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儒雅 張鵬琦 戴孟津
摘 要:1847年,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發(fā)表了長篇小說《簡愛》,震驚于文壇。19世紀上半葉,英國資本主義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但是女性的地位卻依舊十分低下。夏洛蒂·勃朗特以獨特的視角和先進的思想塑造了簡·愛這個人物。簡·愛作為一個長相普通、出生貧寒卻以人格獨立、追求平等自由的形象深入人心。我們來對簡·愛身上所反映出的現(xiàn)代女性意識進行分析,探討簡·愛人物形象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簡·愛》;現(xiàn)代女性;意識
在英國文學史上,勃朗特姐妹所占的地位舉足輕重。夏洛蒂·勃朗特以長篇小說《簡·愛》為代表作,開創(chuàng)了英國文學作品中體現(xiàn)現(xiàn)代女性意識的先河。文中的簡是一個敢愛敢恨、追求平等自由、堅強獨立的女子,雖然她沒有美麗的外貌,沒有優(yōu)越的家世,但她擁有強大的內(nèi)心,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她對愛情的見解也是不落俗套,最后她也收獲了自己真摯的感情。夏洛蒂的《簡愛》對現(xiàn)代女性主義的關照地位是不可小覷的,現(xiàn)代女性的自我意識在她的筆下開始復蘇,走向覺醒。
一、現(xiàn)代女性意識的界定
現(xiàn)代女性意識包括女性的主體意識、自我意識和平等意識。女性的主體意識,即女性作為主體在客觀世界中的作用、價值和地位的自覺意識。女性的自我意識,是女性對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理解,它觀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它既是女性對男性經(jīng)驗的一種積極有效的否定,也是女性的一種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女性的平等意識,即女性對現(xiàn)實生活中從屬地位和一切歧視現(xiàn)象與行為的意識敏感性,以及對女性對應該享受的權利與地位的確切認知。
二、簡·愛的主體意識
簡出生于一個貧窮的牧師家庭,母親為了同父親結合,放棄了良好的出生,得不到一分錢嫁妝。在簡很小的時候,父母因傷寒身亡,無依無靠的簡被寄養(yǎng)在舅父舅母家。舅父去世以后,簡受盡了舅母和專橫跋扈的少爺、傲慢無禮的小姐、偏見的仆人的虐待。簡被認為是不討人喜歡的,個性奇怪孤僻的壞小孩。她在不屬于自己的那個家里痛苦的生活著,她渴望著得到平等的對待。在簡身上一開始就存在著自由平等的意識。當殘暴的表哥再次對她進行毆打時,她用盡全身力氣開始和他對打。舅媽十分生氣,下令將簡關進了紅房子里,簡受到了驚嚇,大病一場。藥劑師勞埃德先生來給簡看病并與簡展開一場交心的談話,從談話中我們看出簡對自身處境的不甘,她希望通過讀書上學來擺脫目前的生活。在這里,九歲的簡的主體意識得到了體現(xiàn),她不甘心屈服于命運的安排,她開始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些改變。在她與舅母頂嘴之后,舅母給教會學校勞渥德寫信,決定把簡送去讀書。勞渥德教規(guī)嚴厲,生活艱苦,院長冷酷無情。簡在這種環(huán)境中并沒有妥協(xié)改變,她仍然堅持著自我的意識。她的好友海倫經(jīng)常受到教師斯卡查德小姐的兇狠辱罵和鞭打,卻從不懂得反抗。她不能理解并對好友的行為感到屈辱。她對海倫說:“我要是換了你,我就討厭她;我就向她反抗;她要是用那個教鞭打我,我就把它從她手里奪過來,當著她的面把它折斷?!焙唽娂釉谒砩系牟黄降炔还拇龀錆M著反抗意識,對那些不幸女性有著深深的同情和心痛。
三、簡·愛的自我意識
簡在勞渥德度過了八年時光。那里到處都充斥著謾罵凌辱,孩子們受餓挨凍,毫無人權和地位可言。勞渥德衛(wèi)生醫(yī)療條件極差,疾病瘟疫流行。萬物復蘇的春天也帶來了可怕的斑疹傷寒。最后,她的好朋友海倫也死在了她的懷中。簡無時無刻不在自由和解脫。簡用堅強的信念對不公平命運不屈不撓的掙扎和反抗。面對炎涼的世態(tài)和悲慘的境遇,她沒有選擇妥協(xié),而是爭取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平等而自由的人。在這種逆境中,反而更激起了簡的斗志,她的現(xiàn)代女性意識也是一步一步覺醒的。在好友海倫去世后,簡的內(nèi)心更加覺得孤獨無依,她厭倦了勞渥德里的生活,于是登廣告謀求到了一份為桑菲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的職業(yè)。簡深知在當時家庭教師是備受歧視的工作,但她還是以極大的熱情與耐心去教導她的學生阿德勒小姐。
