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天婷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常規(guī)檢驗和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效果差異。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根據(jù)實驗室檢驗方法不同分組,對兩組的檢驗有效率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檢驗有效率(77/80)96.25%顯著高于對照組(59/80)73.75%(P<0.05)。結論:生化檢驗可有效測量糖尿病患者血樣中的空腹血糖、耐糖性、甘油三酯及糖化血紅蛋白等各項指標,可準確對糖尿病類型進行分類,提高臨床確診率,具有較高的應用參考價值。
【關鍵詞】生化檢驗;糖尿??;診斷;分型;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糖尿病是中老年常見的基礎病,是代謝異常疾病。糖尿病的起病較為隱匿,患者在早期無明顯癥狀,不易察覺,早期在臨床診斷中容易出現(xiàn)漏診。在傳統(tǒng)的糖尿病實驗室檢驗中,尿樣葡萄糖檢測是最為常用的方法。然而,尿樣的檢測操作復雜,檢驗時間較長,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等因素干擾,導致尿樣檢測的準確率不高,使患者無法獲及時有效的降糖治療,持續(xù)的高血糖水平可對患者中樞神經及各臟器造成損傷,具有較大的危害性[1]。近年來,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檢驗儀器在基層醫(yī)院開始普及,樣本前處理操作簡單,通過分析儀程序設定可較為快速準確的獲取檢驗結果,干擾因素較小[2]。在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檢驗中,可同時對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紅蛋白等多個指標進行監(jiān)測,為全方位判斷患者的病癥提供詳細的參考數(shù)據(jù)。本文為進一步驗證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有效性,將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分析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檢驗有效性差異,以提高臨床糖尿病的診斷有效率。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6.28±4.61)歲,其中有男性91例,女性69例,患者就診時均表現(xiàn)有“三多一少”臨床癥狀。將160例患者根據(jù)實驗室檢驗方法不同分組,常規(guī)尿檢患者標記為對照組,生化檢驗患者標記為觀察組,每組有患者80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采集尿樣進行常規(guī)檢驗,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10ml中段尿,采用化學葡萄糖氧化酶檢驗法測定患者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作為臨床糖尿病診斷的參考依據(jù)。
觀察組患者采集血樣采用生化檢驗方式,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5ml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患者空腹血糖、耐糖性、甘油三酯及糖化血紅蛋白相關指標進行檢測??崭寡堑臏y量使用氧化酶法;耐糖量的測量使用口服法,在患者飲用葡萄糖溶液后的30min、1h、1.5h、2h、3h的時間點分階段抽取靜脈血進行血糖和血氧測量;甘油三酯的測量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糖化血紅蛋白的測量使用親和層析法[3],根據(jù)患者血樣的各項檢驗結果,判斷患者的有無糖尿病、糖尿病分型及血糖控制情況。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n,%)檢驗,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160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實驗室檢驗方法下的檢驗有效率,結果顯示,對照組檢驗有效率(59/80)73.75%,其中有效59例,無效21例;觀察組檢驗有效率(77/80)96.25%,其中有效77例,無效3例。觀察組患者檢驗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59/80)73.75%(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隨著人們飲食和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在老齡化的發(fā)展趨勢下,我國糖尿病發(fā)病率居高不下,患病人數(shù)每年出現(xiàn)持續(xù)性增長的趨勢。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尚未有確切的根治辦法,僅通過降低和控制血糖進行治療,減少糖尿病對患者視力、心血管、腎臟等部位的損傷。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與并發(fā)癥反應是密切相關的,血糖控制好的患者不易引起并發(fā)癥。在傳統(tǒng)尿液檢測中,檢驗結果的一致性不高,導致檢測結果缺乏可信度,由于漏診延誤患者治療的案例不在少數(shù)。研究指出,生化檢驗操作簡單,檢驗有效率顯著超過常規(guī)尿檢[4],本次研究結果也驗證了之一觀點。結果顯示,觀察組檢驗有效率(77/80)96.25%顯著高于對照組(59/80)73.75%(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生化檢驗中,通過儀器程序設定進行智能化的檢驗,避免環(huán)境不穩(wěn)定及人為因素對結果造成的干擾,同時,多種指標的檢測更好的反應了患者的病情??崭寡侵笜丝芍庇^反應患者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情況,甘油三酯若數(shù)值超過正常范圍則提示患者有糖尿病,而糖化血紅蛋白會反應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是幫助患者制定和調整治療方案的主要依據(jù)。除此以外,生化檢驗的應用范圍也較常規(guī)檢驗更為廣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大患者的治療中均具有較好的評定效果,有效反應患者的實際血糖情況[5]。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可有效測量糖尿病患者血樣中的空腹血糖、耐糖性、甘油三酯及糖化血紅蛋白等各項指標,可準確對糖尿病類型進行分類,提高臨床確診率。生化檢驗操作簡單、準確率高,有效減少人工工作量,,具有較高的應用參考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馬寶金.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84):109+112.
王秀梅.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11):122-123.
李召軍.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04):81+110.
張永麗.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比較[J].中外醫(yī)療,2016,35(30):22-23+26.
霍美英.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