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碩
伴隨尿液分析儀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尿液干化學法測定白細胞已經成為尿液檢驗的常規(guī)項目, 為臨床更好開展尿液分析, 節(jié)省了許多的人、物力。但受制于自身方法學與現(xiàn)階段技術, 尿液分析儀僅能對尿液相關理化特征進行監(jiān)測, 而對于有形成分, 如白細胞等, 則較難進行準確的評價, 任何對理化特征造成干擾的因素, 均可能造成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結果, 最終引發(fā)漏診或誤診[1]。針對尿沉渣鏡檢法而言, 其盡管能夠對尿液當中的白細胞進行監(jiān)測, 但如果白細胞已崩解, 仍然無能為力。為了能夠更好的找出兩種檢測方法的異同點, 探究兩種方法的應用效果與價值, 本次研究特選取了496例尿液標本, 就上述內容作一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496例患者, 其中男174例,女322例, 年齡20~51歲, 平均年齡 (30.4±6.87)歲。用尿液分析儀(拜耳Clinitek-500型)及與之配套試劑, 尿沉渣刻度離心管, Olympus光學顯微鏡, 尿沉渣定量計數板。
1. 2 方法
1. 2. 1 尿液干化學法 取10 ml新鮮尿液, 充分混勻, 用檢測試紙條, 完全浸沒, 然后馬上將其取出, 輕輕將殘余尿液拭去, 把試紙條放置在儀器內, 用儀器自動進行監(jiān)測, 最終檢測結果為:-、±、+、++、+++、++++。如果檢測結果>+, 即為陽性。
1. 2. 2 尿沉渣鏡檢法 取新鮮尿液10 ml, 充分混勻, 將其置于尿沉渣刻度離心管中, 離心處理, 1500 r/min, 時間為5 min, 將上清液去除, 僅留下尿沉渣, 即0.2 ml。取1滴尿沉渣, 即 15~20 μl, 沖入尿沉渣 , 定量計數板 , 后用低倍鏡對其進行細致觀察, 用高倍鏡計數, 即1 μl計數區(qū)內具有的白細胞數量, 若白細胞數>20 μl, 即確定為陽性。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尿液干化學法的白細胞陽性率為11.90%(59/496), 而尿沉渣鏡檢法的白細胞陽性率為13.31%(66/496), 尿沉渣鏡檢法的白細胞陽性率略高于尿液干化學法, 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485,P>0.05)。尿液干化學法的白細胞陽性59例, 尿沉渣鏡檢法的白細胞陽性66例, 符合率為89.39%。尿液干化學法和尿沉渣鏡檢法的白細胞均陽性、陰性分別占9.07%(45/496)、83.87%(416/496)。同時, 兩種檢測方法的陽陰性結果存在彼此交叉的情況, 尿液干化學法陽性而尿沉渣鏡檢法陰性占2.82%(14/496), 尿液干化學法陰性但尿沉渣鏡檢法陽性占4.23%(21/496)。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的尿液白細胞檢測結果分析(n)
在診斷泌尿系統(tǒng)疾病及尿路感染疾病時, 用尿液白細胞來檢測, 有著良好的診斷價值。針對尿液干化學法而言, 用其監(jiān)測尿液白細胞, 快速且簡便, 乃是當前常規(guī)檢查中一種比較理想且常用的篩選手段, 而對于尿沉渣鏡檢法來講, 其具有客觀、準確的優(yōu)點, 能夠對尿液白細胞數量進行定量分析, 擁有尿液干化學法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與作用。因尿沉渣鏡檢法與尿液干化學法所采用的原理完全不同, 因此, 在實際檢測中, 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結果差異。針對尿液干化學法而言, 其原理就是在所使用的白細胞檢測試紙模塊上, 添加有重氮鹽, 另外還有吲哚酚酯, 在尿液中, 白細胞胞漿內的粒細胞受酯酶作用, 吲哚酚酯會將吲哚酚游離出來, 而游離出的吲哚酚會和重氮鹽發(fā)生反應, 進而形成呈紫色形態(tài)的縮合物, 其顏色的深淺與粒細胞多少之間呈現(xiàn)出明顯的正相關[2-6]。針對粒細胞酯酶而言, 其在粒細胞中較為多見, 僅有較少部分處于單核細胞中, 因此, 其并不存在于淋巴細胞,由此表明, 尿液干化學法多用于粒細胞的測定。任何對粒細胞酯酶活性造成影響的因素, 均會對干擾尿液干化學法所測定的白細胞結果造成影響, 對于甲醛防腐尿液而言, 其能夠使原本的白細胞呈現(xiàn)為假陽性, 另外, 甲醛防腐尿液如果應用諸如呋喃坦啶等藥物時, 同樣能夠使尿白細胞以假陽性而呈現(xiàn), 另外, 因上皮細胞有著相似于粒細胞的酯酶, 可能是結果以假陽性而呈現(xiàn)。在尿液中, 由于含有數量較多的慶大霉素或者是先鋒Ⅳ, 另外, 尿蛋白>5 g/L, 或深棕色尿、乳糜尿等, 均會造成尿白細胞呈假陰性, 或者是陽性減弱;如果進行了腎移植手術, 或存在免疫性疾病, 會發(fā)生一定的排斥反應, 此時, 尿液中的白細胞通常主要是淋巴細胞, 由于其沒有粒細胞酯酶, 因此會呈現(xiàn)假陰性結果。
