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超永
高血壓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高血壓具有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的特點, 極易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 患者不僅要承受生理上的痛苦, 心理更是承受著極大的壓力[1]。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壓變化不僅提高了其生活質量更是控制了疾病的發(fā)展。動態(tài)血壓檢測不僅有效的反應出了血壓的水平, 更是反應出了血壓波動的狀態(tài), 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科學的依據[2]。此次研究給予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血壓檢測的方法, 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討論?,F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55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納入本次研究作為動態(tài)組, 另選取同期到本院體檢且血壓正常的155例老年人作為正常組。正常組中男73例, 女 82例;年齡62~78歲, 平均年齡(70.0±6.5)歲。動態(tài)組中男70例, 女 85例;年齡61~79歲, 平均年齡(70.0±6.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動態(tài)血壓檢測的方法。①在患者左上臂的部位綁好縛袖帶, 在自動充氣完成之后就可以對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進行測量;②測量的時間為6:00~22:00, 22:00~6:00, 分別間隔0.5、1 h對血壓進行測量。③測量參數的標準:a.測量應取24 h內舒張壓及收縮壓的平均值;b.對患者白晝血壓進行測量;c.對患者夜間血壓進行測量。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收縮壓與舒張壓的24 h平均值、白晝平均值、夜間平均值及晝夜間節(jié)律水平進行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動態(tài)組收縮壓的24 h平均值、白晝平均值、夜間平均值、晝夜間節(jié)律明顯高于正常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舒張壓的24 h平均值、白晝平均值、夜間平均值、晝夜間節(jié)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動態(tài)血壓檢測情況比較(±s, mm Hg)
表1 兩組動態(tài)血壓檢測情況比較(±s, mm Hg)
注:與正常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24 h平均值 白晝平均值 夜間平均值 晝夜間節(jié)律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動態(tài)組 155 149.5±9.5a 74.7±6.9 161.4±9.7a 74.5±6.7 141.5±9.2a 73.5±6.6 0.06±0.02a 0.10±0.06正常組 155 119.8±8.9 73.7±6.5 124.5±9.0 75.3±6.8 109.7±8.8 75.0±7.0 0.04±0.01 0.09±0.03 t 28.405 1.313 34.719 1.043 31.098 1.941 11.136 1.85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動態(tài)血壓檢測血壓增加的程度與持續(xù)的時間和靶器官的損害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3], 在檢測的過程中, 不管檢測者是不是患有高血壓病史, 當白天動態(tài)血壓檢測血壓>140/90 mm Hg且持續(xù)時間>6 h, 就會給心臟等器官造成很大的壓力;當檢測者患有高血壓疾病時應根據檢測的結果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避免疾病發(fā)展惡化;當沒有高血壓疾病史的檢測者在檢測過程中檢測到這種情況時應給予高度的重視, 并定期進行檢測, 避免發(fā)生意外。
此次研究納入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均未出現腦梗死、心肌梗死等靶器官受損的現象, 實施動態(tài)血壓檢測后動態(tài)組收縮壓的24 h平均值、白晝平均值、夜間平均值、晝夜間節(jié)律明顯高于正常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收縮壓在持續(xù)性上升的基礎上, 機體脈壓也在不斷的增加, 對患者的腎功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進而出現腦血管類病癥、左心室肥大、動脈硬化的癥狀[4-8]。在實施動態(tài)血壓檢測之后,可以通過血壓變化來掌握患者血壓的情況, 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后不僅避免靶器官受到損傷同時也提高了治療的效果,保證了患者的預后。進一步的進行研究后發(fā)現,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值在夜間下降的幅度并不大, 晝夜節(jié)律比較規(guī)律,個別患者在夜間會發(fā)生血壓上升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應根據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檢測結果給予針對性的降壓藥物進行治療。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在常規(guī)時間用藥治療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因此在用藥時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用藥, 對機體血壓值進行控制的情況下避免腎臟、心臟、腦部不能得到充足的血液[9-15]。通過積極的藥物進行治療后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
常規(guī)測血壓的方法只是在固定的一個時間段進行檢測,然而不同時間點血壓的波動也各不相同, 所以常規(guī)檢測方法不能有效的反應出治療的效果, 只能反應出醫(yī)療行為, 而動態(tài)檢測的方法不僅科學有效的反應出了患者真實的血壓值, 進而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更是為治療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總之, 動態(tài)血壓檢測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對機體收縮壓異常情況進行動態(tài)的檢測后根據檢測的結果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血壓,從而將晝夜間的節(jié)律維持在正常水平, 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保證了治療的效果, 動態(tài)血壓檢測為后期的治療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1] 楊法, 蘇明蘭 , 李小珠, 等. 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動態(tài)變化與心率變異的相關性. 吉林醫(yī)學, 2016, 37(6):1310-1311.
[2] 魏藝, 賈秋蕾 , 胡元會, 等. 老老年高血壓患者靜息心率與動態(tài)血壓水平相關性研究.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4, 12(9):771-775.
[3] 常頌桔, 楊波 , 王洪雄, 等. 干預血尿酸水平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一級終點事件的研究. 重慶醫(yī)學, 2014, 11(24):3146-3148.
[4] 張帆, 楊志杰, 張保麗, 等. 老年高血壓中醫(yī)證型與血壓變異性關系初探. 西部中醫(yī)藥, 2015, 28(9):85-87.
[5] 包曉紅, 李長龍, 鄒劍杰 , 等. 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與卒中、左心室肥厚及對頸動脈IMT增厚的關系. 重慶醫(yī)學,2016, 45(4):533-535.
[6] 楊湘鄂, 陳志剛, 唐發(fā)祥, 等. 老年高血壓患者腎內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及動態(tài)血壓變異性臨床分析.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3, 22(4):207-210.
[7] 陳志剛, 代英, 龍濱, 等. 超聲檢查老年高血壓患者腎內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及動態(tài)血壓變異臨床分析. 西部醫(yī)學, 2012,24(4):721-723.
[8] 劉鈺. 同步動態(tài)心電圖、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分析在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6):68-69.
[9] 秦愛梅, 周桂芳, 駱雷鳴, 等. 高齡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血壓和動態(tài)心電圖特點及臨床分析.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08, 7(2):124-127.
[10] 劉鴻偉. 動態(tài)血壓檢測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價值分析.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5, 3(12):28-29.
[11] 洪樂鳳, 楊英霞, 洪曉英, 等.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效果.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03, 3(6):34-36.
[12] 陳鎮(zhèn)輝, 方翰良. 288例老年人高血壓動態(tài)血壓檢測結果臨床分析. 福建醫(yī)藥雜志, 2010, 32(6):127-129.
[13] 劉陳先. 82例伴睡眠障礙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24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臨床分析.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08, 30(1):36-37.
[14] 楊光. 動態(tài)血壓檢測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價值分析. 醫(yī)學信息, 2015, 28(46):393-394.
[15] 周月琴, 顧志華, 金鋒, 等. 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動態(tài)血壓檢測的分析. 醫(yī)學信息(中旬刊), 2011(8):4158-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