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順學院圖書館藏清江永撰《鄉(xiāng)黨圖考》十卷,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潛德堂刻本。是書為清乾隆汪允堅等校勘批注,汪龍過錄、批注。前有清及民國時期多家跋語,對考證該本具有重要的價值。該書是不可多得的古籍珍善本。
關鍵詞:《鄉(xiāng)黨圖考》;跋語;價值
基金項目:本文系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黔江中學時期古籍書目數(shù)據(jù)庫建設”(黔科合J字LAK[2013]05號)階段性成果。
1 安順學院館藏《鄉(xiāng)黨圖考》簡介
安順學院圖書館藏《鄉(xiāng)黨圖考》十卷,清江永撰。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潛德堂刻本。綫裝,五冊。半葉九行二十五字,小字雙行二十五字,左右雙邊,白口,單黑魚尾。板框高19.7厘米,寬13.5厘米。開本高25.6厘米,寬16.6厘米。內(nèi)封B面牌記題“乾隆癸巳年鐫;新安江慎修編/鄉(xiāng)黨圖考/潛德堂藏板”。版心上方題“鄉(xiāng)黨圖考”。正文前江永撰《例言》 則,和清乾隆二十一年夏月江永序《國家》。序前有乾隆五十一年(1786)五月二十七日汪龍跋,光緒元年(1875)仲春中鑣跋,民國今學堪主鮑家駿跋。書眉、書腳及書中有朱筆批注、批校?!吨袊偶票究偰俊分浻星迩∪四隄摰绿每瘫?。
江永,字慎修,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古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無意仕途,少為生員,晚年入貢,皖派樸學創(chuàng)始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卒,年八十二。致力于經(jīng)學、音韻學和理學,立足考據(jù),精音律,于天文、地理、數(shù)學等均有研究。著述頗豐,著書有《禮經(jīng)綱目》、《周禮疑義舉要》、《禮記訓義釋言》、《近思錄集注》、《深衣考誤》、《音學變微》、《古韻標準》、《律呂闡微》、《河洛精蘊》、《春秋地理考實》、《算學》、《善馀堂文集》等四十余部。授業(yè)于戴震、金榜、程瑤田等。[1]
是書江永自序《國家》云:“列圣相承,尊崇經(jīng)學,...... 復輯鄉(xiāng)黨圖考十卷,自勝跡至一名一物,必稽諸經(jīng)傳根諸注疏,討論源流,參證得失。宜作圖譜者,繪圖彰之,界畫表之。 竊謂國家以經(jīng)學鼓勵四方,固欲學者治經(jīng)勿鹵莽,勿滅裂,為鄉(xiāng)黨一篇尋源亦經(jīng)學之一隅耳,爰序其端,質(zhì)諸世之邃于經(jīng)且分健于文者。乾隆二十有一年季夏月新安江永序?!盵2]又《例言》云:“是書引經(jīng)據(jù)典必注疏為主,后儒之說附之,注疏有為當者參考而明辨之。此窮經(jīng)之方也。 諸制度不必皆鄉(xiāng)黨所有,事有相關,亦兼考之,會通其全,乃能悉其曲折。 ”[3],可知該書是在當時推崇經(jīng)學的大背景下編撰而成,其考證理念是“以注疏為主,然而又不全主注疏,其有不正確者參考他說以糾正?!盵4]
江永自序《國家》又云:“四子書鄉(xiāng)黨一篇,稍涉制度名物。...我朝經(jīng)學,遠軼前明。數(shù)千年前,淹通之才輩出,專家之業(yè)皆可傳遠,經(jīng)學至為糾紛,著述者得其大者,遺其細,如衣服宮室飲食器用,皆未暇數(shù)之?!庇纱丝芍?,江永《鄉(xiāng)黨圖考》為研究《論語.鄉(xiāng)黨》之專著,以《論語.鄉(xiāng)黨》為主,兼取古代經(jīng)傳中有關鄉(xiāng)黨的相關名物、制度進行考證?!多l(xiāng)黨圖考》十卷:卷一《圖譜》,卷二《圣跡》,卷三《朝聘》,卷四《宮室》,卷五、卷六《衣服》,卷七《飲食》,卷八《器用》,卷九《容貌》,卷十《雜典》。卷一《圖譜》是對后面各卷涉及到的名物、制度等繪制的圖譜,方便讀者理解。卷二《圣跡》至卷十《雜典》則是“自勝跡至一名一物,必稽諸經(jīng)傳根諸注疏,討論源流,參證得失”。
2 《鄉(xiāng)黨圖考》跋語
該書前有跋語,現(xiàn)按其附于書中順序抄錄如下:
(一)鮑家駿跋。此跋語位于封面后牌記葉前,墨筆行書書寫。跋語如下:
此書為吾鄉(xiāng)經(jīng)學大師汪尗辰諱龍親手校本,經(jīng)歸安丁小疋杰審定,誠稀世之珍。廿六年冬月今學重讀再誌。
(二)汪龍跋。此跋語位于牌記葉后一葉,據(jù)光緒元年中鑣跋,此葉最初應夾于書中,后由其弟裝訂于此,墨筆行書書寫。跋語如下:
