塊 杉木相對于一般樹種來說,對土壤要求較高,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并且要求土壤溫差小,主要原因在于杉木沒有明顯的主根,側(cè)根比較發(fā)達,雖然再生能力較強,但穿透力較弱,因此在杉木種植時,需要做好對種植地塊的合理選擇。在發(fā)展杉木的優(yōu)良地區(qū),應(yīng)選擇山?jīng)_、山腳、谷底、陰坡進行杉木種植,嚴禁在山坡上部、陽坡、山脊處進行杉木種植[5]。強調(diào)分類經(jīng)營,以短養(yǎng)長,以經(jīng)營中小樹徑的杉木為主,已大徑材為輔,有效提高杉木輪伐期的多樣性,既提升了杉木的經(jīng)濟效益,又保證了木材質(zhì)量。
1.2 林地清理 對選擇地塊進行整修,傳統(tǒng)方法是火燒煉山清理法,較為簡單實用。首先,在種植之前,將林地上灌木叢、雜草、藤木進行砍伐清理,并進一步暴曬,隨后進行焚燒處理,實施煉山。值得注意的是,為保證安全,煉山應(yīng)選擇風(fēng)小、陰天進行。為有效保持水土,需要采用穴墾的方式進行整地,挖穴時可根據(jù)實際種植密度進行梅花點狀挖穴,穴深一般控制在35cm左右,穴寬控制在40~50cm。
在林地清理上,傳統(tǒng)的火燒煉山清理方法雖然操作簡便,清理效果好,但火燒的方式會嚴重破壞林地土壤結(jié)構(gòu),地表土壤中的一些有益微生物會被高溫烤死,有機質(zhì)被礦化,從而加劇了林地土壤板結(jié),這是造成林地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6]?;诖耍梢赃x擇另一種方法,即先將目標林地上的灌木、藤條加以清理,并挖掉粽葉蘆芒、雜芒等惡性雜草,隨后沿著山體等高線布置的種植行,對雜草雜灌進行歸堆處理,然后在種植帶上實施挖穴整地,不需再進行火燒煉山。
1.3 種植移栽 在杉木種植移栽過程中,首先要合理選擇杉木苗,杉木苗要健康茁壯的一年生杉木苗,并且至少要達到2級苗標準,苗徑粗直,頂牙飽滿且呈紫紅色,根系較為發(fā)達,尤其注意側(cè)根須根要多,并且沒有損傷現(xiàn)象,其次進行合理地種植密度選擇,如果是首次種植,密度控制在3600株/hm2,行距1.67m×1.67m為宜,于每年1—3月份種植,最好在陰天雨后種植,這樣有助于幫助杉木苗盡快適應(yīng)新的生長環(huán)境。具體種植時應(yīng)掌握“三踩二埋一提苗”的原則,確保種植的杉木苗端正,并以深栽為宜,從而有效提升杉木苗抗旱抗風(fēng)能力,種植放苗時注意不要出現(xiàn)窩根問題,保證杉木苗根系舒展,充分細致的進行回土操作,并予以適當?shù)膲簩?。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種植過程中要保護好杉木苗的根部,以免影響后續(xù)杉木苗的成活率。
2 管理技術(shù)
2.1 除草中耕管理 在造林后的前3年中,每年都需要進行至少3次的除草撫育工作,第1次在4月份進行,主要是擴坑;第2、3次在6、9月份進行,主要是除草,并結(jié)合當?shù)貙嶋H降水量、溫度靈活調(diào)整除草撫育次數(shù),在除草方式上可選擇41%的草甘膦進行化學(xué)撫育,效果良好。第4年需要完成至少2次除草撫育,最好結(jié)合中耕除草追肥同步行進,并對杉木根際萌發(fā)的枝條加以清理,在造林初期,杉木幼苗的根系都處于較淺狀態(tài),因此只適合進行淺鋤,隨著樹齡增加,可以加大鋤地的深度,從原來的7~10cm加深到10~15cm。
2.2 施肥 杉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養(yǎng)料,因此定期做好施肥處理十分重要。施肥一般分為2種,即基肥與追肥。主要在杉木苗種植時進行,包括有機與無機肥料2種,可將2者進行混合使用,有機肥可選擇草木灰等農(nóng)家肥,無機肥可選過磷酸鈣等。具體施肥時應(yīng)在距杉木植株25cm左右兩側(cè)進行穴施處理,并保證肥料與穴底土壤進行充分的混合。第2年需要對其進行追肥,一般與除草松土一起進行。有條件的在第1次完成撫育后即可進行追肥處理,以速效復(fù)合肥為主,促進杉木幼苗快速生長。
