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種文獻閱覽室是山西省圖書館地方文獻部的特色閱覽室,收藏有老賬簿、老照片、老唱片、根據(jù)地資料、民國廣告畫等獨具特色的文獻資料和留聲機等實物,這些珍貴的信息載體是研究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山西省圖書館 特種文獻 淺論
山西省圖書館特種文獻內(nèi)容豐富、地域鮮明,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記錄了當時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社會活動,不僅為廣大學者提供了原始的研究資料,更是歷史發(fā)展的見證和反映,是圖書館特色化建設的重要體現(xiàn)。
1 概念
1.1 通俗的特種文獻定義
韋衣昶在《特種文獻機讀書目》中指出:“本書主要嘗試討論特種文獻機讀書目數(shù)據(jù)的編制技術。包括古籍(含拓片)、非書資料(含音像資料、縮微制品、機讀文件)和其他類型文獻(含地圖、樂譜、標準、科技報告、學位論文、會議文獻、技術檔案、專利資料、產(chǎn)品樣本等)?!背酥?,還有一種較為普遍的說法:特種文獻是指出版發(fā)行和獲取途徑都比較特殊的科技文獻,一般包括會議論文、科技報告、專利文獻、學位論文、標準文獻、科技檔案、政府出版物七大類。這些特種文獻特色鮮明、內(nèi)容廣泛、數(shù)量龐大,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
1.2 山西省圖書館特種文獻定義
《山西省圖書館關于館藏特種地方文獻整理加工的暫行規(guī)定》中指出:本規(guī)定所稱特種地方文獻是指山西境內(nèi)、具有特種性質(zhì)、不以出版為目的的信息載體,如文契、賬簿、票據(jù)、手稿、印模、表格、拓本、輿圖、譜錄、名錄、照片、結婚證、路條、電影宣傳畫、抗擊非典資料及文革中的傳單(包括手寫、油印、鉛?。?、大字報、小字報、批判材料、各種文革小報等(主要指原件)。此類文獻的特點是單頁多,規(guī)格不整齊,年代、出處、作者等信息不明確,裝訂與出版都不規(guī)范。
1.3 山西省圖書館特種文獻定義之變化
山西省圖書館特種文獻所藏資料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獨特性,結合館藏實際,特種文獻的定義也隨之有了一定的變化。
(1)范圍不同。通俗的特種文獻定義中沒有限定文獻的范圍,而山西省圖書館特種文獻主要是指山西境內(nèi)的資料。
(2)內(nèi)容不同。通俗的特種文獻包括會議論文、科技報告、學位論文等,種類相對要少一點。而山西省書館特種文獻不包括科技報告、學位論文、標準文獻、專利文獻等,反而是包含了政府出版物、會議論文以及其他諸如老賬簿、老照片、手稿、證照等時代感更強、種類更加廣泛的資料。
(3)信息明確程度不同。一般的特種文獻如學位論文、專利文獻等,作者、年代等信息明確,自成體系。而山西省圖書館特種文獻有很多資料年代、作者不詳,如一些老照片沒有攝影者的名字,一些舊契約沒有明確的時間等。
2 內(nèi)容
結合山西省圖書館特種文獻閱覽室的館藏現(xiàn)狀,特種文獻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老地圖、老照片、老賬簿、老證照、舊契約等。主要包括民國時期的山西省城圖、老太原地圖;清末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山西自誠公記等商號的銀錢往來流水賬、收貨賬等;清末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訂婚證書、議親八字帖、禮單、畢業(yè)證書、獎狀、通行證、選民證、理發(fā)證、各種執(zhí)照、委任狀等;清順治九年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官契和民契,具體有房契、地契、田契、借契等;民國時期杭穉英、謝之光等名家關于啤酒、香煙、雪花膏等商品的月份牌廣告畫。
(二)票據(jù)(包括有價證券等):主要有民國時期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發(fā)行的紙幣;解放后山西和全國的糧票;還有從清朝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發(fā)票、過糧票、稅契票、股票、當票、地畝清單等。
(三)特殊時期文獻:1、根據(jù)地文獻??箲?zhàn)時期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三大根據(jù)地的工作計劃、總結、布告,財糧工作、冬學資料和連續(xù)出版物等。2、文革資料。有文革時期中央的文件指示、領導人的著作及講話、《紅宇宙》和《紅太原》等連續(xù)出版物、口號、標語、大字報、批判材料等。3、抗“非典”資料。包括自我防范非典知識等宣傳冊、倡議書等,還有非典時期的出入證,抗擊非典的紀實音像資料等。
(四)政務資料: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共中央、山西省委省政府及各個機關關于農(nóng)業(yè)、工業(yè)、林業(yè)、水利、社教、旅游等方面的文件、會議材料和連續(xù)出版物。另外,還有山西省政協(xié)、省文化廳、省圖書館等關于各項工作的文件資料和圖書期刊編纂的相關資料。
