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琴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愈加重視對學生的基礎教育,在最早的時期充分挖掘學生的天賦,為人才的培養(yǎng)與輸出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幼兒教育作為最早期的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塑造學生獨立人格、幫助學生從家庭過渡到校園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積極探索如何更好的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而玩具教學作為最貼合幼兒興趣點的教學方式之一,能很好的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傳承教學思想,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玩具教學;運用探索
幼兒階段的學生,有著天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不但活潑好動,而且精力充沛,在傳統(tǒng)的幼兒教育中,教師往往喜歡拘束學生,讓學生按照死板的課堂規(guī)矩來完成動作式的任務,不但遏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還很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心理。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各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逐漸登上幼兒教育的舞臺,而玩具教學具有著豐富性與可玩性等多重優(yōu)點,逐漸涵蓋了幼兒園課程的各個領域與課程,不但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訓練與提升,為學生日后更深奧、復雜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一、利用玩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學生由于年紀尚小,對事物的注意力集中往往十分難、時間短,教師如果不采取相應措施控制課堂節(jié)奏與走向,很容易讓課堂變得混亂、失去秩序,從而導致教學無法正常進行下去。由此可見,教師要想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心理著手,主動去尋找與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從興趣點出發(fā)讓學生產(chǎn)生對教學內容的好奇心,從而充分保持高度學習熱情,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玩具是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的良好輔助工具,學生能夠在玩玩具的過程中產(chǎn)生探索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尋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保持高度的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將玩具與教學繪本內容所結合,合理選擇多種玩具
玩具教學是一種能提高學生參與度、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式,但很多時候教師缺少正確使用玩具教學的意識,導致課堂游戲、玩樂氛圍過重,失去了玩具教學的本意。對此,教師要充分反思與改正教學方式,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課堂教學與玩具更好結合開展課堂活動的教學方式,適時、適度、適量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玩玩具的樂趣,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在玩樂中得到知識的收獲。幼兒園階段教學課本大部分都是以繪本為主,繪本中包含五顏六色畫面與豐富多彩的圖案,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來選擇玩具,讓學生能通過這一項玩具學習到繪本內容,完成樂學的完美融合。
例如,我在教學《數(shù)鴨子》這一課時,為了塑造良好的課堂體驗。讓學生能夠產(chǎn)生代入感,我在課前購置了一批小黃鴨的玩具,給每一位學生分發(fā)一個,在開展繪本內容教學時,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拿的鴨子與其他學生所拿的鴨子進行繪本內容的重現(xiàn),體現(xiàn)出“數(shù)鴨子”這一過程,讓學生能對所學內容記憶更加深刻。由此可見,繪本內容每一課時都是不盡相同的,教師必須根據(jù)教學進度及時轉換教學工具,為學生準備不同的玩具,讓學生能夠在使用玩具的過程中汲取知識,達到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認知能力、合作能力的教學目的。
三、鼓勵學生自行制作玩具,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創(chuàng)造能力
如果說使用玩具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那創(chuàng)造玩具則是對學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另一個層次的提升,讓學生能夠將學習思維由接收轉化為輸出,形成自我獨特意識與思考方式。由此可見,為了讓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制造玩具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幼年時期養(yǎng)成愛動手、愛想象、愛思考的習慣,將抽象的所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不但能便于學生理解,還能提高課堂的豐富性。
例如,我在教學《動物》這一課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動物的認知,我在課堂中開展了如下學習活動:讓學生根據(jù)教師在多媒體上給出的動物圖片,用剪刀將彩色的紙張剪裁出一定的形狀后,根據(jù)動物部位的顏色與形狀進行擺放與粘貼。這種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思考的教學方式不但能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還能在培養(yǎng)學生對動物認知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讓學生多方面、綜合性發(fā)展,為塑造新世紀高素質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結語:
幼兒教育是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十分重要的階段,不但決定著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更是決定了學生是非觀、人生觀的樹立。對此,教師必須充分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選取學生所喜愛、所推崇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而玩具教學根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不但有著益智效果,還對教師進行課堂內容講解有著強大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鄒敏,曾彬,李佳蕊,等.繪本教學中幼兒教師使用教玩具的觀察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30(1):123-128.
[2]王新港.學前教育中教玩具與課程有機結合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