2.3 梳枝修剪 杉木在進入生長期之后,對于某些杉木的根際部分來說,會存在很多的潛伏芽,如果在移栽的過程中存在埋深比較淺的問題,會使得根際部分處于裸露的狀態(tài),從而導(dǎo)致在杉木的根際部分萌發(fā)出大量多余的枝條,如不對這些多余的枝條及時進行修剪,會嚴重影響杉木的生長狀況[7]。因此需要采取多種方式做好對萌蘗枝條的處理,第1種方式是直接剪除,在具體進行修剪的過程中,需要對倒地的幼樹苗進行扶正,嚴禁傷及杉木的頂芽與樹皮,針對過密的枝條也要進行相應(yīng)的梳枝處理,從而增強杉木林的透光性;第2種方式是厚土培蔸對其進行掩埋,從而有效防止?jié)摲康拿葎影l(fā)芽,為杉木上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2.4 成林撫育 在第5~6年期間,需要做好成林撫育管理。首先做好追肥。具體追肥可以采用穴施法,即是在2棵杉木之間進行挖穴處理,穴深20~25cm,然后進行施肥、覆土處理;在施肥時間選擇上,最好在雨后,施肥前應(yīng)將周圍雜草雜灌處理干凈,以免影響最終的施肥效果,追肥時要保證氮、磷、鉀的均衡性,尤其是在磷肥使用方面,最好選擇鈣鎂磷肥,一般情況,每穴施肥量控制在300~400g即可。其次在成林后還應(yīng)做好間伐撫育,在實際的杉木種植中,幼林進入郁閉期2~3年后,林木彼此間的強弱逐漸顯現(xiàn),如會出先“壓木現(xiàn)象”發(fā)生,因此,為使得整體林木生長的平衡協(xié)調(diào)性得到進一步保證,需要做好撫育透光間伐工作。具體來說,需要結(jié)合當?shù)厍闆r做好成林的撫育間伐工作,通常情況下是在第8年進行第1次的成林撫育間伐管理。在間伐方式上,一般選擇杉木下層進行撫育間伐,即是通過采伐林冠下層木,遵循“砍小留大、砍彎留直、砍密留疏”原則,將林間枯死木、病腐木加以清除,對健康通直的杉木加以保留,避免出現(xiàn)壓木現(xiàn)象,完成間伐之后需要將郁閉度控制在0.6~0.7之間。如果在完成第1次間伐的4~6年之后,仍出現(xiàn)林木互相擠壓的問題,需要進行2次間伐,以培育中徑木材為目標,針對輪伐期14年以上的林木,保留株數(shù)在1050~1500株/hm2,而對于輪伐期14年以下的林木,保留株數(shù)在650~1950株/hm2為佳。在16年之后,可以進行1次擇伐,保留杉木大徑材750株/hm2左右,樹齡達到26年,可以全面皆伐。
3 小結(jié)
杉木作為速生林建設(shè)的主要品種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經(jīng)濟價值,在藥用方面也有很好的應(yīng)用價值[8]。因此做好對杉木種植管理技術(shù)的實施,實現(xiàn)全過程的杉木種植管理控制,對于提高杉木林經(jīng)濟效益,增加農(nóng)民收入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式斌.解析杉木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J].低碳世界,2015(14):308-309.
[2]毛年舟.淺析杉木栽培管理技術(shù)[J].中國農(nóng)業(yè)信息,2011(11):113-114.
[3]黃建超.杉木種植管理技術(shù)探討[J].農(nóng)業(yè)與技術(shù),2013(5):77-78.
[4]柯志軍,吳道圣.跡地人工更新的樹種選擇與造林技術(shù)[J].林業(yè)實用技術(shù),2005(7):15-16.
[5]李秀琴.造林地坡形和坡位對厚樸純林和混交林生長的影響[J].防護林科技,2017(2):17-18,32.
[6]薛立,向文靜,何躍君,等.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對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響[J].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2005(8):1417-1421.
[7]陳孝丑.不同修枝強度對杉木干形的影響[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7(3):87-88.
[8]曹光球,曹子林,林思祖,等.不同立地閩粵栲群落藥用植物種群數(shù)量特征[J].福建林學(xué)院學(xué)報,2008,28(2):106-109.
(責(zé)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