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和
摘 要: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本文對體育游戲教學的方法以及特點進行分析,進而為體育游戲教學法更好地融入學習提出建議。
關鍵詞:初中;體育;游戲教學法
當代教育提倡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但是當前我國的體育教學處于弱勢地位,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學習興趣。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有效引入游戲教學法十分重要。
一、體育游戲教學法的特點
開展體育游戲教學法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游戲表現(xiàn)體育活動的內容,進而吸引學生參與。體育游戲教學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游戲教學具有刺激性、新鮮性等特點,對學生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其次,游戲教學具有教學性,體育游戲教學法主要是為教學活動服務的,有明確的游戲規(guī)則。最后,游戲教學具有一定的智力因素,參與人員需要將肢體運動與思考有效結合起來,促進身體與智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
二、體育游戲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1.立足學生特點,科學選擇游戲內容
任何一種體育游戲都具備一定的游戲性和教學性,因此,對于體育游戲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針對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選擇體育游戲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體育游戲要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具有個性化。初中生處于身體發(fā)育和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選取的體育游戲要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和智力,同時能夠讓男生和女生之間配合完成。比如,選擇排球、網球等游戲,讓學生集體參加訓練,共同完成游戲。其次,體育游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體育課程的發(fā)展,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體育鍛煉的目的,塑造學生優(yōu)良的品格。因此,在選擇體育游戲的時候需要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而不是依賴于學生的喜好盲目地選擇游戲。
2.依托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教師在充分了解體育教學法的特點后,將體育游戲合理地運用到體育教學活動中。首先,體育游戲可以運用于體育課程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在準備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讓學生熱身,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接下來的體育訓練。熱身游戲可以很簡單,如踢毽子、跳大繩、慢跑等。其次,體育游戲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學生熱身后,教師開始傳授體育知識,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比如,讓學生進行耐力跑,或者采取接力賽的形式進行鍛煉。通過這些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爭取團隊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體育游戲在課程結束部分的運用。在體育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能夠放松身心的小游戲,如個人跳繩等,通過開展這些小游戲,緩解學生的情緒緊張。
3.重視師生互動,使游戲教學有趣有效
首先,教師要詳細地講解游戲規(guī)則與方法,讓學生了解游戲教學的規(guī)則,讓學生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發(fā)揮想象力,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其次,教師需要做好組織和裁判工作。游戲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口角和爭執(zh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做到公平合理,對學生多些鼓勵和表揚,對游戲規(guī)則要靈活運用和掌握。最后,對游戲教學內容要進行適當的總結。由于游戲教學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在操作過程中要靈活多樣,為配合某一技術和事項,做到有的放矢,進而讓游戲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教師要多鼓勵游戲活動的參與者,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進而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讓學生在不斷的總結和反思中提高自身的體育技能。
體育游戲在體育課程教學中,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體育教師要把握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核心,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教學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培養(yǎng)合作精神,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目的,為社會培養(yǎng)身體健康、學業(yè)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施燕平.游戲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
[2]徐敏.“游戲教學法”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