一次,簡在送信途中遇到了受傷的莊園主羅切斯特,并熱心的幫助了他。簡的樂觀開朗、熱情大方也給羅切斯特很深的印象。之后,羅切斯特與簡有過一些爭鋒相對的談話,雖然簡和羅切斯特的社會地位有很大的差異,但是簡并不因為這樣就卑躬屈膝,而是勇敢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簡看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了解自己是怎么樣的人,她是睿智而堅定的。也正是簡身上的自信真誠、堅持自我讓羅切斯特深深動容,繼而傾慕喜愛。他們在精神上的交流是平等的。這時,簡也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悄悄愛上羅切斯特,她感到手足無措。簡進入桑菲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起,就決心和上流人士劃清界限,她知道有些鴻溝她是不能逾越的。我們知道,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女人要想真正獨立,必須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她強烈要求經(jīng)濟自主的精神是始終如一的。當羅切斯特給他買昂貴的衣服首飾時,她都拒絕了。她出身卑微,經(jīng)濟地位的懸殊讓她無所適從,羅切斯特用財物表達愛意的方式讓她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當羅切斯特讓她放棄教師工作時,她執(zhí)意不從,她要向他證明,她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她內(nèi)心一直希望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財產(chǎn)。當羅切斯特問她還需要什么時,她只是淡淡地說相互間的尊重才是最大的回報。
簡堅持自我,不甘愿成為男性的附庸,她一直都遵從自己的心生活著。簡與羅切斯特終于沖破重重阻礙結合,在舉行婚禮時,一個驚人的秘密讓簡放棄了這段感情。原來羅切斯特一直有個發(fā)瘋的妻子,被關在莊園里。多么可憐的簡,“重婚”這個字眼于情于理都是不能被接受不能被祝福的。簡千辛萬苦爭取來的神圣愛情,遭受社會偏見與嘲笑的愛情,她統(tǒng)統(tǒng)可以置之不理??墒菍τ谝鸦榈膼廴怂K究難以接受。當羅切斯特決定帶簡一起遠走他鄉(xiāng)時,簡果斷拒絕了。她不可能做一名情婦,羅切斯特的愛自私而無理,極大的威脅著她的人格獨立,她寧愿痛苦的放棄,來保全自己可貴的自尊和純凈的靈魂。她選擇離開,而不是否定自己之前的價值觀,她的堅持更是難能可貴。
四、簡·愛的平等意識
簡的身上也很明顯的體現(xiàn)出了她的平等意識。當羅切斯特佯裝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時,簡的表白感人肺腑:“你以為我是一架自動機器嗎?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嗎?能讓我的一口面包從我嘴里搶走,讓我的一滴活水從我杯子里潑掉嗎?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我現(xiàn)在跟你說話,并不是通過習俗、慣例,甚至不是通過凡人的肉體——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說話;就像兩個都經(jīng)過了墳墓,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這段自白,讓我們看到了一名新時代女性追求自尊、自愛的心聲。從現(xiàn)代女性主義的角度看,簡這樣一位生于19世紀中期的女子,她的思想超前了幾個世紀,她以高度的人文關懷吶喊男女之間從精神到物質的平等實在是難能可貴。
當簡離開桑菲爾德時,身無分文,在荒原命懸一線時被傳教士圣約翰所救。圣約翰為她找到了一份鄉(xiāng)村教師的工作。他對簡很好,像親妹妹一般照顧她。之后簡意外得到叔叔的大筆遺產(chǎn),她并沒有享受作為一個有錢人的風光,也沒有認為自己就高人一等。在她心里,她還是她。她沒有絲毫猶豫的把她的大部分遺產(chǎn)轉贈給她的表哥表姐。圣約翰慢慢發(fā)現(xiàn)簡獨特的氣質,她直率、坦誠、富有激情、勤勞勇敢,簡完全符合一個傳教士妻子的條件。當他準備到印度傳教時,他向簡求婚,可是卻遭到簡嚴詞拒絕。雖然簡對傳教士的工作心懷敬意,也很愿意同圣約翰一起工作,可是簡明白,感情和感激是不同的。她不愛圣約翰,圣約翰也不愛他,圣約翰向他求婚也不是出于愛,追求平等自由人格獨立的簡又怎能忍受自己嫁給一個“生來就只是為了工作”而不懂什么是愛情的人呢?圣約翰對簡的求婚,看似求婚,其實是以男權為中心的社會,打著宗教的幌子對女性同胞進行招安,本質上是把女性當作工具與附庸,讓女性無法擺脫“從屬意識”的枷鎖。簡的拒絕正是千千萬萬個女性反抗宗教藩籬的縮影,正是追求男女間愛情平等的理性起點。
五、結論
夏洛蒂·勃朗特為我們塑造簡·愛這一擁有現(xiàn)代女性意識的形象。她不甘于命運的折磨,勇于追求自我的精神讓我們動容。她敢于打破世俗偏見的藩籬,執(zhí)著追逐著自己的愛情。她以一己之身,反抗著男權的社會,敢于爭取女性的獨立地位。
簡不僅爭取與男性在精神上的平等,而且在經(jīng)濟地位、人生價值上也期許得到社會的認同,這種平等觀是徹底的。簡身上折射出的愛情價值觀念也是明顯進步的。簡堅守著自己的理想追求,不與傳統(tǒng)的社會思想同流合污,她勇于追求屬于自己真正的幸福。她是一個具有健全人格、有自己思想主見的真正的現(xiàn)代女性。
在21世紀的今天,簡愛身上煥發(fā)出的現(xiàn)代女性意識的光芒,以超前性、前瞻性的角度仍然能引起我們強烈的共鳴。
參考文獻:
[1]夏洛蒂.勃朗特著,祝慶英譯.簡愛.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
[2]簡·弗里曼德著,雷艷紅譯.女權主義.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簡介:王儒雅(1993—),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學技術史。
張鵬琦(1991—),男,漢族,河南濟源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學技術史。
戴孟津(1994—),女,漢族,湖南邵陽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學技術史。