(五)個人捐贈資料:陽城郭濟隆捐贈的陽城縣通令、布告、公道團花名冊、太岳第四專區(qū)醫(yī)院資料、抗戰(zhàn)歌曲等。另外還有梁德義捐贈的個人資料。包括他所寫的建議信及收到的回信、設計圖、文學作品、各種代表證等證件的復印件、各種獲獎證書、對其進行報道的資料復印件、刊物等。
(六)實物:舊唱片、幻燈片、雕版(包括書版、鈔版及印模等)、老式音響、留聲機等。其中有百代唱片公司發(fā)行的“金嗓子”周璇的《春花如錦》、山西梆子《富貴圖》等黑膠唱片,還有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女起解》等珍貴的唱片及幻燈片等。
特種文獻種類繁多,內(nèi)容豐富。除上述所列之外,還有書法繪畫作品、名人手稿信件、節(jié)目宣傳單、邀請函、劇本、童生試卷、法院卷宗等諸多領域、形式各異的文獻資料。
3 意義
3.1 反映著時代的變遷,是歷史的見證。
從不同時期的山西省太原市地圖中,可以看出太原市的發(fā)展歷程,追尋它的發(fā)展軌跡。一冊冊泛黃的老賬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數(shù)字背后,是一個商號的發(fā)展變遷史,是一個縣城、一個村莊的發(fā)展史,是那個時代特有的記憶。而一幅幅精美的月份牌廣告畫則是整個民國時期生活側面的記錄。各種香煙、啤酒、雪花膏廣告畫都以美女為主要描摹對象,她們有著精致的妝容、華麗的服飾,內(nèi)容大膽又夸張,代表著當時社會審美的整體趨向與追求。一張張糧票更是特定時期的歷史文物,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jīng)濟時期發(fā)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是一段靠糧票、布票等票、證過日子的計劃經(jīng)濟時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糧票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
3.2 是愛國主義和社會教育的生動教材。
這些歷史文獻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鼓舞人民斗志的精神食糧。大批的根據(jù)地文獻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波瀾壯闊的革命發(fā)展史和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彰顯著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不僅在當時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更是我們現(xiàn)在寶貴的教育資源,激勵人民艱苦奮斗,揚帆前行。豐富多樣的圖書期刊編纂資料,為我們展現(xiàn)了工作人員為期刊的創(chuàng)辦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他們認真工作的態(tài)度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3.3 為學術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原始資料。
比如說目前所收存的六百多本老賬簿,不僅有自誠公、長茂堂等晉商的流水賬、老賬、浮記賬等,還有河西莊的公糧流水賬、介休縣農(nóng)場各類票據(jù)賬單、祁縣南社村供銷合作社會計帳據(jù)等,這些都是當時最原始的記錄,是研究晉商發(fā)展和會計歷程的重要資料。其他的諸如結婚證、執(zhí)照、獎狀、契約等也是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歷史面貌,讓學者可以從不同角度創(chuàng)新研究。
4 結束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作為山西省圖書館的特殊館藏,特種文獻的價值不言而喻。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特種文獻的征集工作,豐富館藏資源。同時,更要做好文獻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工作。通過編寫登記目錄、科學分類分編,數(shù)字資源建設,開展專題研究,舉辦特色展覽等方式,為讀者的查找利用提供便利,切實促進圖書館特色化建設的進程。
參考文獻
[1]趙淑芝.淺談特種文獻[J].河南圖書館學刊.1992.4(21-22)
[2]韋衣昶.《特種文獻機讀書目數(shù)據(jù)》.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李瑞瓊(1987-),女,山西省圖書館,助理館員,文學碩士,研究方向:地方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