家允堅先生云甲辰春細讀一徧,見中間句讀仍有訛誤,又時或有脫字,知必非出自江先生手,乙巳秋細問果知他手句讀借知先生耳。凡可疑處,余悉有桉,待好古君子定其是非焉。乙巳春三月,借鄭伯音先生本,得?方相、車駕馬、升車執(zhí)綏三圖,為全圖者黃開運親翁共二圖一呈丁師,從而校訂訛脫並句讀,甫畢呈丁師閱,輾轉借校至丙午夏五月始從丁師處攜歸,聞家允堅先生有校正處,因乞其書備錄按語,而其中仍有未及正者,從而舉正又四三焉。王氏訂訛則丁師從允堅處轉抄付龍者。丙午五月廿七日識。
(三)中鑣跋。此跋語位于汪龍跋后,朱筆蠅頭小楷書寫。跋語如下:
此書于同治甲戌歲購得,蠹已蝕腦,搜剔雖盡,繙閱紙碎。嘗謂批注之本係前人心血所寄,后人必當珍惜,乃命姪中鈵儭頁裝整,批注來歷,正思討究,不意于夾頁中得此紙,細紀??本斣镀湔Z意,不啻視之為拱璧也。后之讀者豈可不體其意而輕忽之哉?爰識數(shù)言于其后,至于著筆之先達汪公允堅能親問于江先生慎修,按先生徽之婺人,本朝理學,著有《河洛精蘊》諸書,定亦一時作手,其人其地,當俟細考補記。
光緒建元乙亥仲春偶存氏識中鑣奉書。
(四)鮑家駿跋。此跋位于中鑣跋后,紙張顏色白于本書,稍厚于本書。跋文前鈐白文長方印“倚詩為活計”,而“倚詩為活計”出自唐代詩人賈島詩《送淡公》:“倚詩為活計,從古多無肥。詩饑老不怨,勞師淚霏霏?!卑衔暮舐淇睢敖駥W勘”處鈐朱文方印“今學題記”,其中“今學”二字為反面文字。墨筆行書書寫。跋語如下:
先父所書先祖朱筆跋以為汪允堅曾親炙江慎修先生,蓋未細審前后跋語,致有此誤也。按前后跋,是書甲辰春經(jīng)允堅先生手校,至乙巳秋覆校,知必非出江先生手,江乃另一人,非慎修先生也。嗣由汪龍借鄭伯音本屬黃開運補圖以呈丁師,考《府志儒林傳》,歸安丁進士小疋杰授徒于歙,汪尗辰龍著弟子籍,是書乃尗辰呈進士,至丙午夏始從丁處攜歸,迻錄允堅按語于書眉,攷乙巳丙午為乾隆五十年若五十一年,中間相隔堇一載,稱允堅為家,則龍亦汪姓無疑,歙志尗辰為吾鄉(xiāng)西溪人,于經(jīng)主述《毛詩》,著有《毛詩申成》一書,尤精許學,段懋堂注《說文》,多採其說,此跋乃先生所書,碩儒手跡不重可寶愛耶?仰止高賢,每一展玩,猶仿佛其摩挲下筆時也。又按慎修先生歿于乾隆廿七年三月十三日,乙巳丙午則為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一年,允堅安得起江先生而問之也?則所謂江先生之必非慎修無疑。孫鮑家駿記于今學堪。
(五)鮑家駿跋。此跋位于序《國家》前,跋文落款“今學老人”后鈐朱文方印“今學勘主”墨筆行書書寫。跋語如下:
乙酉初春家尗良四弟得是書,亦乾隆癸巳刊本,首尾校。余藏完整,因借補十一匄,吾友洪哲翰楷書數(shù)十年闕疑。一旦完善為老年樂事,又獲考知汪允堅先生號鈍□,為西溪人。獨鄭伯音、黃開運兩先生仍無確證。再俟考索重裝又誌。三十四年清明節(jié)后今學老人。
由以上各家語跋得出以下結論:
此書為乾隆三十八年(1773)潛德堂刻本無疑。
此書為精勘本,由汪龍親手???,丁小疋審定,并由汪龍過錄汪允堅先生批語。
此書經(jīng)由多家收藏,裝訂多次,歷時乾隆至民國近二百年。由跋語可知的幾個收藏家為乾隆時期的汪龍,同治十三年(1874)由中鑣收藏并由其弟中鈵修復裝訂,至民國時期為著名書法家、學者今學勘主鮑家駿先生收藏并重新裝訂。
鮑家駿先生對前人即中鑣跋語中認為江先生即是江永進行考證,認為其跋語中的江先生另有其人,而非江永。筆者以為如是。
3 館藏《鄉(xiāng)黨圖考》的價值
綜上所述,安順學院圖書館藏古籍清乾隆潛德堂刻本《鄉(xiāng)黨圖考》具有重要的價值。
該書是乾隆三十八年刻本,其歷史悠久,按國家古籍鑒定定級標準,此書應定為三級,已屬國家級古籍善本,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
該書為汪龍親手???,丁小疋審定,再由汪龍朱筆過錄汪允堅批語。另外有清乾隆時期汪龍、光緒元年中鑣、民國時期著名書法家、學者鮑家駿等跋。所以此書是不可多得的孤本。
該書由汪龍???,丁小疋審定。是書校勘極為精細。
汪龍,字尗辰,清歙縣人,為乾隆時期舉人。深于毛詩,著有《毛詩異議》《毛詩申成》二書。[5]丁杰,字小疋,清歸安人,乾隆進士,官教授。肆力經(jīng)史,長于校讎。[6]
故其它版本《鄉(xiāng)黨圖考》若有脫訛,可以此書參考來進行校正。若研究《鄉(xiāng)黨圖考》,應以此為選本。
參考文獻
[1]黃曦 《江慎修先生年譜》證補[N].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15
[2][3]清 江永撰.鄉(xiāng)黨圖考[M].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潛德堂刻本
[4]吳晶晶 《鄉(xiāng)黨圖考》研究[N].魯東大學碩士論文2013:17
[5]臧勵和等.中國人名大辭典[M]. 上海書店1984:484
[6]]臧勵和等.中國人名大辭典[M]. 上海書店1984:3
作者簡介
伍雙林(1977-),女,布依族,貴州鎮(zhèn)寧人,講師 古籍文獻保護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