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力超 吳桂林 林紅坤 龐曉文 曾斯璐 蔡 伯
(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醫(yī)醫(yī)院 湛江 524043)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臨床特征的內分泌科常見疾病,主要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生物作用受損引起,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約占90%,是糖尿病典型的發(fā)病類型[1]。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處于較高水平,若不及時加以控制,易導致眼部、腎臟及血管等組織的慢性損害,從而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伏格列波糖片與阿卡波糖片是臨床常用降糖藥物,可對患者機體內血糖水平進行控制,但關于兩種藥物對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預后等方面的影響,目前臨床尚存在爭議[2]。為此,本研究將兩種藥物用于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旨在為臨床用藥提供一定理論依據(jù)。
從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9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05年公布的《糖尿病診療標準》中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排除伴有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嚴重腎功能障礙、精神疾病及肺源性心臟病者,將本研究所選患者按照隨機簡單抽樣法分為兩組,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34~69(48.53±3.22)歲;病程1~8(4.37±1.02)年。研究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35~70(49.02±3.17)歲;病程1~9(4.52±1.87)年。兩組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療,該藥物購自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20202;規(guī)格:50mg,3次/d,50mg/次),于餐前口服使用,連續(xù)治療時間為2個月。研究組采用伏格列波糖片治療,藥物購自蘇州中化藥品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758;規(guī)格:0.2mg,3次/d,0.2mg/次)于餐前口服使用,連續(xù)用藥2個月。兩組治療期間均進行飲食控制治療和適量運動干預。
對兩組臨床療效、血糖控制水平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觀察比較,并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1)臨床療效評定: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檢測血糖恢復正常水平,無明顯不適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部分緩解,血糖水平趨于正常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改善,血糖水平持續(xù)上升為無效??傆行蕿轱@效率與有效率之和;(2)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h血糖;(3)不良反應:腹脹、稀便、腸鳴音亢進、排氣增加、突發(fā)低血糖;(4)生活質量評定:采用糖尿病生活質量量表(A-DQOL)進行評定[4],該量表包括糖尿病特殊狀態(tài)下的生理問題、心理問題、飲食及社會問題等內容,共分為4個維度:滿意度、影響程度、對職業(yè)或社會的憂慮(憂慮程度I)、糖尿病相關憂慮(憂慮程度II),各維度均以100分為最高分,以0分為最低分,評分越低,說明患者該維度損傷越重。
與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較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組別例數(shù)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研究組4531(68.89)12(26.67)2(4.44)43(95.56)對照組4515(33.33)19(42.22)11(24.44)34(75.56)χ2-5.754P-0.016
治療后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P<0.05),且研究組各項血糖控制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組別例數(shù)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459.17±2.547.09±1.8216.05±3.2910.83±1.048.94±1.347.03±1.28對照組459.20±2.368.64±2.1116.71±3.2513.55±2.839.01±1.588.41±1.21t-0.0583.7310.9576.0520.2275.266P-0.9540.0000.3410.0000.8210.00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研究組腹脹、稀便、腸鳴音亢進、排氣增加等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組別例數(shù)腹脹稀便腸鳴音亢進排氣次數(shù)增加突發(fā)低血糖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研究組452(4.44)1(2.22)1(2.22)4(8.89)0(0.00)8(17.78)對照組453(6.67)4(8.89)2(4.44)7(15.56)1(2.22)17(37.78)χ2-4.486P-0.034
兩組A-DQOL評分比較,研究組較對照組高且差異顯著(P<0.05),見表4。
組別例數(shù)滿意度影響程度憂慮程度I憂慮程度II研究組4580.52±3.4481.66±3.0780.33±3.6179.35±2.01對照組4571.43±4.5074.69±3.8173.55±3.6972.51±3.27t-10.7659.5568.81111.954P-0.0000.0000.000.000
糖尿病是由飲食、遺傳等多因素引起的一種慢性疾病,由于人們生活方式及生活條件的改變,其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敏感性較低,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fā)揮,故在進餐后血糖很快被吸收,但胰島功能部分缺失,無法分泌足量胰島素以降低血糖水平,從而造成高血糖,并可持續(xù)較長時間,長期血糖升高可導致微血管和大血管受損,并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使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影響[5]。提示選擇安全有效的降糖藥物,及時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控制至關重要。
阿卡波糖片與伏格列波糖片是臨床使用率較高的降糖類藥物,研究顯示[6],阿卡波糖作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可通過對腸道內葡萄糖苷水解酶進行抑制,而降低多糖和蔗糖分解為葡萄糖的速度,減緩腸道葡萄糖的吸收,繼而改善餐后高血糖狀態(tài),達到降血糖目的。伏格列波糖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雙糖類水解酶活性,延緩人體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最終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兩種藥物多用于餐后高血糖的治療中,對于運動、飲食或其他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的患者比較適用。本研究將兩種藥物用于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結果顯示,采用伏格列波糖片治療的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較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療的對照組高,且血糖控制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伏格列波糖降血糖效果優(yōu)于阿卡波糖,與臨床研究結果相似[7]。
本研究中,兩組腹脹、稀便、腸鳴音亢進、排氣增加等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伏格列波糖較阿卡波糖安全性更高,結合研究資料及臨床經(jīng)驗[8~9],分析兩組患者發(fā)生腹脹不良反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藥物阻礙了糖類在小腸內的分解和吸收,但在結腸內使細菌作用于未被吸收的糖類,因此引起腹脹等胃腸功能紊亂癥狀的發(fā)生。亦有研究表明[10],由于伏格列波糖主要是對腸道內雙糖酶進行抑制,而阿卡波糖除抑制腸道內的雙糖酶外,還對淀粉酶進行了抑制,但阿卡波糖在抑制淀粉酶同時,會使部分淀粉不被分解,而是隨腸道運動進入大腸,因此易產(chǎn)生氣體,從而引發(fā)腹脹,并導致排氣次數(shù)增多。而伏格列波糖僅對雙糖酶進行抑制,對淀粉酶的作用無影響,食物可由淀粉轉化為雙糖,故發(fā)生腹脹、排氣增多等不良反應相對較少,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還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結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A-DQOL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說明伏格列波糖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促進作用,預后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伏格列波糖片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阿卡波糖片,血糖控制水平較佳,并具有較高安全性,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推薦臨床應用。
1 顧思朋.阿卡波糖與伏格列波糖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11(1):129~131.
2 王金玉.伏格列波糖分散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探討.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8):155~156.
3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編輯部.糖尿病診療標準(二)-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05年公布.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26(1):1.
4 丁元林,陳冠民.修訂的糖尿病生命質量量表(A-DQOL)信度與效度初探.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0,8(4):160~161.
5 楊華,許學忠,祁平,等.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lián)合阿卡波糖片治療繼發(fā)性磺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33(3):219~221.
6 龐寧,陳科,彭皓均,等.阿卡波糖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相關指標的影響.中國藥房,2017,28(27):3774~3777.
7 竇國朝,李明芬.伏格列波糖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分析.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30(3):32~33.
8 農成軍.伏格列波糖片和阿卡波糖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對比分析.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8(20):4643~4644.
9 曾鑫.伏格列波糖片和阿卡波糖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對比.黑龍江醫(yī)藥,2016,29(6):1153~1155.
10 楊玉華,孫麗,王桂花,等.伏格列波糖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7,32(8):1532~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