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樹軍
伴隨著當前臨床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進步,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是臨床中的常見手術,腹腔鏡手術具有出血少、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勢,因此,腹腔鏡手術逐漸被患者接受。在開展腹腔鏡手術治療之前,必須要為患者實施有效的麻醉。為了保證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手術順利進行,必須要嚴格選擇麻醉方式,不僅要保證麻醉方式具有確切的效果,還要保證患者的安全[1]。為了明確全麻與脊椎硬膜外復合麻醉對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實際麻醉效果,本研究選擇74例患者作為對象。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均分為常規(guī)組和復合組,每組37例患者。常規(guī)組患者中,年齡為41~63歲,平均(56.9±3.5)歲,病程為2~12年,平均病程為(5.2±0.7)年。復合組患者中,年齡為42~63歲,平均(57.4±3.9)歲,病程為2~11年,平均病程為(5.7±0.9)年。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全麻,對患者生理指標進行檢測,結合患者體質量為患者選擇藥量注射。運用芬太尼、維庫溴銨、異丙酚、咪達唑侖等實施麻醉誘導,對患者麻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患者生理狀態(tài)穩(wěn)定以后,為患者應用麻醉劑持續(xù)供氧,為患者采取七氟醚對麻醉效果進行延續(xù)。為患者輸注瑞芬太尼,結合患者SE、RE變化對患者藥量進行適當調整。
復合組患者應用脊椎硬膜外復合全麻,麻醉前半小時結合患者體質量情況和各項生理指標情況,為患者注射乳酸鈉林格氏液,在患者左側臥位間隙位置實施麻醉,運用穿刺方式在患者蛛網膜下腔進行重比重布比卡因注射,結合患者反應在患者頭端留置硬膜外導管處增加藥物,患者身體固定完全以后給予患者全身誘導,運用常規(guī)組方式開展操作,運用羅哌卡因實施鎮(zhèn)痛處理,拔出硬膜外導管。
對兩組患者手術麻醉效果進行記錄和比較,包括手術時間、麻醉起效時間、鎮(zhèn)痛維持時間等指標[2]。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對比和分析[3]。
常規(guī)組與復合組患者所有數(shù)據均通過SPSS 21.0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復合組患者手術時間、麻醉起效時間、鎮(zhèn)痛維持時間等指標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見表1。
常規(guī)組共計8例患者不良反應,其中,3例患者鎮(zhèn)痛藥物追加,1例患者術后躁動,4例患者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62%;復合組共計1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1例患者為惡心嘔吐,總發(fā)生率為2.70%。復合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9,P<0.05)。
在婦產科手術過程中,很多患者均應用腹腔鏡實施子宮切除,李繼東,何常佑,程銘等學者認為,應用腹腔鏡實施子宮切除術能夠有效避免傳統(tǒng)子宮切除術的傷害,能夠運用最小的切口來切除患者的子宮[4-5]。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很容易增加患者的應激反應,將患者身體敏感性提高,所以,必須要對患者實施麻醉,目的在于避免患者由于疼痛而產生心理壓力和生理壓力[6-7]。單純全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機體大腦皮質投射系統(tǒng),無法阻斷患者中樞傳導反應,難以達到最佳的麻醉效果[8-9]。姜燦紅,馬愛兵,毛英麗等人主張,脊椎硬膜外復合全麻是一種重要的麻醉方式,為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應用脊椎硬膜外復合全麻能夠通過脊椎硬膜外麻醉將患者脊神經傷害性傳導降低,和患者全麻一直傷害性刺激傳入患者中樞相結合能夠有效降低患者機體的應激反應,進而提高麻醉效果[10-12]。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復合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麻醉起效時間、陣痛維持時間等指標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復合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70%)低于常規(guī)組(21.6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姜燦紅,馬愛兵,毛英麗,林盛敏以及代玉超,于鵬等人觀點相同[10-12]。
綜上所述,脊椎硬膜外復合全麻對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具有顯著的麻醉效果,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麻醉指標,還可以避免發(fā)生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s)
常規(guī)組 37 63.52±1.18 13.53±2.38 3.69±1.42復合組 37 54.93±2.62 8.91±1.21 5.39±2.39 t值 - 18.18 10.50 3.71 P值 - 0.00 0.00 0.00
[1]付剛.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校醫(yī),2018,32(1):55-56.
[2]張苑苑. 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2):5228-5229.
[3]鐘帝欽,張聰穎,王志鵬. 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炎癥反應及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J]. 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7,38(9):1026-1028.
[4]李繼東,何常佑. 全身麻醉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及手術效果的影響[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17):2562-2564.
[5]程銘.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34):100-101.
[6]陳裕兵.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治療中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分析[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2):97-98.
[7]張岳春,王宏偉. 全麻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應用于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21):3-4.
[8]齊素敏,毛中鵬,潘鴻. 老年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療效對比[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13(5):42-44.
[9]李新鋒. 麻醉方式的選擇對腹腔鏡下陰式子宮切除術的效果影響及預后干預[J]. 中國醫(yī)學工程,2016,24(9):84-86.
[10]姜燦紅,馬愛兵,毛英麗. 兩種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鏡子宮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30):148-149.
[11]林盛敏. 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進行麻醉的效果對比[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21):230-231.
[12]代玉超,于鵬,劉曉花.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的效果[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1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