針對尿沉渣鏡檢法而言, 因其所運用的是定量沉渣計數板與定量離心管, 所以, 能夠對尿液白細胞數量進行系統(tǒng)分析, 還能在顯微鏡作用下, 對白細胞進行直觀分析, 如此一來, 不僅能有效避免由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與試紙帶模塊不反應所導致的結果假陰性, 而且還能規(guī)避上皮細胞所引發(fā)的假陽性結果[7-11]。但需指出的是, 尿沉渣鏡檢法能夠對白細胞形態(tài)進行直接觀察, 所以, 如果尿液pH值發(fā)生變化等, 均會導致白細胞崩解, 而此時會造成假陰性結果。通過本次研究可知, 尿沉渣鏡檢法的白細胞陽性率略高于尿液干化學法,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485,P>0.05);其中, 尿液干化學法陽性而尿沉渣鏡檢法陰性占2.82%(14/496), 其中,8例女性患者通過鏡檢得知, 尿液中以上皮細胞居多, 由此可推測, 患者尿液已經被污染, 污染源為陰道分泌物, 此時,讓患者再次留取中段尿, 經尿液干化學法測定, 呈陰性, 此類患者可能會被誤診。尿液干化學法陰性但尿沉渣鏡檢法陽性占4.23%(21/496), 針對此部分患者而言, 如果不運用顯微鏡來協(xié)助檢查, 易出現(xiàn)漏診情況。
綜上所述, 尿液干化學法和尿沉渣鏡檢法檢測原理不同,實際檢測性能各有優(yōu)缺, 因此將二者聯(lián)合進行檢測, 可以相互補充與印證, 能夠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度。
[1] 劉曉, 王濤, 謝娜. 聯(lián)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觀察.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16(74):106.
[2] 趙生敏, 高弘 , 文振宇. 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研究. 醫(yī)學信息, 2015, 28(50):72-73.
[3] 詹鈾超, 雷艷英, 藍惠森. 尿液干化學法聯(lián)合尿沉渣鏡檢法在白細胞檢驗中的應用.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7, 38(6):685-686.
[4] 胡麗琴. 聯(lián)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 中國農村衛(wèi)生, 2015(12):34.
[5] 韓講. 聯(lián)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 臨床研究, 2017, 25(10):192-193.
[6] 范永麗. 聯(lián)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4(9):769-771.
[7] 李繼英. 聯(lián)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研究. 醫(yī)學信息, 2014(39):509.
[8] 黃婧. 聯(lián)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22(2):84-85.
[9] 鄭光祿. 聯(lián)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 蛇志, 2017(4):411-412.
[10] 路娜. 聯(lián)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7, 15(21):157-158.
[11] 韓德勇. 聯(lián)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研究.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 14(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