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教學改革,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所以學校、教師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由原來文化課學習為主,轉移到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軌道上來。小學體育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質,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良好時期,因此,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新時期小學教育發(fā)展的方向。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目標;變革與特點
體育鍛煉從小處說關系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從大處說則關系到一個民族群體的生命力。新課程教學,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目前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中小學教育,從學校到教師,從家長到學生普遍存在重“智育”而輕“體育”的思想。學校、教師對體育課重視不夠,體育教學目標設定不合理,體育課堂帶有隨意性,散漫混亂,以致造成學生體育鍛煉嚴重不足。這是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我們應該加強體育教學改革,制定符合新課標要求和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合理恰切的體育教學目標,加強學生的體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 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近年來,由于某些家庭對子女的過分寵溺,造成孩子的自理能力較差。體育課耗費體能,又存在一定的風險,很多孩子不喜歡體育鍛煉,甚至有抵觸情緒,目前小學生肥胖孩子越來越多,不能不說體育鍛煉不足是原因之一。有些孩子不僅身體素質差,心理也很脆弱,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感到困難重重。還有些孩子缺乏集體意識,與人溝通能力較差,這一切,都關系到孩子將來的身體和生活,為此體育教學要從小學抓起。(2)目標設定不合理:新課改之前,小學體育教學也有教學目標,規(guī)定了列隊形、基本體操、跑、跳、投擲、球類技術等方面的要求。但這些目標都太籠統(tǒng),再加上很多體育教師不會變通,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因為目前,一般小學一些體育設備還不完善,受季節(jié)、天氣影響,室外課堂無法完成這些教學任務。這樣目標,因為要求太高,反而無法實施。(3)缺乏考查機制:小學體育,始終被看做小科教學,從學校到教師,缺乏對學生的體育考查機制,即使有的學校有考核,也流于形式。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學從重視程度到目標設定,都存在嚴重的弊端,需要急待改革。
二、 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的特征
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制定出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教學目標。小學生,活潑好動,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結合學生的這一突出特點,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參與意識。(1)目標發(fā)展性: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fā)展,體育教學目標也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fā)展的,作為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制定目標時,不要死扣教材,一定要結合社會發(fā)展的要求。(2)目標的層次性:低年級學生,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如進行隊列練習,體育游戲等。中、高年級融入一些運動技能,逐漸從興趣的培養(yǎng)一步步過渡到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把每個階段的教學目標設置清楚,層次分明,才能使各個階段學生都能得以發(fā)展,體現體育強身健體的作用。(3)目標的多元性: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體質而且通過體育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品質、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并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因此體育教學的目標的設定一定要綜合體育教學的作用,應該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單一的。
三、 制定教學目標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目標的制定一定要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程標準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要求小學體育教學要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主要目標,因此,目標的制定一定要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2)目標的設定一定要符合本校的教學實際: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與本校的設施、場地、學生的基本情況相結合。要根據學?,F有的條件,和本校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3)對體育技能的要求要視學生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做到因人而異,切忌一刀切。因為學生從身體素質到接受能力,肯定存在很大差異,如果對待所有的學生都采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要求,就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標準要求,使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都可以達到預期目標,讓他們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從而增強自信心。(4)教學目標一定要突出重點:體育課堂切忌“放羊式”,一定要突出訓練重點,如高年級的籃球投球技能學習,無論是分組練習還是進行投籃比賽,最終的目的都是提高學生的投籃命中率,只有突出重點,才能更好的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或訓練,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新課程下的小學體育教學,一定要以“鍛煉學生的體質,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意識”為依據,制定出符合新課標要求和利于學生體能發(fā)展的體育教學目標,加強學生的體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勝光.對體育課時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整合的探討[J].中國學校體育,2014(10).
[2] 林少琴.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學目標設置若干現象分析[J].體育W刊,2013(4).
作者簡介:朱文剛,浙江省義烏市,浙江省義烏市經濟開發(fā)區(q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